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微观经济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需求变动通过整条曲线的移动来表示出来。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通过点在曲线上的移动来表示的。决定需求的非价格变量:○1可支配收入○2消费者偏好○3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决定供给的非价格变量—生产成本:○1劳动力价格——工人的工资w○2资本的价格——利息r○3原材料的价格需求的变动:表示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示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弹性:度量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敏感性。它告诉我们,一个变量发生1%的变化将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相应的百分比变化。需求的价格弹性:度量了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性。它告诉我们,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发生多大的百分比变化。需求的价格弹性衡量的是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所导致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Ep=(%△Q)/(%△P),通常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一个负数。需求曲线越陡越缺乏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如咖啡、汽油等)对于一些耐用品而言——短期弹性要大于长期弹性(如汽车、电器等)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supply)是指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由于价格和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化的,因此,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为正值。供给曲线越陡越缺乏弹性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长期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大于短期的。对于其他一些商品(可再生的产品):长期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小于短期的。但总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还是要大于短期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elasticityofdemand)是指收入变化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1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长期的收入弹性要大于短期的收入弹性。收入的提高会促使人们购买更大的汽车,长期地看,汽油的收入弹性会随着时间而提高。○2对其他一些商品(耐用品)而言:收入的长期弹性小于短期弹性。最初,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多的汽车,增加了现时购买量(currentpurchases)。随后,人们仅仅是购买新车来替旧车,新车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油:长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都要大于短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汽车:长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都要小于短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elasticityofdemand)是指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化。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值,而互补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值。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基数效用(cardinalutility):§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ordinalutility):§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总效用TU(TotalUtility):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MU(MarginalUtility):从消费额外一单位的商品中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或,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应使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或者说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每一美元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同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或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需求曲线以下价格以上边际替代率:效用不变,增加一单位某商品,需放弃的另一商品量。边际替代率为正数某条效用曲线方程可以看作是X1、X2的方程。写为X2=f(X1)其某点斜率为其方程的导数商品边际替代率=该点斜率绝对值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完全替代品: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时,这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品。MRS12=常数。常数不一定等于1完全互补品:当两种商品的无差异取钱为直角时,它们就是完全互补品。预算线: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线。收入效应: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变动,导致需求量的变动。替代效应:价格变动引起其相对价格变动,进而引起其对其他商品的替代,而导致需求量的变动。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所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总产量TP(totalproduct):投入一定量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averageproduct):平均每单位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如劳动力L)AP=TP/L边际产量MP(marginalproduct):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如劳动力L)MP=△TP/L规模报酬:其他条件不变,各种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即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产量变动的情况。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f(λL,λK)﹥λQ生产成本:生产一定产量所支付的费用。取决于:产量Q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P。生产成本=经济成本=隐成本+显成本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总收入-总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AFC。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短期内生产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SAC: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SAC=AFC平均固定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短期边际成本SMCMarginalcost。FC始终不变,因此SMC的变动与FC无关,SMC实际上等于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可变成本。边际收益(Marginalrevenue)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而产生的收入的增量。边际成本(Marginalcost)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而产生的成本的增量。利润=总收入–总成本总收入TR(q)=P.q总成本TC(q)=固定成本+可变成本π(q)=TR(q)–TC(q)收益是指厂商出售产品后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总收益(totalrevenue)TR=P×Q平均收益(averagerevenue)AR=TR/Q=P边际收益(marginalrevenue)MR=dTR/dQ=p内在经济:厂商由自身内部规模扩大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也称作规模经济。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假定多种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是相同的,就是规模报酬问题内在不经济:随着厂商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由于本身规模过大而引起的经济效益的下降。也称作规模不经济。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生产者剩余(producersurplus)是所有生产单位的边际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的总和。即生产者供给曲线以上市场价格以下的那部分面积。生产者剩余=PS=R-VC利润=π=R-VC-FC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价格控制导致总剩余的净损失。是指价格控制的低效率;价格控制所导致的生产者剩余的减少超过了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垄断(Monopoly)(1)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2)该商品没有其他的替代品;(3)存在着进入壁垒,其它企业进入市场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形成垄断的原因:1、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者基本资源的供给;2、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3、政府特许。4、自然垄断——规模经济价格歧视的条件1)厂商对市场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可以控制商品价格。2)厂商知道不同消费者对商品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3)厂商必须能够有效地分割和控制不同的市场,即阻止商品在不同消费阶层之间的倒卖或转卖行为。价格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有三种广义的形式: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FirstDegreePriceDiscrimination)对每个消费者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或保留价格(reservationprice)。二级价格歧视:厂商对相同货物或者服务,根据不同消费数量规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将消费者分为不同消费特征的群,分别提供不同的价格。在MR=MC处,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厂商都处于由既定的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所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中,即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如果此时是盈利的,则一定是相对最大的利润;如果此时是亏损的,则一定是相对最小的亏损微观的画图解释那一大题:大家重点看MC,AC的那个图;无谓损失;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边际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总成本•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消费者和生产者选择的原则•规模报酬、规模经济•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标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边际收益•道德风险•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原则•收入的边际效用•1、消费者效用函数为:u(x,y)=x2+y2,px=5,py=10,消费者总收入I=200。•(1)该消费者分别消费多少单位商品x和商品y,才能实现其效用最大化?•(2)效用最大化时,其收入的边际效用是多少?•••2、厂商生产函数为:Q=f(L,K)=50KL-10L2-2K,假定该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1)总产量TPL、平均产量APL以及边际产量MPL函数;•(2)TPL、APL、MPL最大时的产量。••3、两个厂商提供燃油,需求曲线:P=100-Q,Q=Q1+Q2,厂商成本函数:C=10Q。•古诺均衡解,厂商利润?•先行者利益——Stackelberg模型的均衡解,厂商利润?•厂商合谋时总产量?每个厂商的产量和利润?•已知生产函数Q=f(L,K)=2KL-0.5L²-0.5K²,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1)写出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函数。(2)分别计算当劳动产量TP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各自达到极大值时厂商的劳动投入量。(3)什么时候APL=MPL?它的值又是多少?(1)由生产数Q=2KL-0.5L2-0.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5L2-0.5*102=20L-0.5L2-50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L=20L-0.5L2-50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L=20-0.5L-50/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20-L=0解得L=20所以,劳动投入量为20时,总产量达到极大值。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0.5+50L-2=0L=10(负值舍去)所以,劳动投入量为10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L=MPL。由(2)可知,当劳动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最大值,及相应的最大值为:APL的最大值=10MPL=20-10=10很显然APL=MPL=10
本文标题:微观经济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0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