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公输【基础知识】1.词类活用①吾既已言之王矣言:名词作动词,说,告诉;②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③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机变:动词作名词,巧妙的方式;④虽杀臣,不能绝也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⑤义不杀少而杀众众:形容词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⑥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名词作动词,入侵;⑦犀兕麋鹿满之满:形容词作动词,充满⑧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守圉:动词作名词,守圉的方法;⑨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作动词,用尽。2.古今异义①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②所以古义:用来....的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③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领土,土壤;④虽然古义:虽然如此今义: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连词;⑤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今义:今常表示“金银”的“金”;⑥文古义:刺花纹,彩饰今义:常指字和文章;⑦胡古义:为什麽今义:姓氏。3.一词多义①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替。夫子何命焉为?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必为有窃疾矣是。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制造。以牒为械当作。②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动词,会见。胡不见我于王动词,引见。于是见公输盘动词,入见。③类:不知可谓知类动词,类推,为与此同类名词,种类,④子:子墨子闻之子,先生,老师愿借子杀之子,您;⑤说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请说之说,解释,陈说。⑥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⑦之: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结构助词;⑧起:出发、动身起于鲁起身子墨子起,再拜;⑨以:将以攻宋凭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以牒为械用;⑩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承接。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表转折,“却”。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表承接。公输盘诎,而曰——表转折,“却”。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表转折,“却”。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表转折,“却”。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表承接。4.通假字①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②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④公输盘诎(通“屈”,理屈)【中考试题】(一)阅读《公输》《曹刿论战》,完成1~5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选自《公输》)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①遂逐齐师(于是)②公问其故(原故、原因)③望其旗靡(倒下)④公输盘诎)(“诎”通“屈”)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BA克己奉公B克敌制胜②例句:以牒为械AA为民请命B下不为例3.对下面句子的体味,语气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A.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傲慢横蛮不讲理)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有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心理)C.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楚王的骄横自负)D.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恼羞成怒,暗藏杀机)4.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大国,难测也。答:大国,是难以测(2)虽杀臣,不能绝也。答: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5.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答:从《公输》的结局看,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无借鉴意义。孟子二章【基础知识】1.重点词语【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环】围。【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固国】巩固国防。【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顺】归顺,服从。【故】所以。【畎亩】间、田地。【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恒】常。【然后】这样以后。【困于心】内心优困。【作】奋起,指有所作为。【法家】有法度的世臣。【外患】外来侵略的忧患。2.通假字【亲戚湖畔之】“畔”通“叛”,背叛。【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指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3.一词多义【之】亲戚畔之:代词,他三里之城:助词,的寡助之至:动词,到【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拂士(同“弼”,辅佐,辅弼)【以】以天下之所顺:凭所以动心忍性:用来【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发于声:表现4.古今异义【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委托。【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疆域【七里之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亲戚畔之】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路【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5.词类活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一般“威”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必先苦其心志】一般“苦”是形容词,在此为动用法,使……痛苦。【劳其筋骨】一般“劳”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劳累。【饿其体肤】一般“饿”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饥饿。【空乏其身】一般“空”“乏”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贫困。【行拂乱其所为】一般“乱”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所以动心忍性】一般“动”是动词,“忍”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人恒过】一般“过”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一般“入”“出”是动词,在此活用为为名词,国内、国外。【中考预测】(二)阅读甲、乙文,完成第6~10题[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注释】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原野。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1)寡助之至(极点)(2)亲戚畔之(同“叛”,背叛▪)(3)所恶勿施尔也(所厌恶的东西(事情))(4)兽之走圹(跑)7.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8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2分)9.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2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失道者寡助”给1分)10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4分)答: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乙文翻译】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三)阅读甲、乙文,完成第11~14题[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注:①血指:伤指②刳(kū)取:割取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④殒:死亡1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知晓(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同“弼”,辅佐(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匹敌、对抗(4)悉可俯拾。完全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译文: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1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甲文的主要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1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卒章显志【乙文翻译】淮北蜂很毒,尾巴上的刺可以杀人;江南的螃蟹很威猛,它的螯可以抵挡老虎。但是拾取蜂蜜的人不认为需要(与蜜蜂)争斗,而捕捉螃蟹的人没听说过伤手指的。蜜蜂的蜂窝一般筑在地上或树木石头上,人发现了它所在的地方,就在夜晚拿着烈焰燃烧的火炬靠近它,蜜蜂倾巢而出飞向火焰,全部死亡。然后(人们)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来。螃蟹呆在蒲草或芦苇之间,在水边上放一盏灯,(螃蟹)没有一个不争相爬行,全都是俯身捡拾即可。(它们)只知道向着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必然的了。鱼我所欲也【基础知识】1.生字: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2.重点词语①得兼:能够同时得到。②有甚于:比……更重要。③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④苟得:苟且偷生。⑤患:祸患,灾难。⑥已:停止、放弃。非独:不仅仅。⑦避:躲避向:从前⑧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⑨辨:辨别。⑩穷乏:贫穷。⑵通假字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3.一词多义①为: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向为身死而不受(宁愿)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③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是亦不可以已平(这种做法)⑷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①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他)为宫室之美(助词的)②而: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③于:所欲有甚于生者(对)万钟于我何加焉(比)4.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散文家。儒家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世称“亚圣”。【中考预测】(四)阅读甲、乙文言文,完成第15~题[甲]鱼,我所欲也,熊
本文标题: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4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