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煤化工产业中
7免责声明本书全文所引用的称谓及材料,不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土、城市或地区法律地位的评价,亦或对其政权及边界划分的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科技及环境处中国,北京,建国门外外交公寓5号楼15层3号邮编:100600电话:+86-10-65325790传真:+86-10-65324854电子邮件:beijing.sc@unesco.org网址:©UNESCO2007CN/2007/PI/H/1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奖学金项目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但该项目在促进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换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比如,该项目的受惠对象一般数量不多,而且往往成本高昂。另外,受惠人灵感枯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为满足发展中国家希望解决此类问题的强烈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该项目通过其独特的优势,促进知名专家和学者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里,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这样的组织方式,可以使更多人受惠,而且不仅成本更低,还有助于解决灵感枯竭的情况。该项目自诞生之日起,即在发展中国家相关机构、大学和捐助方层面,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响应。到今天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613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席得以建立,共涵盖了125个国家的735个研究机构。在同样精神的指导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研结合项目也于1993年开始实施。该项目的指导思想是希望将大学与工业企业之间,通过教育研究和服务等方式所开展的合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柱。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大学及科研机构尚未充分融入工业化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壳牌教席,是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教席开始于2003年5月。教席设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项目的资金由壳牌公司支持。该教席通过加强研究机构,大学和工业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帮助中国的工业企业,进一步了解煤气化这一先进的技术,并加速这一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前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希望借此机会,向壳牌公司对此教席活动的资助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为本教席所开展的培训和联络工作。最后,我们还希望感谢中国环保总局宣教中心,感谢他们在本教席的研究工作及编写教席研究报告中所付出的努力。同时,我们也坚信,本教席及其研究报告也将对中国煤炭化工业的发展作出贡献。青岛泰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朝,日,蒙,中,韩代表贾古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研项目介绍产学研项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发起,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学能够进一步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自工程类专业大学的教授,公共和私人机构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政府官员和工业企业经理,也因此进一步的加入了可持续工业发展的技术和社会经济层面的工作。他们的加入,也将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产学研结合项目是放眼未来的合作计划。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需要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同时,一所大学,通称具有三方面的功能:即教育,研究和服务。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工程类专业大学并没有充分的参与到工业化的进程中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信,大学与工业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因此致力于鼓励发展中国家的大学进一步参与工业化进程,并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所一起开展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壳牌教席项目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和煤炭消费国。鉴于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煤炭将继续成为未来中国重要的能源来源。然而,煤炭消费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却常常引起人们的重视。煤气化技术为煤的消费提供了一条清洁高效的方式。在高温高压下,通过煤气化技术产生的合成气,可以用作发电,并产生化工生产的原料。这种气体,也可用在运输和替代天然气的氢能源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壳牌煤气化技术教席项目介绍目前,中国正在加快引进和使用煤气化的技术。为了进一步促进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并使得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此项技术的过程,以及合成气的特点,相关的专业化技术支持和解释是非常必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壳牌教席开始于2003年5月,其关注领域为煤气化技术。该教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协调组织,由壳牌公司赞助,并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具体实施。产学研结合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框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旨在通过提升教研机构与工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并通过信息传播机制,进一步加强工程科学教育和相关的研发工作。教席项目将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并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作为一家知名的石油化工企业,壳牌公司出资资助了此教席。同时,壳牌公司还通过其先进的技术和在中国煤气化市场上的成功经验,为本教席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作为中科院煤转化领域的专门研究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本教席。通过他们专业的专业资源和在此领域内广泛的关系,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也对本教席的成功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壳牌教席通过建立研究所,大学和工业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帮助中国工业企业了解煤气化这一先进技术的过程。