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6单元备课
泗水县卞桥小学集体备课之单元备课卡单元第五单元主备课人王飞教学内容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体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认识22个生字,能写出17个生字;积累词语,会写会用28个词,认识、记忆31个。2、学习四篇课文,摘录并感情朗读自已喜欢的句子、片断,部分会背诵。3、领会同一个主题能用不同的题材来表达,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命题;在最初接触文章的时候,抓住题目展开阅读是一种高效的方式。体会作者命题与课文主要内容的联系。4、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教材分析《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内心创造着缤纷美丽的世界。作者用细腻的笔法、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现了盲童安静丰富的、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也热爱世界上其他生命的盲童女孩感人形象。阅读链接择取了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段内心独白。这段文字主要讲海伦•凯勒是怎样的用手来感受现实生活的细微变化,从而在内心描绘出大自然的神奇、可爱。《永生的眼睛》讲述了我的母亲、父亲在死后捐献了自己的遗体器官──角膜的故事。作者通过'我'对捐献母亲遗体的角膜不理解,爸爸'对'我进行教育;爸爸的言行感动教育'我','我'给女儿讲'我'爸爸的故事并感动了女儿的故事,展示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美好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所有的读者,宣扬了一个人不但自己要热爱生活,活的美好,还要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生命生命》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对生活中极为普通的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作了深深地思考,表达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的人生哲理。《花的勇气》细致描写了阳光下藏在花丛里的花和凉风细雨中一下子全冒出来的花的变化过程,感悟到:花朵也有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勇气,借此表了自己对生命的意味的理解:勇气。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重点描写了花和它的周围环境,在对比中,引领读者感悟到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有勇气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对生命的珍爱。主体课文后面是词语盘点,然后是《语文天地》。教学重点1、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教学难点1、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教学措施教具准备课时安排17、2课时18、2课时19、2课时20、1课时语文园地五教学建议《触摸春天》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在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语句的含义,然后在小组及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感悟,不断完善、升华各自的认识。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永生的眼睛》1、器官捐献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或调查周围人们对捐献器官的认识、态度,了解为什么会有人反对或不愿意捐献器官,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要让学生先读提示语,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生命生命》1、改变粗枝大叶的阅读习惯是深入研究的前提。这篇课文粗懂不难,如果粗枝大叶,以为都懂,以为三个事例说的意思差不多,三点思考说的也差不多,那就会浅尝辄止。应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意,看看三个事例分别侧重哪一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这样学生才会比较细致地研究课文。2、引导学生抓住主题词或关键词读一篇文章、一段文章,善于抓主题词或关键词,就抓住了中心,抓住了精神。例如第一段都是围绕“生之欲望”一语展开的,第二段都是围绕“生命力”一词展开的,抓住了这样的词语,就容易读。器官捐献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或调查周围人们对捐献器官的认识、态度,了解为什么会有人反对或不愿意捐献器官,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要让学生先读提示语,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花的勇气》1.本文是略读课文,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可以通过课文前面的提示语,让学生明确阅读要求。然后组织学生在自主读书,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交流。2.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需要指出的是,课文在第二自然段写“我”扒开草后看见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之时,并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吃惊,教学时,应让学生结合对小花的描写,用心体会作者此时的情感。泗水县卞桥小学集体备课之课时备课卡月日课题17、触摸春天课型新授第1、2课时主备课人王飞使用教师教学内容课文《触摸春天》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读安静的神奇之处,感悟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教法学法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教学用具教学设计个性修改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请同学回忆校园春景图,说说大家是通过什么来感受这明媚的春光的?2、体验盲人的黑暗。(请同学闭上眼睛,想想假如自己失去了光明,会有怎样的感受?)3、生交流感受后揭题师: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假如我们失去了光明,我们就看不见美丽的校园,看不见敬爱的老师和同学,更看不见色彩斑斓的春天,我们的眼前将永远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可是,有个8岁的盲女孩,她虽然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但她眼中的春天依然是多姿多彩的,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这个盲女孩。