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前不久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初中同学晒了一张照片,是她和几个同事的合影。点开照片,我发现在合影中还有另一个初中同学的面庞。她们现在都在那个家乡小镇上当老师,曾经同学,如今同事,看起来好不美哉。合上照片,我不禁在想,如果我也像朋友圈里的这位同学一样,从上学到工作,十几或几十年,身边的环境不变,圈子不变,我怕是会疯了吧。高中时候的英语老师,是一个个子小小性格怯怯的女人,虽然已经教了二十年书了,但接手一个新班级的第一节课时,她还是会紧张得脸红。她不喜欢教书,也不适合做老师,她会常常感叹如果当初没有学英语,没有做老师......也许今天,就都不一样了,末了,她会说,我现在就盼着快点熬到退休了。那时候坐在教室里听着她这番话的我,总是会想,为什么,明明也就过了还不到一半的人生,怎可以说起未来,如此苍白绝望。我一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也变得那般,一眼可以望穿接下来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的生活。我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留在一个家乡小城,觅一份教师公务员这般稳定又为人称羡的工作,安度余生。稳定这二字,在一定程度中也许是好事,但也会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不知不觉中,就变得麻木而疲惫。去大城市追逐所谓的梦想,还是留在小城市坐享安逸,一直是朋友圈里热热闹闹的话题。去大城市追逐梦想的,不停地转发鸡汤,以此佐证自己的选择;在小城市坐享安逸的,不定时晒晒父慈母爱,还有家常便饭,一口暖汤,暗暗嘚瑟着生活的美和乐。大城市以北上广为代表,在大城市,接受第一手资讯,也呼吸第一口雾霾;小城市以家乡或家乡附近的三四线城市为代表,离家最近,但机会也少。朋友圈里的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回家乡小城,考教师的,考银行的,考公务员的;他们的步伐也都惊人的一致,有分到母校教书的,有和老同学又考到了同一个银行的......其实,这本也不意外,一般而言,如果上大学都在家门口的话,工作自然也不愿走远。毕竟,离家近的地方,离温暖也近一些;离家近的地方,就仿佛有了盔甲,也有了软肋。在离家近的地方,还有父辈为我们积攒下的人脉,有诸事皆能的行个方便。没有谁喜欢离家千里,只身置身于繁华却又冷漠的大都市,城市里的每一盏灯与你有关,又与你无关;没有谁喜欢离家千里,每天独自坐两小时的公交上下班,见证着城市的第一缕光与夜幕的降临,耳机里的不知道哪首歌,就勾起了淡淡的思乡情。我们只是因为那多一份的公平,多一份的机会,忽略了堵到十八环的交通,忽略了PM2.5天天250的糟糕空气,选择了这个叫做大城市的地方。我喜欢大城市的公平与机遇。虽说是金子便总会发光,但也要看你被摆在了什么位置。曾混迹在几个传媒求职群里,绝大部分新闻编辑或记者的岗位,都在北京,但只要你足够有能力,你便会有机会;而家乡小城,更多的时候,不看实力,更看人情。在大城市里,我可以接受最新的讯息,迎接最新的挑战,自由选择平台;在小城市里,可能甚至有些职位,他们听都未曾听说过。我也喜欢大城市的相对冷漠。我已然受够了从小到大三姑六婆家长里短的议论,狭窄的圈子里每个人都能将你的那点所谓过去如数家珍,每个人都很“关心”你的薪资待遇婚恋状况,攀来比去是最大的乐趣与谈资。我希望我能隐形于城市之中,与想说话的人说话,做想做的事。在我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它还只有三四条回答。所说的,基本是一个意思:来大城市,是因为工资高一点;待在大城市,是为了多苦几年钱;留在大城市,是为了更大的平台,更公平的竞争,更好地发展,更多的可能。恰巧,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我来到前朝废都南京生活(我觉得废都好歹也是都啊,逼格一下子就提高到帝都、魔都的水平),是因为学校分配我来的。