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三章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一、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二、农业技术创新及其特征三、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四、主要国家的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五、中国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建设一、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1.创新及其含义“所谓的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者一种产品的新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鉴定的方法,这种新方法不需要建立在科学新发现的基础之上,甚至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方式之中。(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制成品的一个新供应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败一种垄断地位。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技术发明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只考察技术的变动性,强调的是以技术解决问题;技术创新则不仅关注技术活动,更关注技术方案的商业价值,强调的是以技术推动经济。2.创新的类型和具体表现就其实现方式而言,创新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追随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追随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学习、借鉴别人创新基础上进行的创新。集成创新是指把现有的技术或创新成果结合、移植产生的创新。原始创新是指基于核心技术突破或基础研究成果而实现的技术创新,其成果实现有赖于相对雄厚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本。依照创新程度划分,可以将创新分为渐进创新和根本创新。(1)渐进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性改良所产生的技术创新。(2)根本创新是指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依照创新对象,可将创新划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类。(1)产品创新是指在产品技术变化基础上的技术创新,既包括在技术发生较大变化的基础上推出新产品,也包括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改进而推出的改进型产品,具体体现在一个企业或组织推出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如爱立信公司推出的第三代无线网络和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第三代无线网络服务。(2)工艺创新是在生产工艺技术变革基础上的技术创新,既包括在技术较大变化的基础上采用全新工业的创新,也包括对原有工艺的改进所形成的创新,具体体现在一个企业或组织生产或经销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模式或技术创新上,其目的在于提供生产经营效益或效率,如减少废品率或在给定时间内提高生产量。依据创新产生的效果,将创新分为能力增强性创新和能力摧毁性创新。前者指基于既有知识和技能的创新或对既有知识和技能加以补充和完善创新,后者则指那些导致既有知识和技能淘汰货过时的创新。技术创新的实现,比较需要产品创新的相关知识,而且需要一些过程技术。技术集成是技术商业化的必备条件,一项技术的商业化成功,即技术创新需要许多补充性技术。一些技术创新活动之所以没有成功,多半是因为缺乏相关的补充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是一个创新过程,更是一个组织过程。对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进行集成整合,其创新性以及由此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3.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有关科学技术长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其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国家创新体系具体表现为一国境内不同企业、大学和政府机构之间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以及各种不同行为主体在这种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之下为发展、保护、支持和调控哪些新技术而进行的各种各样技术的、商业的、法律的、社会的和财政的活动。国家创新系统制约着单个企业应对机会和挑战的技术选择范围,对单个企业的创新方向和创新活力具有深远的影响。二、农业技术创新及其特征1.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农业研究成果如新知识、新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成果应用。农业技术创新不同于农业研究与开发。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也不同于现代农业技术发明。2.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活动虽然形式万千,但大致可以归结为如下技术方向:(1)沿着机械技术的方向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包括农业机械化相关的工具及发明和改进、新型动力的引进等,如美国人少地多,土地供给缺乏弹性、价格高昂,主要通过农业机械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率。(2)沿着生物技术的方向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包括动植物品种的培养与改良,化肥、农药的发明及其施用方法的改进等,日本人少地多,土地供给缺乏弹性、价格高主要通过生物技术创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3.农业技术创新的类型1.渐进创新,是指一个农业子系统主要的组分要素、组分要素及其结构设计的主导概念和原理均为方式改变的农业技术创新。2.模式创新,是指一个农业子系统的某些关键性的组分要素及其核心设计概念被替代,但组分要素之间联动的总体结构未实质性变化的农业技术创新。3.结构创新,指那些以新的方式重组既有农业子系统的组分要素之间联动机制的农业技术创新。4.根本创新,指那些涉及全新的核心设计概念和技术原理的农业技术创新。4.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特征(1)非独占性(2)互补性(3)局域性三、国家农业创新体系1.国家农业研究系统和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20世纪80年代,旨在提高国家层面的基础上设施改善、能力培养、管理和政策支持来增加研究供给以促进农业发展的国家农业研究系统成为许多国家和国际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导性话语。在推进知识系统改进的同时,农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含量在学生变化,促使农业创新的动力急剧变化。20世纪90年代,聚焦研究、教育和推广之间的联系,重视农民对新技术需求影响的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AKIS)的概念开始进入许多国家的农业决策话语中。2.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基础架构农业创新体系作为指导农业知识和应用体制设置的理论框架具有如下基本要点:1)关注创新主体的总体效能和创新、增长所需的各类要素。