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传播学理论复习题答案
-1-传传传播播播学学学理理理论论论复复复习习习题题题答答答案案案1.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就是指用以减少或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的基本性质:事实性、传递性、时效性、系统性、指代性2.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广义的传播就是指传受信息的行为和过程。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特性:形态多样性,时空遍布性,行为伴随性,极端重要性3.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是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5.广义的传播障碍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信息在传播全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或损耗。狭义的传播障碍则是指人为制造的传播障碍。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传播隔阂是指传播制度,传播渠道,信息系统的功能因素导致的传播偏差,误解。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之间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6.精神交往是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精神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播观。这种唯物主义的精神交往观对于指导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我们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3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7.1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传播”概念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精神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而传播是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2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既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传播学视野的局限性。3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就谈不上精神交往。4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其产品。而这种产品在现代社会更多的表述为信息,从事精神生产的行业叫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或内容产业。8.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时空发生的事情。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9.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10.1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将信息长久保存,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存储不再单纯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2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4文字作为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5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11.信息社会是指信息称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的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信息社会。12.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2-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13.1示现的媒介系统: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如口语表情动作眼神2再现的媒介系统: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如绘画、文字、印刷、摄影等。3机器媒介系统:传播一方必须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如电信、电话、唱片、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14.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其特性包括指代性、社会共有性和发展性。具有表述与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象征符的性质: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的关系具有随意性。15.1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模糊的意义或意义的胚芽。2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义则具有多变性。3人类整体驾驭符号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人,这种能力则是有限的。4至于情境意义,也可以说是由一系列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16.象征行为是指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17.象征性互动理论即符号互动论,指美国心理学家米德最先倡导的大众传播理论。它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动,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也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指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18.吉尔兹认为,文化即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19.现代文化的象征化:象征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特色,表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充满了大量新的象征符和新的象征意义。原因有1追求新事物和新意义永远是人类的基本价值2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的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其结果必然会带来象征符创造活动的活跃化、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和多样化。20.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也因此,所谓“风格传播”特点日渐突出。21.传播者: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又称信源受传者:讯息的接收或反应者,又称信宿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信息媒介:讯息的搬运者。是将传播过程各因素环节相互联结的纽带,又称传播渠道、信道、工具。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22.拉斯韦尔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所谓的“5W”Who谁,Says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对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该模式首次明确阐释了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形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但该模式是单向的直线模式,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但缺少反馈来揭示双向互动性,忽略了外部环境,把传播理解为了孤立而不是系统的过程,过高估计了传播的效果。23.香农-韦弗数学模式:1949年香农和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中提出。该模式用于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第一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给信宿。传播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干扰而衰减。该模式导入了“噪音”概谁传播者Who渠道媒介Inwhichchannel对谁说受传者Towhom有何效果效果Whihwhateffect说什么讯息Sayswhat-3-念,是一大进步。对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对信息科技的认识,但是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24.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中提出。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接收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解析了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依次扮演译码者(接收和符号解毒功能),解释者(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功能)角色,是相互交替的。该模式强调了传播的互动性,将传播双方都看做传播行为的主体,但双方处于完全平等或对等关系,与社会传播不符。体现了人际传播,却不适用于大众传播。2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该模式初步具备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传播过程模式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二者之间是传达和反馈的关系。大众传播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集合体,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26.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其更加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对传播过程的任一环节都发生影响。适用范围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传播,但仍未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27.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赖利夫妇于1959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最早提出在社会系统框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传播者、受传者被看作是个体系统,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并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群体系统的运行从属于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总之,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各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普遍联系、相互作用。传播活动、过程既受内部机制制约,还受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结构的多重性、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这一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初级群体:也称基本群体,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次属群体:即“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散的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等。隶属群体:即“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其中,但一起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28.马莱兹克系统模式:德国学者马莱兹克于1963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他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将大众传播细分为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该模式提出了许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素,指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其中的心理变量,更加全信源信宿接收器发射器噪音信号讯息接收到的信号讯息-4-面系统,且更具社会学,但没有对众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大小差异进行分析。29.直线模式的缺陷在于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关系、作用过于固定化,忽视了双向性;缺少反馈因素,未体现互动性质。30.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六个要素。31.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本质
本文标题:传播学理论复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1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