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十五课表格式导学案
1苏坊镇中心小学导学案年级六年级科目语文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1)时间主备人代文娟初审魏普盈定稿武梦杰使用姓名学习目标1、会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后3题中的两个句子。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小女孩的幻想与现实生活的对比中,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能从中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重点精读课文第二部分,从小女孩的幻想与现实生活的对比中,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体会作者想象的合理。难点从小女孩的幻想与现实生活的对比中,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能从中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学生自主学习案课堂同步导案【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查字典或词典,理解不懂的字和词2认真阅读课文,围绕小女孩几次擦然火柴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原因并体会。【知识链接】安徒生(HansChristian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一、我会读蜷着火焰捏着橱窗哆哆嗦嗦闪烁灵魂哧暖烘烘火柴梗二、我会填一()火柴一()马车一()香味一()灯一()蜡烛一()火光一()星星一()墙三、易错易混字:蜷()烘()梗()倦()供()哽()跚()橱()僵()篮()栅()厨()疆()蓝()【合作探究】方法指导:快速浏览课文,读后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讨论汇报。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我会填2《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点写了小女孩____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____次幻想。第一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了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二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三次看到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四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这些幻象与小女孩的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小女孩命运的____。【课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duōsuōlinghúnshèngdànjiékǎoéhuǒyàn()()()()()huǒcháigěngjīèyáolántuōxiélàzhú()()()()shǎnshuòchúchuang()()(二)比一比,再组词。诞()疆()群()蓝()挺()僵()裙()篮()蜷()魂()烤()蜡()倦()魄()考()腊()【课后作业】(一)选择正确读音1、喷香(pēnpèn)2、薄纱(bóbáo)3、暖和(hehuo)4、蜷腿(juǎnquán)(二)判断下列词语正误,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1、托鞋慈爱蜷着2、暖和喷香冻疆3、维一简直擦然4、火焰腊烛厨窗(三)写出你本节课积累的词语。教师评价:家长签字:3苏坊镇中心小学导学案年级六年级科目语文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2)时间主备人代文娟初审魏普盈定稿武梦杰使用姓名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小女孩的幻想与现实生活的对比中,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能从中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2、从课文中感知童话的特点,体会作者现实与虚幻相结合的表达方法。3使学生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4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通过了解作者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难点从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句子中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自主学习案课堂同步导案【自主学习】【学法指导】细读课文,从小女孩现实与幻想中体会她的悲惨。【知识链接】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火柴的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了火柴?每一次都看到了什么?结果如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试填写下面表格:第几次看到结果体会【合作探究】方法指导:快速浏览课文,读后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讨论汇报。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1、课文最后写道:“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你认为小女孩幸福吗?对句中两个“幸福”,你是如何理解的?42、“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景象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吗?为什么?文中几次提到“大年夜”,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作用是什么?【课堂检测】一、组词:僵()蓝()橱()梗()蜷()疆()篮()厨()哽()倦()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记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_________悲惨故事,揭露了________,表达_________。【课后作业】阅读,回答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暧和暧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暧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有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暧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1、分别找出一个表示很冷和很暖的词:、2、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暧和暧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①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②小女孩敢还是不敢呢?她不敢。她为什么不敢抽出一根来擦燃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终于”说明了什么?3、“奇异”的意思是,在文中划出表示“奇异”的句子用“~~~“划出来。4、你觉得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奇异的幻象?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别用“==”和“———”划出表示幻想和现实的句子。教师评价:家长签字:5苏坊镇中心小学导学案年级六年级科目语文课题15《凡卡》1时间主备人兰小玲初审魏普盈定稿武梦杰使用姓名学习目标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等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重点能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难点知道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案课堂同步导案【自主学习】学法指导:复习课文,多次朗读来完成自主学习。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词语。Shēngxiùróuzhòudúdǎpiézuǐxiázimāpíngchōuyècuōyānyèzhànshuǐ2用“V”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模.(mómú)糊结.(jiējié)实捉弄.(nònglòng)模.(mómú)样结.(jiējié)束弄.(nònglòng)堂3、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4.(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2)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3)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5、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6、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合作探究】方法指导:快速浏览课文,读后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讨论汇报。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一)围绕“信”,体会凡卡痛苦生活和心情。61、用一句话来概括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2、抓住“指望”,体会凡卡生活的无望。(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谁来说说,“指望”是什么意思?(1)九岁的凡卡离开乡村,离开疼爱他的爷爷,来到莫斯科这个大城市来当学徒,他曾经有什么指望呢?(2)多么美好的“指望”啊!而现在,刚来到这里三个月,他就感到他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你能从他信中找到原因吗?细读凡卡的信,画出有关的句子进行交流。【课堂检测】1、用“望”这个字组七个词,能恰当的填在下面这段话中。小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后,他整天()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了。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①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去酒店打.酒。②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③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课后作业】1、读拼音写汉字。shēnɡxiùdúdǎpiězuǐchōuyēdǎjiǎo()()()()()2、形近字组词。锈()摩()吭()耷()绣()魔()炕()耸()(1)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打“V”。凡卡在信中回忆了乡下的生活,是因为:①乡下的生活很幸福。②乡下的生活虽然很艰难,但在凡卡看来,和爷爷在一起生活是多么自由、快乐,那么值得怀念。课文的结尾写凡卡做美梦,是为了说明:①凡卡寄出信后非常高兴。②凡卡十分想念他的爷爷③在那样的社会里,凡卡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只能是个梦,永远不能实现。(2)课文通过这件事,反映了(3)课文是按着过记叙的,先写接着,最后。教师评价:家长签字:7苏坊镇中心小学导学案年级六年级科目语文课题15《凡卡》2时间主备人兰小玲初审魏普盈定稿武梦杰使用姓名学习目标1、能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2能与凡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知道一百多年前与我们仿佛年纪的孩子曾有过的苦难经历,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使之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重点通过阅读,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结尾句子的含义。难点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学生自主学习案课堂同步导案【自主学习】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担心()打搅()清楚()指望()2、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同时写“苦”和“乐”?它们是不是互相矛盾?4、文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5、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或者短句来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合作探究】1(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二)体会本文表达上的特点:1.讨论写法的作用。2.体会表达上的特点。拓展:激情升华,走出文本1、读凡卡的梦:凡卡的信终于寄走了,同时寄走了他满心的希望,他就是怀着这样的希望睡熟了。按着凡卡的想法,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梦为心声,我们看看从凡卡的梦中会感受到什么?2、凡卡的梦会变成现实吗?细读凡卡回忆部分和叙述部分,抓住有关事例和句子谈自己的看法。【课堂检测】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这篇课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贫苦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
本文标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十五课表格式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7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