2)注重互动合作引发的创新活动,强调创新知识资源的多样性。3)完善并强化农业研究、推广和教育之间的协调支持机制,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的价值链构建创新伙伴关系和联动机制,创造农业发展的能动环境。4)培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商企业,通过“农业合作组织+农户”或“农商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形式加强产业协调和农业和食品产业的一体化,使农商企业成为政府投资的真正伙伴,巩固农商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5)推进公立机构进行创新试验,强调开发的结果和来自技术、知识生产与采用而导致的增长,而不仅仅世界研究体系及其产出,通过渐进方式和试验探索建立起反应灵活的、高效能机构创新机制。3.基于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政府选项促进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政府选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优先建设多个主体的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研究、教育和推广或培训体系联动协调,突出其在能动性环境中的作用。2)优化机制设置和环境条件。3)促使文化转型。4)建立多样化、开放性的、需求导向的持续研究体制和服务体系,对建立伙伴关系和合作提供经常性的融资支持。5)增加整体投资,特别是在组织、个体和创新能力及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来促进农业研究、教育和技术推广的一体化,支持能动性环境建设,重点包括商业发展支持、知识和市场信息系统以及必要的政策和立法改革。四、主要国家的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1.美国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美国的农业创新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大学、农民合作社、私人企业、各类非营利组织和农户等多个创新主体组成的、多层次的创新系统,各创新主体之间无隶属关系,相互独立但又相互渗透、依存、合作和竞争。概括讲,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以法律为基础构建国家农业创新体系运行的制度环境。2)以农学院为节点构建整个农业创新体系的能动机制。3)以合作为纽带形成覆盖全美的农业创新网络。4)以满足农场主地生产经营需求为宗旨构建农业研究和推广服务体系。2.荷兰国家农业创新体系荷兰农业主管部门是农业、自然资源管理和渔业部,其目标定位是为农业创新提供合适氛围和政策激励,对多个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进行协调。荷兰已形成一个布局合理、专业设置齐全的全国农业科学研究网络。开发农业人力资源,造就世界一流农民,始终是荷兰农业政策的出发点。荷兰政府设有全国性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荷兰农渔部下设的国家研究会委员会。3.日本国家农业创新体系日本的农业研究与开发体系包括中央级的研究机构和地方级的研究机构。日本农业技术推广制度,是以农业推广法(日文全处《农业改良助长法》)为依据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依照《农业改良助长法》的规范框架,日本整个农业技术体系包括主体组织和协同支援组织两部分。一些专家分析说,日本农业推广体系实现的是政府和农协的双规体制,这两个体系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总体而言,日本协同农业普及推广体系以解决农业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为吃法点,注重培养和提高农户自身发现和解决实际能力,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增产增收技术的传授和推广。4.印度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其国家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农业研究和开发体系基本上有中央政府所属的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简称ICAR综合大学和政府所属的农业大学以及非政府研究组织三部分构成。ICAR是印度农业部农业也给予教育所属的自治性组织。主要以基础研究为主,重视经济农业生产中的根本性问题,其设置布局具有分散和因地制宜的特点,主要职能是对全国包括园艺、水产、和动物科学在内的农业研究、教育和推广进行统一协调、指导和管理。印度现有38所农业大学,分布在各个邦。印度地方可以协调包括60多家研究机构,由各邦农业部门领导,主要从事地方性课题,着重于经济作物和畜牧、兽医等应用研究。印度的农业阶段推广体系包括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推广体系、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所属的推广体系以及非政府组织和私人企业所属的推广体系三部分。印度各邦农业大学均建有农业推广部,其职能包括农业咨询服务、农民培训和农业信息服务等。印度农村地区活跃着1000多个非政府组织,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中央政府和邦政府或国际组织的资助开展农业推广活动。印度私有企业也是农业技术传播与推广的重要力量,是对公有农业推广体系的重要补充。五、中国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建设1.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问题2000年左右,我国国家宏观科学技术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科学技术资源的配置存在“系统性失灵”,总体产出效率低下。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体制存在结构性问题,部门割据严重影响了研究资源的共享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2004年,我国科学技术和产业经济衔接的体制不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和现代科研院制度均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2.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3.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问题1)“内生性”农业创新体系尚未建立2)先进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对接”机制有待完善。3)技术的可应用性尚待提升。4)各类创新主体相互联动的机制和模式尚未形成4.中国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政治走向2004,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指出许多决策。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个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组成的意见》中也提出许多做法。还有2006年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的《关于积极发展做法农业扎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服务国家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影响,其目的在于依托具有创新优的现有中央和地方可以力量和科技资源搭建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二个层级的平台。
本文标题:第三章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