板书课题:触摸春天4、读题,理解触摸后再读题。5、质疑。二、合作交流(一)自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同桌互相检查词语。2、思考,课文写了谁用什么触摸春天?你认为她是个怎样的孩子?交流:1、说说课文讲了什么?2、说说你眼中的安静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安静是神奇的女孩。)(二)自学1、提出自学要求:安静的神奇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到让你的心灵怦然一动的地方划划点点,多读几遍。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3、同桌交流自学情况。过渡:在这个春天的早晨,你看到了哪些神奇的镜头?三、品读感悟重点句子一: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1、生所说自己的体会。2、找个学生蒙上眼睛,从后面走到前面,大家说说这个同学走路时的样子,然后读好这个句子。3、师:同学们,安静为什么能走得那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4、出示:安静整体在花香中流连。理解流连,说说为什么?(热爱生活)5、读第二自然段,用读把春天的美丽景色告诉安静。6、小结:安静就是这样爱生活,才能够在花园里神奇般地穿梭!重点句子二: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1、生说说从哪里看出安静的神奇?2、出示句子,比较: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A自由读句子,体会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更好?为什么?B带着自己的感觉(惊讶、赞叹等语气)读第二句。3、小结:多么爱生活的安静啊,竟然能准确地伸向月季花,真是一个奇迹!重点句子三: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挣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1、生谈体会2、师:同学们,一个盲童居然能抓住一只蝴蝶,你们觉得怎么样?请你通过朗读把你的这种心情表现出来--自由读--齐读3、师:同学们,安静是个盲童,她是凭什么抓住这只睁着眼睛的蝴蝶的?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神奇的灵性。5、师归纳引读:这灵性来自安静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她抓住蝴蝶的那一刻是多么高兴啊,读……安静抓住的不是静静开放的花朵,而是扑腾翅膀的蝴蝶,多么激动人心啊,再读……6、师:同学们相信这个奇迹的发生吗?让我们来听听盲人海伦凯勒的切身体会吧。出示:我是个盲人,但是我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能摸出树叶精巧的图形,或者松树凹凸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感觉到花朵美妙的丝绒般的质地。如果我幸运的话,在我把手轻轻地放在小树上时,还能偶然感到小鸟在枝头讴歌时所引起的欢乐的颤动。7、小结:上天是公平的,他使你失去视觉,便会让你的嗅觉和触觉非常灵敏,安静虽然不能用眼睛看春天,却会用心灵触摸春天,她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女孩。重点句子四: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1、师:自己读读,想想,这句话中哪些描写感受到了安静的神奇?张望这个词放这里有问题吗?2、指名读。师:同学们,安静是个盲童,她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她会张望些什么呢?3、语言训练:安静仰着头张望着,她望到了……望到了……望到……了。4、配乐读上面研读的四句话。(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四、拓展延伸师:这是一个多么爱生活的女孩,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女孩!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创造奇迹的还有许多人。教师讲述:(1)海伦凯勒: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的女性,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张海迪姐姐:身体高位疾瘫,却会说四个国家的语言。(2)21位聋哑姑娘:平均年龄才17岁,却在2005年的春节晚会上为全国的观众朋友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千手观音》。(3)少年指挥家舟舟:加减法只会算一位数,却用一根小小的指挥棒挥出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4)培智学校的两男孩:刚从北京领回了第二届全国听障儿童才艺绘画大赛优秀奖。(5)许村青年周月峰:5岁失去双臂,却成为我省第一位残疾人博士研究生。师:听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有感而发,自由交流。师小结:同学们,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人,他们都有权利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出光和热,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生活中我们要像他们那样珍惜生命。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们同作者一样感动,感动安静创造的奇迹,我想,我们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或者你想对安静说点什么,或者你想对作者说点什么,或者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或者你想对家人、朋友、同学说点什么,那么,就拿起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泗水县卞桥小学集体备课之课时备课卡月日课题18、永生的眼睛课型新授第1课时主备课人王飞使用教师教学内容课文《18、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教法学法教学用具教学设计个性修改一、预习探究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永生的眼睛》。齐读课题。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要求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3.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详细地复述课文(2)简要地复述课文(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
本文标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6单元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9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