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信贷担保分析试题1、对于担保的概念应当从以下(ABC)方面来理解。A、担保是保障特定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法律制度。B、担保是以第三人的一般(全部)财产或者债务人自己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来保障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制度。C、担保是对债的效力的一种补充和加强,是对债务人信用的一种保证措施。D、有了担保,债权人就一定能实现债权。2、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包括(ABCDE)。A、保证B、抵押C、质押D、定金E、留置。3、在目前金融机构开展的信贷业务中,比较常见的担保方式为(ABC)。A、保证B、抵押C、质押D、留置4、以担保标的为标准,担保可分为(ABC)。A、人的担保B、物的担保C、金钱担保D、特别担保。5、典型的人的担保为保证,由于这种担保并未在特定的财产上设定物权,是以保证人的全部财产为偿债基础的,担保人的信用状况显得尤其重要,所以金融业内俗称信用担保。(√)6、物的担保,指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为债务人的债务提供担保,主要方式有(ABC)。A、抵押B、质押C、留置D、定金7、“优先受偿权”是物的担保(抵押、质押和留置等)方式的关键,其共性是通过确定债权人在特定的“物”之上有优先于其他债权人获得清偿的方式来担保债权。(√)28、金钱担保,是指通过一定金钱的得失来督促担保人积极适当履行债务,保障债权实现,主要指定金方式。(√)9、依据法律是否对提供担保和行使担保做出具体细致的规定,担保可分为(AB)。A、典型担保B、非典型担保C、有效担保D、无效担保10、都为典型的担保方式包括(ABCDE)。A、保证B、抵押C、质押D、留置E、定金11、非典型担保包括(ABC)。A、让与担保B、所有权保留C、违约金D、定金12、根据担保发生的依据,担保可分为(AB)。A、约定担保B、法定担保C、典型担保D、非典型担保13、约定担保,是指完全由当事人双方自行约定的担保,是当事人自愿设定的担保,如约定的保证、抵押、质押以及定金等担保。(√)14、法定担保,不需要由当事人事先约定而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担保,包括(AB)。A、优先权B、留置权C、定金D、抵押15、典型的法定担保是优先权。优先权是完全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担保,不仅担保成立的条件,而且连担保的当事人、担保债权的种类、担保的范围等都是由法律规定的。优先权的成立无须当事人约定,当事人也不得排除其适用。(√)16、如无特殊说明,原担保就一般意义上、大多数场合下说的担保。(√)17、反担保的方式与担保一样,可以是第三人提供的保证,也可以是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抵押或质押。(√)318、我国《担保法》规定的五种担保方式,除留置是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的以外,其他的担保方式均是基于担保合同而产生的,担保合同也就是当事人约定担保的合同。(√)19、担保合同可分为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类型。(√)20、业务实践中见到的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也可以作为公民的特殊形态纳入自然人之中。(√)21、我国的法人有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种。(√)22、其他组织是指介于公民和法人之间的作为民事主体的组织,一般来说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主要包括(ABCD)。A、个人独资企业;B、合伙企业;C、社会团体;D、各类企事业机关法人、社会团体和组织机构的分支机构;23、担保合同的当事人双方是担保人和担保权人。(√)24、担保人,指担保合同中提供担保的一方,可以是主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如借款客户与信用社之外的其他经济组织。(√)25、担保合同的当事人在不同的担保合同中有不同的称呼。(√)26、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相关合同协议中,只以债权人身份出现。(╳)27、担保人在保证合同中称为保证人,在抵押合同中称为抵押人,在质押合同中称为出质人。(√)428、担保权人(如作为贷款方的信用社)在保证合同中称为保证债权人(实践中很少这样称呼,常简称债权人),在抵押合同中称为抵押权人,在质押合同中,称为质权人。(√)29、包括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在内的担保合同,一般都要求采用书面形式订立。(√)30、担保合同的书面形式有(ABCD)。A、单独的担保合同书;B、主合同中的担保条款;C、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数据电文;D、信件等。31、为了在向法院起诉时举证上的方便,一般宜采取订立担保合同或担保条款的书面方式,经担保人签名盖章的信函也可接受,而电报电传、传真和数据文件形式等非万不得已不可接受。(√)32、担保合同的成立应当具备以下条件(ABC)。A、主体上的要求:具有双方当事人。B、内容上的要求:应当具备必要条款,如担保合同的当事人、担保方式、担保内容等。C、形式上的要求:具备书面形式。D、借款人必须书面同意。33、一般而言,保证人单方出具给债权人同意为借款人债务提供保证担保或承诺提供保证担保书面文件,则保证担保成立。(√)34、担保合同的生效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ABC)。A、合同订立时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B、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5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D、担保物足值。35、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36、担保合同无效的处理规则如下(ABCD)。A、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B、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和担保人均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C、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D、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37、根据“过错责任原则”,担保合同无效的处理中,无论是债权人、债务人还是担保人,他们谁有过错,则相应由谁承担民事责任。(√)38、法律要求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而且,被担保的股东或者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与该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639、国有独资公司对外提供担保时,还需要征得其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的书面意见。(√)40、《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在一年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做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41、证监会和银监会规定的上市公司须经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包括下列情形(ABCD)。