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第十四章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基本概念•农业自然资源:凡一切可为农业服务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对象。有四部分•农业土地资源:现在和将来可供农、林、牧利用的土地。•农业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水、热、光、大气等物质和能量。•农业水资源:地球表层可供农业利用的水,一般指每年可更新的农业用水资源(地表水、地下可利用水)•农业生物资源:由食用生物和农用生物组成,包括饲养或野生的动物和天然的植物或栽培作物。[]第一节农业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1、空间分布不均衡,地带性影响各异•2、数量上是有限的,合理利用又是无限的•3、开发利用上的层次性和利用性–优化方案:对于某一特定的用途,在众多的农业自然资源中,要努力选择在其应用上最为适合的,在经济上最为合算的,在时间上最为适宜的那一种资源优先开发利用。[]第二节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现状及问题•一、现状:占世界7%土地,人口20%•1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见2.ppt)•2水资源现状•3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现状•4生物资源利用现状•内容见后页[]1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3.ppt)•土地类型地域性强,利用差异明显•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为山区的多种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土地绝对数大,人均量小•难利用的土地多,耕地后备资源少。[]2水资源现状•时间上分布不均衡,在地区上分布不均衡,利用程度各地不均衡。•南方水多利用低:长江16%、珠江15%、浙闽-河4%、西南1%•北方:海河67%、辽河68%、淮河63%、黄河39%、内陆河32%。•地下水利用北方高于南方,海河平原浅层地下水87%,黄河流域49%,其余30%。[]3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现状•光、热、水和其他物理因子(核辐射、噪声、热辐射)等构成气候影响农业生长和结构布局。•如西藏:高寒但日光充足,日照强日温差大,小麦、青稞、蔬菜。•热:自北-南增加。东北1季/年,华北2熟-3熟/年,长江-南岭2熟-3熟/年,南岭以南四季生长,华南南部三熟稻/年。[]4生物资源利用现状•东南部分布较多,西北贫乏•植物:食用植物、药用植物、环保植物、工业植物、种质植物。•野生动植物资源,采用“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采取驯养、繁殖(zhi)合理经营利用方针。[]二、(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产资源[]第三节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狭义:粮食增长=人口增长•广义:粮食增长-人口增长=0增长;农业资源消耗与再生,随世代更替相对平衡;通过区域的自然改造与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空间分布上的均衡,逐步消除贫富差异•农业硬资源和软资源相互制约[]•国际目标: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合理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手段: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合理配置农业自然资源把握社会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的辨证统一关系,走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集约持续农业•集约农作,提高土地利用率•高效增收,因地制宜调整结构•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相结合,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持续生产能力,抗病虫害,维持多样性,减少污染。[]补充: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环境与生物互相影响不可分割,是人类及生物有机体赖以生存的各种外界条件。•从环境中分离出来的各种要素和条件为环境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理因子、生物因子等。这些因子对生物的形态、构造、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生态及分布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的大气、岩石、水、土壤等各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纬度的地带性(0.5-0.7℃/维):赤道-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垂直地带性:(1℃/180m)•经度地带性:地貌、海洋、大气换六、水分剃度,生态系统经向分布:沿海湿润森林、半干旱草原、半干旱荒漠;我国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水分随经度变化。从东-西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自然环境要素•1生物圈•2大气圈•3水圈•4岩石圈和土壤圈•[]1生物圈•生物圈——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有机整体。分布+10km空间~-12km海洋,适宜大量为+100m环境中。–动物150余万种–植物250万种–微生物3万多(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酵(jiao)母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病毒)•生物共生、竞争、天敌、抑(yi)制和传播•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2大气圈•大气的组成:大气中除水分和杂质外,整个混合气体为洁净大气。•氧:呼吸光和臭氧•CO2:光和•风:流动有害利[]3水圈•水是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冰共同构成。•水大气环流、洋流、河流,蒸发、降雨、渗透。•海水占地表71%面积;•海水97%•淡水2.53%其中3/4在南北极冰盖和冰川,江河湖泊水约占地球总水量1/10000•地表土壤和地下岩层中含有多层淡水。•人类能利用的淡水约占全部淡水的20%,其中只有0.5%的淡水能直接取用于河流湖泊。[]4岩石圈和土壤圈•岩石圈是地球表面30-40km坚硬地壳层。风化土+水+有机质,提供植物生长的各种矿物营养物质•土壤是自然界环境中界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一个复杂的独立的开放性物质体系。具有独特的组分、结构和功能,是环境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重要环节。是岩石、生物、大气、水圈的过度带。[]人为环境•人类活动干扰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动植物:引种、培育、驯化•经营:人工森林、草地、自然保护区。[]污染环境•环境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所致,使环境中原有的组分或状态发生了变化,影响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或破坏环境机能,并达致害程度。特征如下:–有度有害污染物通过截止进入生物机体产生急、慢性、短、长毒性影响,且影响面大范围广。–污染物一般以浓度低、持续时间长,并以多种毒物同时存在,联合作用于人体,危及健康。–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而发生转化,其毒性增加、减少或富集,使污染物的原有性状和浓度发生变化,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作用。–生态系统遭到扰乱,稳定性降低。[]
本文标题:第十四章第十四章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