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
1人教版八年级下期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240题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诗中蕴涵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揭示了新陈代谢自然规律且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2、诗中“,。”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了的哲理。(即含义)3、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5、诗中含典故的诗句是:,。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8、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遭遇?9、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作简要品析。10、第一联作者通过“”和“”这些富有色彩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自己之情。11、第三联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虽然有对身世不幸的感叹,2但又相当达观,后人读它,更是赋予了它深刻的哲理。其哲理是什么?12、诗的颔联中借用“①闻笛赋”“②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3、对该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惆怅之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14、诗中表现哲理性思考的名句是:,。15、古诗中的一些诗句被后人赋予了新意,本诗中被赋予“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新意的千古名句是,。16、这首诗中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其中表达的感情。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义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18、从这首诗的题目看,本诗是作者为酬答的赠诗而作,3说说依据。诗中哪一句能够说明这一点?19、结合全诗,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说表达的意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1、本诗形式是言诗。题目中“酬”的意思是,是作此诗答谢白居易在扬州酒宴上写的一首《》的。※参考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3、低沉愤懑高昂乐观4、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6、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惆怅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事态变迁的怅惘之情。7、(示例一)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示例二)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示例三)“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4(示例四)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争荣,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8、诗人远离京城。9、“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10、凄凉地;弃置身;被贬后的愤懑不平。11、旧事物必将逝去,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12、①表达了深切怀念故友;②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3、C(比喻自己,表达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4~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6“闻笛赋”、“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17、本义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其中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18、白居易题目中“乐天”是他的字,号香山居士。今日听君歌一曲19、人遭到贬谪,作为“弃置”之身,就像“沉舟”与“病树”。但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会春光一片。作者用这两句诗表达了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思想感情。520、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愤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积极投入生活洪流的乐观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或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1、七律以诗相答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二、《赤壁》1、诗中用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2、诗中表达作者对赤壁之战胜负的看法的句子是:,。3、诗中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到句子是,。4、诗中用,。两句别出心裁地把孙刘联军的胜利形象化地归结为偶然的东风。5、诗中蕴涵机遇造人,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6、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7、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8、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9、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这首诗属于哪一类?它突6出特点是什么?10、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深刻含义的理解。11、这首诗与三国故事有关,“东风”指12、结尾两句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1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了解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14、本诗中“折戟”“二乔不曾被捉”这样的“小物”“小事”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5、诗的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16、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17、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诗写兴感之由。)7、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8、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7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或: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9、咏史诗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10、示例①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示例②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示例③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被改写。示例④这两句诗从反面落笔:假使东风不助周郎,那么双方的胜负就要易位。诗人借咏怀古事,寄托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11、火烧赤壁之事(或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事)12、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13、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曲折地反映出他抑郁不平和豪爽的胸襟。14、本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以小见大,写得具体可感。15、由“折戟”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小中见大,从而为下文对历史的咏叹铺垫。(或借一件古物起兴对历史的慨叹,由此引出对战争的感慨,再由此联想到国家队命运,这是以小见大手法。)816、不同意杜牧其实是借本诗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同时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17、借赤壁之战故事,表达了诗人不遇“天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气。(或作者有感于统治者荒淫腐化,不思进取而借古讽今,抒发了对历史成败的感慨,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同时也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气。)三、《过零丁洋》1、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2、诗中表达自己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3、表明作者以死明志决心的千古名句是:,。4、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文天祥的,.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笔下的,的奉献精神.5、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诗人的,。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说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6、从语言形象性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一句诗:。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常常被人引用、赞赏。请选一角度,谈谈其中的原因。8、诗中第二联,在写作上运用对偶、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9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以“雨打萍”比喻。9、对下列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过零丁洋别云间(夏完淳)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下洋里叹零丁。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别云间》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四联八句,押的是an韵。B.《过零丁洋》诗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而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了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C.《别云间》诗中“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联点明自己被捕,过了三年漂泊的生活,今天又成了囚徒,同时表明自己要像楚人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志。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惘。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11、诗中巧妙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溶入两处地名,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险的句子是:,。12、“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雨打萍”比喻:。1013、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14、品读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题目“过零丁洋”,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B.颔联运用比喻和对偶,写国势的危急和诗人身世的坎坷。C.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D.这首诗融叙事、说明、描写于一体,纵论古今,慷慨激昂,表现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15、用你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17、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18、诗的颔联通过和两个自然景物,以形象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颈联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了诗人的心情。19、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怎样的生死观?20、分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以联的巧妙之处。1121、请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山河破碎风飘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6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