这将进一步促进此项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并促进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也在本教席框架下,开展了“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煤化工企业应用现状的调查”。此项调查,也被纳入到国家环保总局的总体宣传规划之内。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煤化工产业中应用现状调查中国环保总局宣教中心2007年2月第1部分第1部分目录1项目简介.................................................91.1调查采用的方法.....................................91.2调查实施..........................................101.2.1煤气化技术应用现状调查......................101.2.2煤制油技术下游产品市场状况..................101.3调查结果..........................................101.3.1煤气化技术应用现状调查......................101.3.2煤制油下游产品市场状况调查..................111.4研究的成果........................................112煤气化技术及煤化工简介..................................113中国的煤炭化工业........................................124影响中国煤炭化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识别与分析............135煤气化技术在中国........................................145.1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145.2提供煤气化技术的主要企业及应用....................165.3国内煤制烯烃项目的运行情况........................185.4产业政策..........................................216煤气化技术在中国发展的机遇与障碍分析....................226.1从能源安全角度看,煤气化是中国的必然选择..........226.2煤气化优良的排放性能为其应用造就良好前景..........236.3煤气化在煤化工行业的应用具有非常大的风险..........236.4国内煤化工企业对煤气化技术具有极大的热情..........246.5中国政府对煤气化技术冷静观望,限制盲目投资........257调查问卷回收反映的问题..................................258关于以后开展类似调查的建议..............................26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煤化工产业中应用现状调查1项目简介此次调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UNISPAR(University-Industry-SciencePartnership)项目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壳牌煤气化教席框架下,针对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煤化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和需求的调查。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负责这次调查工作。本次调查由中国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副主任贾峰和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指导,北京市延庆环境保护监测站侯相宾、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吕明、环境学院石璇、范永胜和数学科学学院张强等组成调查小组,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崔丹丹负责项目协调。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尤其是在煤炭化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市场情况、产业政策等方面,并识别影响中国煤炭化工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煤气化技术在中国发展的机遇与障碍。同时对煤制油的下游产品,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并做出预测。1.1调查采用的方法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国内企业对煤气化技术的需求和煤制油下游产品(石脑油、柴油、煤油、石蜡、基础油)的市场数据。本次调查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本科以上),并且经过专门的背景知识培训和调研培训,善于沟通,心理承受能力强。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和定量采集相结合的抽样方案。随机抽样的范围包括特定行业的重要企业名录。鉴于涉及煤气化技术的行业比较广泛,包括化工、冶金、燃气等,所以决定缩小范围,从最重要的煤化工企业开始。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即先按照地域和规模对所有的样本点(即全国煤化工企业)进行分层,再在各层中按照简单随机的方法进行抽样。定量采集的范围包括技术专家和少数企业,通过访谈的形式记录相关数据。10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煤化工产业中应用现状调查报告1.2调查实施调查于2006年10月初开始进行。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114查号台、企业名录等各种方式,查找目标企业的联系方式,直接电话联络确认目标企业目前是否有使用煤气化技术,传真问卷给调查的对象,在后续的一个星期内打电话督促目标企业,保证目标企业及时将问卷反馈给我们。调查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者中国环保局宣教中心的名义进行。1.2.1煤气化技术应用现状调查鉴于目前应用煤气化技术的企业较少,我们认为应该对正在使用煤气化技术的企业进行完全调查;一般的未使用煤气化技术的煤化工企业进行抽样调查。但实际上在调查之前有部分企业的情况是无法得知的。我们通过事先的电话联络来确定其是否使用煤气化技术。根据其实际情况决定发送问卷的类型:如果使用,根据其技术类型是直接液化还是间接液化,发送相应的问卷;如果没有使用煤气化技术,则发送一般煤化工企业调查问卷。文献调查集中收集来自新闻媒体、互联网上由企业公布或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发表的文章和意见。1.2.2煤制油技术下游产品市场状况调查对象:石脑油、柴油、煤油、石蜡、基础油的市场状况。目前生产这几种产品的基本原料有原油、天然气和煤,是重要的生产资源,调查主要通过对我国官方的统计资料采集取得。1.3调查结果1.3.1煤气化技术应用现状调查问卷调查:调查人员在10月中旬开始,对我国排名前100名的化工企业进行电话联络,希望通过电话确认后,发放问卷。但是通过对其中40余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后发现,其中一部分企业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原料为石油产品且没有引进煤气化技术的意向;另一部分是销售型企业,并没有生产线。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占了被调查企业总数的90%以上,说明调查对象的选择失误,所以第一阶段的调查终止。11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煤化工产业中应用现状调查在11月中旬,调查人员通过由中国煤炭系统电话号码簿编委
本文标题: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煤化工产业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8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