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为什么我不敢告诉你我是谁
为什么我不敢告诉你我是谁第一章了解人类的情况“人与人之间能够懂得彼此互助,那该是多美、多痛快、多了不起的经历。因此强调人类需要有人去听他、重视他、了解他,这一点也不过分。”“现代心理学已经是我们对这方面很注意了。所有心理治疗法最最中心的要点,就是在帮助病人使他能进入像幼儿对母亲诉说一切那样的境界,在那里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向母亲尽情倾吐。”“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要想觅得并享受充实而美满的人生,那就至少有一个人真正了解他不可。”“必须先对一位可信赖的知己绝对地坦诚开放,然后,一个人才能清清楚楚地看清他自己。”“试听我们这个世界的各种言谈,包括国与国、夫与妇之间的对话,多半是对聋子说的。”瑞士心理学家兼作家保罗.涂聂尔我们所说的“交流”这个字,是指某人或某事成为彼此所共知共有的过程。譬如你告诉我一个你的秘密,我就知道了你的这个秘密,于是我们可以说你已经将它与我“交流”了。但是,如果你愿意的话,不止这一个秘密,你还有更多的东西可以与我“交流”。你可以告诉我到底你是怎样的一个人,正如我也可以告诉你究竟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真正的”人今天,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大家都非常注意凡事要有凭有据,所以当我们论到有人在他真正自我的脸上戴了副面具,论到有人扮演着一个与他“真正”自我所不同的角色,我们的理论根据就是:任何人在他内心深处的某一个地方,必定隐藏了一个真正的自我。假如我们说这个内在的真我是个静态的与固定形式的实体,那么它总是会有深蕴于内而发形于外的时候;同时也有被逼去刻意掩饰的时候。关于真自我是静态的与固定形式的实体这项假定,或许有许多理论可以从各方面支持它,但我认为这种观念只是使人迷误而并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很明显地,一个人实际上必须不断地在成长过程一点一滴的改变来完成他这个“人”,所以在你我的内在并不是一个真实而固定的人。如果要分析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首先知道什么是我所想所判断所感觉所评价所推崇所敬重所爱所恨所怕所欲所期望和所承诺因为这些条件是我们个人下结论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是很容易被彻底了解的吗?不是的,因为它们总是不断地在进展,特别是变化中进展。所以除非我们的心志已经无望地闭塞住了,否则,所有这些为我这个人下结论的东西,是永远不停地在改变。我的人格,在我身体里面,并不是个像果子里那小硬核一样的实体,也不是个小的已成型的真实可靠,永远固定的东西,而应视为一种机动的过程。换句话说,如果你认得昨天的我,请千万别以为昨天的我和你今天所遇到的我会是一样的。因为我已体验过更多的人生,对于我所爱,所苦恼和所祈祷的人已到达了心的深度共鸣,所以我不是一样的了。还有,也千万别给我定个固定不变的能力“打击率”,因为在“那左右”迎着我日常生活的机遇,挥动我的球棒。接近我,然后,你会惊奇地发现我的脸,手和声音改变的迹象;因为我确实变了。然而,即使你已看出来了,我还是有那么一点不敢告诉你,我是谁?人类的情况请注意下面这些对话:作者:“我正在写一本小书,名字叫做《为什么我不敢告诉你我是谁?》”听者:“你是不是想对你的问题要个答案?”作者:“那就是这本小书的目的,回答问题。”听者:“但,你是不是想要我的回答?”作者:“是的,那当然了。”听者:“我不敢告诉你我是谁,因为,如果我告诉了你我是谁,你可能会不喜欢这个谁,而这个谁,却是我仅有的一切。”以上取自一段真实的谈话,没有经过排练,而是从实际生活里选出来的。这反映出某些拘谨的恐惧和自我的怀疑,使得我们大多数的人瘫痪,而阻碍了我们迈向成熟,快乐与真爱的道路。我从前写过一本书,名叫《为什么我不敢去爱?》,在那里面我曾试着去描写某些有碍真爱的人类的创伤和痛苦。同样的创伤,同样的内在恐惧和痛苦,也同样阻挡了真正的“自我交流”,而这自我的交流是真爱建筑的基础。这本书既然是那本书的续篇,我们在此便不再赘述那些属于人类情况一部分的心理上的烦忧和痛苦了。虽然如此,但是作为前书的延续,在这儿,我们打算描述一下人类用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防御能力,究竟是怎么样地造成它行为和反应的方式。