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15讲(教案)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备课日期:年月日第1页授课班次与时间:班次11社会工作时间2013年11月11日上午3、4节(三教3711)课题名称:第五章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一)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设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青少年福利和福利政策的基本理论、发展轨迹,了解国际儿童与青少年福利和福利政策状况。二、教学知识点: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的定义、发展轨迹、政策取向和内容。三、教学重点: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的政策内容。四、教学难点: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的政策取向。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多媒体课件。说明:一、教案还应包含教具、幻灯、电化教学(若使用)使用手段的说明;新课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二、课时授课计划(教案)以一次课(2学时)为单元编写,每一单元有一首页三、教学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等书写在竖直线左边,其他内容书写右边四、青年教师需提供板书设计(最后)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备课日期:年月日第页【主要内容】第一节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概述一、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的定义(一)狭义的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由特定形态的机构向特殊的儿童群体提供的一种特定的服务。服务的提供者有限而且是特定的,福利的享有者是特定的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并不是社会中的全体儿童青少年成员。所提供的福利服务在内容和数量上也很有限。也就是说服务对象主要是指处于不幸境地的儿童青少年,服务功能则相应地倾向于救助、矫治、扶助等恢复性功能。此类福利属于残补性取向,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儿童青少年福利。这种福利在青少年福利发展的初级阶段比较常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就形成了广义的儿童青少年福利。(二)广义的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是面向社会中的每一个儿童青少年,旨在促进每个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的全面的福利服务。此类服务里面服务对象就不再单纯地局限于处于不利境地,需要帮助的儿童青少年,而是社会中所有的儿童青少年。这类福利已经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福利服务的提供者也不再是社会或者政府中特定的一些部门。我们可以说这类服务具有发展取向,是一种制度性的儿童青少年福利。也是儿童青少年服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二、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的发展轨迹(一)从解决社会问题到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正在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初期的时候,发展过程是经历了由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焦点,到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正这样一个发展历程,这也是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的发展轨迹。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继而法国、德国等西欧主要国家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逐渐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北美地区和世界各地。我们了解得更多的是它给国家带来的经济发展。但对于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产生的大量社会问题相对了解得较少。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城市贫民,城市产业工人也十分贫困,贫穷、饥饿、失业充斥着整个社会。工业革命虽然创造了无比财富,可是贫困现象却在相应的增长。绝对贫困更加明显。大工业的发展又大量需要劳动力。雇佣童工现象十分严重。也就是说,英国工业革命早期,除了贫寒学徒外,儿童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雇佣童工使雇主可以降低成年男工的工资,击败工人们争取高工资的要求。当男人的工资被人为地降低到无法养家糊口的地步时,妇女和儿童就会被迫去工作以补贴家用。童工在工厂里,工作时间长,工资少,机器容易出事故,一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备课日期:年月日第页出事儿就被赶出工厂,无人问津。在煤矿地区,大量的童工要参与井下作业,在不到1米高的坑道里用四肢着地把几百斤的煤框拖到地面上。所以,下层儿童的童年生活是十分贫困的,为了生存要斗争、劳动,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妹,健康安全是没有保障的,更谈不上教育。劳动条件极为恶劣,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政治权利更匮乏。失依儿童只能流浪街头,甚至犯罪。所以政府不得不担起一些责任,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就以日益尖锐的社会问题的形式提上日程。1、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先后制定了《济贫法》和《新济贫法》,对无依无靠的儿童进行教养、代谋职业。例如,伊丽莎白政府出台的1601年《济贫法》,把贫民分为了三类,体力健全的贫民,不能工作的贫民,失依儿童。失依儿童包括孤儿、弃儿和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基本的方法就是安排领养或寄养。根据儿童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安排合适的家庭。19世纪末期,如何确保所有少年儿童享受基础教育服务,使少年儿童从工厂和街头巷尾生存转入到学校,摆脱愚昧无知和文盲落后困境,提高未来公民和劳动力综合素质与市场竞争力成当务之急。英国1870年《中等教育法》规定,强制学区中所有5-12岁的儿童入学,接受基础义务教育。1918年教育法取消小学学费,规定14岁为义务教育离校年龄而不准有任何的例外。美国的儿童青少年福利在建国早期采取伊丽莎白时期济贫法的价值观念。儿童照顾形式主要演变脉络是济贫院的院内救济照顾、学徒契约、院外救济、孤儿庇护所和家庭收养。1909年,罗斯福在白宫召开首次具有历史、划时代意义的白宫儿童福利会议,会议明确指出儿童问题的核心是,家庭生活是文明的最高和最好成果,除非迫不得已的原因,儿童不应被剥夺家庭生活的权利;儿童不应只是因为贫困的原因而被带离他们的家庭;收养家庭应为那些收养儿童提供最希望的照顾;政府应设立儿童福利局,以发展儿童福利事业等。首次白宫儿童福利会议的首个副产品是以“资助父母法案”著称的“母亲年金法案”,目的是支持母亲继续在自己家中照顾她们的孩子。第二个重要成果是1912年成立了儿童福利局。2、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俾斯麦推动建立社会福利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疾保险法》,在欧洲初步建立了以社会保险为主的社会福利保障系统。3、20世纪30年代,西欧国家普遍担负起保障国民免于社会风险的责任,通过国家权力来克服市场的不完善。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险法》,标志着我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基本形成。4、1942年,在牛津大学教授贝弗里奇主持下,社会福利发展史上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出炉。这份报告就为英国设计了一份福利国家的框架。贝弗里奇所设计的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备课日期:年月日第页福利国家制度体系包括社会保险、国民补助、自愿保险三个部分。