A、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B、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C、单笔担保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的担保;D、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42、证监会和银监会规定上市公司须经董事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出席董事会的2/3以上董事审议同意并作出决议。(√)43、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向法院要求实现担保物权,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44、担保的作用包括救济债权损失和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45、担保的法律特征包括(ABC)A、从属性B、补充性C、保障性D、盈利性46、担保的从属性,是指担保从属于它所担保的主债权,担保合同属于从合同。(√)47、一般情况下,担保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因主合同的变更7而变更,因主合同的消灭而消灭,因主合同的无效而无效。(√)48、担保合同与其他合同不同,其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并不一定要实现。(√)49、保证是一种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50、保证人只能是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保证人与被担保履行债务的债务人不能是一人。(√)51、保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ABCD)。A、从属性B、相对独立性C、单务性D、补充性52、保证可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53、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54、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55、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56、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保证人是否享有“先诉抗辩权”。(√)57、在一般保证情形下,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58、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先诉抗辩权”的情形包括(ABC)。A、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最典型的是债务人下落不明的);B、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8C、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该“先诉抗辩权”的。D、保证人财产不足以承担保证责任。59、连带责任保证情形下,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债务人未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60、只有充分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才能够充当保证人。(√)61、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62、下列可作保证人的包括(ABC)。A、公民B、法人C、其他组织D、未获授权的法人分支机构63、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ABC)几种。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C、无民事行为能力D、单方民事行为能力。64、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8周岁以上的公民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人,该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保证人;(√)65、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他只能从事与他的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66、在保证活动中,一般来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为保证人。(√)967、不满十周岁的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保证人。(√)68、作为保证合同主体的公民,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ABCD)等。A、个体工商户B、农村承包经营户C、个人合伙企业D、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69、法人和其他组织作保证人时同样要求该法人和组织、机构享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依法设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场所,进行合法经营等。(√)70、查证外国人特别是外国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应委托担保人的注册所在地或主要财产所在地的律师事务所及会计师事务所对担保人的国籍、法人地位、担保资格、担保能力、担保的合法性、企业财务状况等情况出具意见书,并经我国驻外使领馆或相关机构认证。(√)71、根据担保法,保证人应具有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因此,保证人在提供保证后,可以其不具备代偿能力为由提出保证合同无效。(╳)72、根据担保法,保证人应具有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保证人的代偿能力是确定的。(╳)73、保证人的代偿能力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同一个保证人相对于不同的债务,代偿能力是不同的;同时,在不同的时期,代偿能力也会发生变化,而不会确定不变。(√)74、一般来说,可从以下(ABC)方面来认定保证人的代偿能力:10A、保证人的现有资产状况。B、保证人的信用状况。C、保证人的知识、技能、职业等。D、被保证人的资产和信用状况。75、保证人的信用不是财产,保证人的信用好坏不会影响保证人的代偿能力。(╳)76、从事经营活动不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不可以作保证人。(╳)77、村经济联合社可以作为保证人,村委会也可以作为保证人。(╳)78、国家机关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作为保证人。(╳)79、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作为保证人。(╳)80、国家机关一般不得作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时可作为保证人。(√)81、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一般不得作为
本文标题:信贷担保分析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4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