这些方式最后变成为太过于自我蒙骗,以至于我们丧失了统一完整的判断力而去扮演“角色”、戴“面具”、同时玩“把戏”。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欺骗、说谎;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虚伪、假冒,然而,我们所经验到的恐惧,从诚实的自我交流所遭遇到的危险,看起来是这样的剧烈,于是,逃避到我们的角色、面具和把戏里,成了一种几乎是非常自然的反应动作。待会儿,我们可能很难分辨出来,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任何时候,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我,什么是做出来的我。这是一个全球人类的难题,所以我们姑且称它为“人类的情况”。沟通分析加州著名的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博士,在他的畅销书《人间游戏》中,曾谈到“沟通分析”。他认为那是一种两个人在某种场合相遇,社会沟通的分析。在这种情形下,有“沟通刺激”(如,一病童要求一杯水),还有“沟通反应”(如,母亲把水拿来)。沟通分析企图诊断人与人间相互沟通时所谓的“自我状态”(包括刺激者与反应者),它的假定是,在不同的相互作用下,我们很可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处于不同的“自我状态”。这些自我状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父母型,他是权威者、保护者,且有能力支助别人。成人型,他自己自足,与其他成人平等相对待。孩童型,他无力自给自足,故需仰赖他人。没有一个人会永远停留在这三型中的任何一型,但,我们会因为情势的不同、需要的不同、而游移在这三种自我状态之间。譬如说,同一个人,在面对他的孩子时,是属于“父母型”,而面对妻子或同事时,则属于“成人型”,有时候他还会有意或无意地装成“孩童型”。当他穿着整齐,准备陪妻子去看戏时,他多半是处于“父母型”或“成人型”的自我状态。而他也可能性急地对妻子说:“妈妈,帮我找找袖扣嘛!”只因一时的需要,“孩童型”忽然在他心里活跃起来,然后他会很快地又回到了原来的自我状态。在上面的例子中,那妻子是个沟通反应者,当她的丈夫忽然变成“孩童型”的时候,常常她的“孩童型”也跟着冒了出来,所以她会说:“咦!怪啦!爸爸,要是你都找不到,那我怎么会找得到呢?”以回避她的责任。在这个沟通中,“向量线”是绝对的水平:“孩童型”对“孩童型”。我们如何被安排了去选择那些个自我状态利用刚才所提到的学理,临床试验已证实了“人人都会有不同的自我状态”这项假定,而且这些自我状态的表现是受各人心理和历史的不同背景所预定,在不同的生活情况下会有“父母型”、“成人型”或“儿童型”的不同反应。这种“预设”,是以前生活中来自个方面的影响所留下来的结果,它包括“社会的预定”和“个人的预定”而那些曾经深深地影响过我们的强烈刺激,以及我们本身对刺激的反应都被记录、保存在我们体内,经久不灭。人类的身体里带着有像轻便录音机那样的东西,它虽然是轻柔地,但是不断地在那里录音、播着。在那录音带上可能播着父亲、母亲或任何其他人的记录。母亲或许还正在说:“小乖乖,你尽管出去玩好了,让我来洗完、铺床,你去玩吧。”如果这“小乖乖”那时的反应是按着母亲的话去做了,并且想以“孩童”作为她一辈子要扮演的角色,那么在她成长以后,你可能还会看到她有时候一甩头离开你,自己跑去玩了,然后等着别人替她做每一件事,她自己则不愿负起任何责任。或许是,父亲的咆哮正在录音机上播放着:“你屁用也没有!你是个寄生虫!”如果这孩子反应驯良,以后当你看到他时,他多半是一副愁眉不展又缺乏勇气的样子,同时他会常常喃喃自语:“我屁用也没有。。。我屁用也没有!”不论是“社会的预定”或“个人的预定”都有使人类行为或行为反应的方式具体化的倾向。在我们当中大部分人的行为方式都是可以被相当正确地预测出来,因为按照我们身体或情绪的需要,我们倾向于扮演同样的角色,玩同样的把戏。而把戏总是依着“预定”而来,所以如果你想要能正确地去了解“把戏”是怎么耍的,先要了解这“预定”是怎么回事,对你才有所帮助。预定:在“心理剧”中谁将为主在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一架录音机,它播放着不断在上演的一幕幕心理剧,那剧中人物是“父母”、“孩童”及“成人”。父亲或母亲正在对“孩童”发表意见,而这孩子以他自己的行为方式反应出来。当“成人”听到这父母的意见,又看到这孩子的反应时,他必须介入,以确定或否定这个意见。