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课题:长度单位二、单元知识结构: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三、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四、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长度(限整厘米)。五、单元教学重点: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4、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六、单元教学难点:1、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七、单元教法设计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八、教具学具准备:直尺,米尺,三角板九、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十、分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第二课时: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第三课时: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第四课时: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五、六课时:单元测评注意的问题1、因为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究过争购减起来的,因此,在教学是应该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2、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3、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二、单元知识结构: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5.加减法估算三、学情分析: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学生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二年级下册还将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更新的综合运用,除计算顺序外没有多少新知识。本单元教材突出了单元知识的整理,在全面整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了练习七,以全面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四、单元教学目标:1、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五、单元教学重点:1、掌握并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六、单元教学难点:1、掌握并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七、单元教法设计1、提供实际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熟悉的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加减法计算。2、充分利用所学旧知识,从口算过渡到笔算,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多样性。3、利用小棒、学具等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八、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课件等九、单元课时安排:约16课时十、分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第二课时:1、掌握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第三课时:1、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通过练习,提高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课时:1、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3、结合情境,培养爱国情感。第五课时:1、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2、创设情境,激发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3、培养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第六课时: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七课时:1、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八课时:1、通过练习,加深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2、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九课时: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3、培养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第十课时: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并学习笔算的书写格式,掌握简便写法。2、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十一课时: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2、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第十二课时:1、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那些知识,理清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2、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3、通过练习,培养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十三课时:1、通过练习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2、通过练习,培养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能正确的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十四课时:1、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巩固测量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活动中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利用统计表发展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3、通过测量活动,培养合作、分工意识和合作能力。第十五、十六课时:单元测评十一、注意的问题1.利用情景图,让学生充分体验提出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捆小棒和拆小棒来帮助理解。3.要让学生灵活采取计算策略,对口算、笔算和估算的选择要根据计算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而定。在每一种计算里面(如估算),也可以采取不同的计算策略。4.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材中很多地方都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去归纳、总结。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单元知识结构:1.角的认识、画角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三、学情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认识角和直角。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四、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2.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五、单元教学重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六、单元教学难点:从抽象中去理解平面图形中的角,并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七、单元教法设计:讲授法练习法阅读合作学习折纸,做活动角,用三角板比,画角八、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三角板等九、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十、分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学会用直尺画角,直观体验角是有大小的,并且知道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时: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2、通过探索,掌握直角的画法。3、培养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第三、四课时:单元测评十一、注意的问题1、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2、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3、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课题:表内乘法二、单元知识结构: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用乘法解决问题;6的乘法口诀。三、学情分析:学本单元知识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绝大多数人并能熟练计算,这对学生学习、体会及熟记1~6的乘法口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乘法是在加法的基础上进学习的。乘法口诀的句数会逐渐增多、数字会变大、容易混淆,由于学生基础状况参差不齐。可能有的学生早就熟记了口诀表的所有内容,上课时不愿意参与编制口诀的过程,而是急于表现自己;可能有些学生一节课下来也不能熟记口诀。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时,高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既要让进度快的学生静下心来细细领会口诀的意义,又要让进度慢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共同进步。四、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3、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五、单元教学重点:1、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进行计算。3、通过乘加、乘减算式题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六、单元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进行计算。七、单元教法设计教法以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迁移类推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学法以小组合作法、动手操作法和迁移法为主。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尊重
本文标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4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