石油工人么,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出现在哪里。我个人的主观好恶,所占比例较小。所以我写了这条答案。我想从更具体的体验上,表达出大城市的优势。或者如知友@skyliu所说,一种感觉的物化。为什么很多人工资不高,还要留在大城市生活呢?工资不高,姑且表述为:能力一般、家境一般、脸一般、爹一般的一般人。所以大城市,才能让这样的一般人享有更好的生活。有人说怎么可能呢?大城市物价高啊。因为市政公共建设,大城市比小城市高得不是一点半点,而你个人在享有公用设施时,是不用付费的。清洁的道路、充足的路灯照明、营业到很晚的大超市、7*24的便利店、免费的公园、能待得住人的公厕、廉价的图书馆,免费的博物馆,太多太多。在满足你吃饱穿暖的需求后,大城市可以免费让你享有一定的物质便利和精神生活。展开说:1.竞争更充分、更规范的市场。大城市人口多,市场大,吸引了大量商人入驻。在激烈的竞争下,商人们提供更完善、更丰富的服务,最明显的就是,超市里的东西更全;市场势力较难形成,在大多数行业,完全无法形成垄断;更挑剔的客户,使得生产者对于外部性的影响,有更多考虑。完善的市场,可以使参与其中的人们的情况,变得更好。1.1具体说,各行各业从业人员,拥有更专业的职业素质。尤其是服务人员。我在家乡去馆子吃饭,《北京烤鸭》店(不知道是不是冒牌)。里面的店员只穿着一件工作上衣,裤子是自己的,鞋子是自己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煞是好看。店面装修得倒是大气,但这VI和标准化建设像坨屎一样。服务员站那聊天,不喊不动。我想投诉来着,仔细一看------身上没有工牌。而在废都的市区,随便一家小馆子都有一色的工装,麦当劳级别的VI配色,至少是猪八戒网出品的招牌图案。而且工牌居然带usb接口(不知道能不能连wifi)。我手刚拿起茶杯,还没来得及说话,服务员就把茶壶拎过来了。其实我就是来吃一份盖浇饭,您别那么客气。这说明服务商在激烈的竞争下,可以向我提供超出我需求的服务。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机关这里不是讽刺,地方越大,机关的作风越规矩,效率越高。前年,我丢了医保卡,大年初十。心里想那些衙门的老爷们估计还没来上班呢,不得休息到十五啊。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了水西门市民卡服务窗口,惊奇的发现所有窗口齐刷刷的站着办事的公务人员。窗口不是当铺那种高高的柜台,是开放式的,吧台那样的。给我补卡的漂亮姑娘全程面带微笑,脖子上还戴个丝巾,给我递笔都是双手的。对,就移动营业厅里店长那种架势。你想,我一个贱民哪见过这架势,当真是受宠若惊,差点就跪下高呼不敢了。闲聊了两句,人确实是公务员老爷,哦不,人民公仆。当天确实没有领导来检查。我毫不犹豫的在意见簿上浓墨重彩的给人表扬了。一下我就觉得我是人民了。这要是换了小地方,看脸色递烟什么的就别谈了,能办成事那就不容易了。3.更严格、规范的监督管理就拿打车这件事说。前年大年初二我回丹阳,从南京出发,转道镇江买一箱镇江地区专供的“金梅”型恒顺香醋,再坐高铁回丹阳。在南京/镇江的出租车,都是直接打表,没有二话的。唯独到丹阳下了火车,去新汽车站50!不打表。这是要收四倍的钱啊,法定加班费也才三倍啊。问了一圈都是这个价。遂打电话投诉。。。放假,没人接电话。。。唉~可怜我堵着这口气,肩膀扛着一箱醋走十里地。幸亏我是工人,平时干活还有点力气(修路,没有公交直达,这又是一个悲伤的话题)4.更高的行政级别比如南京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古籍名典流转单位。你想看清史稿,没问题。看着点流转安排,等到了南京读书馆你就能看到了。比如南京博物院,很多珍贵展品全国巡展,是会来到南京站的。你两块钱做个公交就能看到了。
本文标题:为什么在大城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8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