他必须维护他的这个权利,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做,他将来就跳不出过去预定的限制范围,而只是单纯地受过去预定所支配。举个例子,假设那“父母”在说:“你将来绝对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成人”必须立刻进来调停,并指责“父母”:“不要对这个孩子说他不中用!”保持这种平衡应该是能够办得到而且是必须办到的,因为我们的生活不该只是单受过去去预定所支配:只要我们内在的“成人”能适时出来调停,就可办到。我们说话或者动作的时候,有时,是我们里面那个“父”或“母”在说,他们说的不变,而且总是在说;有时,是我们里面的“孩童”在说;有时,则是“成人”在说。也有很多时候,我们里面的“父母”会打“孩童”的岔,像孩童说:“外面天气这么好,我想出去玩。”“可是,你不能老是做你想做的事情啊!”那父母插嘴了。而这时候,担任调停工作的“成人”或许会凑近来,行使他的权力并且作了决定:“但是,我需要新鲜空气,而且现在就要;所以,还是要去。”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的里面,不只是有不同的“自我状态”,而且也有“同化的自我”和“理智选择的自我”。本质上,他们的特点跟“预定的自我”和“调停的成人自我”一样。我们生活在文化之中,那“文化”是“预定”我们的一个主要来源,它使得我们对一定的环境以一定的方式去反应。所以当我们给别人一种期待中的反应时,或是我们掉进了一定的窠臼中,那就是“同化的自我”正活跃着。而当我们渐趋成熟时,那表现个人本身的完整与确信的“理智选择的自我”就接过手来。这时候,一个人才渐渐地从“预定”中脱身出来,从一个“反应者”转成为“行动者”,于是他成了“他自己”。去玩“把戏”这本书里所提到的各种“把戏”,并不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它们是一些对于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情境所产生的不同的典型的反应方式,也是在我们个人心理的历史背景中为我们所预定的行为反应方式。有时候,这些“把戏”是非常残酷的,因为人人都想赢;都想赢得一些什么。为了使我们能够与别人诚实的自我交流,为了能实际体验别人的情况,又为了能充分成长而具有综合判断的能力,我们先去认识人类典型的行为反应方式——也就是我们常玩的把戏,将会大有助益;因为,如果我们对于这些把戏有所了解,我们就会放弃不玩了。这些个把戏经常是我们用以逃避自我了解和自我交流的一些小计,也是我们进入人生战役时带在我们前头的小挡箭牌;他们不但保护我们不受伤害,还帮助我们为我们的自我赢得一些小小的战利品。艾瑞克.伯恩博士称这些小小的收获为“意外的幸运”,这些小胜利、小成功为我们带来了赞誉和保障。把戏是各式各样的,因为心理背景总是一个人一个样儿;而人们因时因地之不同所用以投射他自己的自我状态也是有所变化的。只有一点,所有把戏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都破坏了自我认识的机会,又打破了与别人诚恳自我交流的一切可能性。因此,这种所谓的胜利,其代价实在是相当之高。爱玩把戏的人,很少有机会体验到真正的在人与人之间相会时那互放的光芒,而那每一道光芒都能导引他走上成长及丰富人生的大道。我们大部分人是在日常行为中与别人玩着这些把戏。我们常摆布别人,让他们做我们所想要得到的反应。譬如说,我们可能永远长不成一个可资信赖的人,因为我们早已决定要停留在孩童的阶段,留在那不能自给自足、总在仰赖别人帮助的阶段。我们以声音和表情发出我们“可怜的讯号”,使得别人都大方地对待我们。我们那声音和表情,真像无助的孩子,大部分人都不得不按着我们所导演的去做了。我们之中另外一些人,他们在我们假定的角色中是一个“救世主”型的;在任何时候,他都坚持要救别人。他要做一个“助人者”,而让所有其他的人都成为“被助者”。有时候,“终身孩童”型的人和“救世主”型的人结了婚,他们的把戏要在一起玩上一辈子。但是因为这两种把戏正好是相配的,事情将顺利进行,而他们俩也都永远不必长大。如果我们内在那促使我们处于不同自我状态又玩不同把戏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能允许我们诚实地接受我们的情感,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不敢告诉你我是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8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