贝弗里奇所设计的福利国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充分就业,让每一个国民都能享受到国家所给予的从生到死,抵御所有各方面风险的安全保障,并且要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扩大社会国家的责任范围,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帮助英国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在刚出炉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二战后,英国掀起来一个实施贝弗里奇报告的高潮,相关的法案得到通过,建议建立家庭津贴制度,以根据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需要为儿童提供某种形式的津贴制度。1944年通过的巴特勒教育法规定,政府为所有儿童提供普遍的、免费的国家中等教育服务。1948年通过有深远历史意义《儿童法》,巩固现有儿童照顾立法,促进家庭社会工作。5、继英国之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西欧国家也掀起了一个建设“福利国家”的浪潮。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开始设立包含保险项目在内的有关福利经济制度的社会立法。(二)从以家庭为主体到福利社会化以家庭、亲戚、宗族捐助性质的慈善团体发展到以政府为主的福利支持。传统社会,国民基本生活无着落时,国家是没有责任的。主要依靠家庭、亲戚、宗族的力量解决。对于生活不能自理,遭受严重不幸的儿童青少年,照顾的责任往往是由家庭承担的。像我们国家,讲究差序格局,这些问题通常也是依靠家人、邻里、亲戚等非正式的系统力量解决的。(“吃百家饭”)。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以家庭为基础的保障体系瓦解。国家开始了直接干预,并承担起责任。儿童青少年福利就成为一项面向全体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政策,确立了正式的儿童青少年福利制度。国家以经常性、制度性和普遍性的特征将儿童青少年的福利责任固定下来。(三)从补救性到发展性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补救性的儿童青少年福利更具有传统福利的意味。它的对象是以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少年或者是发展已经受到阻碍和限制的儿童青少年,通过救助、矫治和扶助服务帮他们走出不利的境遇。发展性的儿童青少年福利就是一种全面服务性的取向。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性的综合发展得到了全面的重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福利。它的服务对象是当前生活状态处于健康和正常状态的成员。当前的福利服务要达到一种预防性的功效。要有效地避免可以预见到的种种困难。同时也是培养一种应变能力,即使是遭遇没有预见到的困难,也可以有效地解决。三、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的现代内涵(一)儿童青少年福利是一种发展性的社会理念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备课日期:年月日第页受助对象是独特的发展个体,独特性和尊严开始得到国家和社会尊重;开始重视调动儿童青少年发展的自身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单单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教育和感化;儿童青少年也不单单是作为成人的后备力量而存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也被看做一个独特的人生发展阶段,特定的需求得到承认。(二)儿童青少年福利是一种国家机制强调的是国家责任。福利权是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国家有责任通过政策和法律保障每一位儿童青少年享有福利权。(三)儿童青少年福利是一种社会行为国家的行政举措只是提供了一个行政背景和框架,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配合,调动社会中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家庭、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社会行为提供服务来实现儿童青少年福利的目标。(四)儿童青少年福利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事业再次强调我们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的对象是面对全体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二节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政策取向与政策内容一、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的涵义(一)定义: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是一套谋求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方针或行动准则,其目的在于促进所有青少年的福祉;青少年福利政策的内涵包括青少年需求的满足、青少年权利的保障青少年保护工作三个层面。广义上讲,包含一切与青少年福利相关的活动和政策立法,包括医疗卫生政策、公共教育政策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个方面;狭义方面是从我们社会工作的角度定义的,针对生存环境状况的、地区性的,针对特定的问题和需要,有利于成长和发展的政策保障。(二)青少年福利政策的界定:是正当、国家社会政策的一部分,是为保证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一切立法及行为的总的原则和规范,包含了三个要素:青少年福利政策的主体是国家,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具有法定的权威性;目的是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展个价值实现;是国家用法则、法规、办法、条例等方式对社会中的青少年福利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约束,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的。(三)内涵围绕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明确政府在儿童青少年福利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性原则;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在青少年福利上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全社会对于保障青少年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和参与权的责任。二、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的发展取向在历史上,儿童青少年福利的发展呈现出了四种取向。(一)自由放任及父权制下的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备课日期:年月日第页自由放任主义又可以被称为最少干预主义,政府应该尽量减少扮演照顾儿童青少年的角色,尊重双亲与孩子关系的隐私权与神圣权。在儿童青少年照顾过程中,家庭的权力和家人的关系不容剥夺。在面对一些双亲照顾极端不适当的时候,政府还是可以给与一些特殊安置。但是仍然要遵守两个原则。第一,最低干预原则,尊重家庭的自主性和个人的自主权,对于家庭和政府都有益;第二,父母对于养育子女的方式有充分的决定权,政府的介入反而会弊大于利。即使政府要介入,也应该保障每位孩子都有法律规定的监护人来保障其权利。(二)国家干涉主义及儿童保护下的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也称为儿童青少年保护主义,政府为了避免青少年遭受到不适当的照顾,要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家庭事务中,通过立法和国家的权威力量加以保护。孩子不再是父母永久性资源,父母只是承担了一种受托照管的角色。如果能够照顾好,则能将血缘基础上的关系继续下去,如果照顾不好,国家就要采取强制性措施带离孩子,寻找高品质的替代性照顾。这种模式通过立法和国家行
本文标题: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15讲(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7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