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主持词(开卷拾光八月推荐)
1主持词(季羡林:言行品格与处世之道)主持人: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青年朋友们,欢迎走进——开卷拾光。在这里,我们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在这里,我们积淀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在这里我们掀起浓郁的读书氛围,让书香四溢。主持人:每一个获得“感动中国”称号的人,都会获得一座奖杯,但是有的人,当他听说入围了“感动中国”这样一个评选过程的时候,他自己觉得特别好奇,他就问身边的人:“我做了什么让人感动的事情了吗?”“我能感动别人吗?”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他。(播放季羡林视频)主持人: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唯一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精于吐火罗文的学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享年98岁。刚才的视频,简述了季羡林先生的一生。季先生曾说: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我的文笔是拙劣的,我的技巧是低下的。但是,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八月,我们推荐了大师季羡林“禅心四语”里的两本书——《真话无价》和《人生十讲》,谈的正是季先生的言行品格与处世之道。主持人:“何止于米,相期于茶。”《八十述怀》中,季羡林曾引用了冯友兰的这句话自勉。在88岁的“米寿”和108岁“茶寿”中间,98岁的时候,大师溘然远行。老人精通的那些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等12国的语言,他的离去,从此少了一个权威的解读者。2“砥柱中华文与道,渠通天竺梵和禅。”周汝昌的悼词代表了人们的评价——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带走了那个时代一枚耀眼的书签。季老的时代,是近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黄金时代,是难以重现的传奇。悼念如潮,是对学术大师最后的扼腕之叹,更是功利之下的教育积重难返大师难现的无奈之叹。季老身上闪耀着让我们仰视的道德品质的光芒,一代大师之所以成为“大”者,还有其对人类灵魂的导引。1936年,25岁的季羡林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列文。第四个学期念完,着手写毕业论文。季羡林决意先写一篇有分量的绪论(论文开篇,做方向性的概括),这样才显得论文有气派。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将绪论写完,他自我感觉极好,立即将绪论交给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一星期后,教授将文章退还给季羡林。全文只字未改,只在第一行第一个字的前面画上了一个前括号,最后一行最后一个字的后面画上了一个后括号。小小括号,将洋洋万字的绪论“彻底、干净”的消灭掉了。季羡林方法当头挨了一棒,他不服气,去找教授“理论”。教授不紧不慢的说:“你的文章费劲很大,引书不少,但是根本没有自己的创见。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毫无价值。如果有人对你的文章进行抨击,你根本无力还手。”即使年迈,季羡林对此事仍记忆犹新:“我感激这巨大的打击,它使我明白: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主持人:【智慧明灯、读书感悟】季老是大家,其大家的风范即大家的品德气质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之中,我们积累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后人对季老的高度赞誉,还要关注细节。这件小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呢?季老身上闪耀着什么样的美好品质?当自己的绪论被枪毙的时候,季老能够耐心的接受教授的建议,虚心改正。他治学的严谨,为人的谦逊让人叹服。【命题开掘、自由讨论】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就“虚心的接受别人的建议”、“创新精神”、“严谨的作风”、“勇敢正视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懂得尊重”等展开讨论。3主持人:读季先生的书,有两个字始终萦绕于我心间,这就是“品格”。季先生幼年家境贫穷,年幼离家、寄人篱下,倍感孤寂。“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我当时生活的写照。”但十来岁少年的生活终是热闹的,季羡林以生动的笔法描写了幼时逃学看闲书、看庙会、看杀猪,种种自得其乐的消遣。因为个性奔放爱自由,他参与反抗威权的老师,面对欺负自己的高大同学也绝不示弱。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季羡林狷介耿直的性格贯穿了一生,是他重要人生选择的备注,也是日后遭遇不公的伏笔。季羡林出生于清末民初,经历了封建王朝的倒台,民国政府的建立。此后军阀混战,家国沦陷,赤县神州,群魔乱舞。在留德期间,又适逢希特勒上台,二战结束后辗转回国,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然而好景不长,一场又一场的运动纷至沓来,季羡林疲于应付,最终在文革中被打倒。如此丰富复杂的经历,使季羡林成为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的见证人。而季羡林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都能安放下一张书桌读书做学问。在一场场运动,一次次会议的间隙,他努力撰写学术论文;在打为右派、贬为门房时,仍然想办法每天以抄小纸条的方法偷偷做研究,并且完成了长篇巨著《罗摩衍那》的翻译。季羡林作为知识分子的品格与良心,在写作与出版文革回忆录《牛棚杂忆》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自序中,季羡林阐述了他写作此书的动机,不是为了秋后算账或者打击报复,而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民族的反思。在文革中季羡林曾因仗义执言而被残酷镇压,甚至差点赔上一条命。然而他却从不后悔,并说:“如果我身上还有点什么值得称扬的东西的话,那就是这一点犟劲。不管我身上有多少毛病,有这点犟劲,就颇值得自慰了,我这一生也就算是没有白生了。”是良心与道义驱使着他走过漫漫长夜,终于迎来民族复兴的曙光。文革结束后,社会各界百废待兴,季羡林也终于走到了人生大红大紫的巅峰。但他并没有因此自得自满,仍然坚持不断学习,甚至在90岁高龄还开列出了研究计划。他也并没有固步自封,仍然热切地关心着天下大事,社会时弊。正4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以及在困厄中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的品格,使得季羡林无愧为“国学大师”的名号。主持人:【总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诗意地概括了“立志、勤奋、成功”的人生三境界。近来读季羡林先生的书,他提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四句话,对照于王国维的三境界,颇有意味。他说:影响我一生的四句话,分别是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胡适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梁漱溟所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马寅初所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功,在于他的格局,而格局则来自于品格。陈寅恪先生的“独立、自由”之说,原本恰恰是为王国维写的碑文,他自己也践行了一辈子,并为此清贫一生,未得善终。然而,短暂的灰尘无法长久掩盖其精神的光芒,陈先生在史学史上,是个巨大的存在。唯独立才会有自我,才能保持自我,不被左右;唯自由才能开阔,不汲于个人稻粱、一时得失,不拘泥于成见,生命呈现流动状态。胡适的学术成就,在于他引领的学术思潮和治学方法。其精神与陈寅恪先生一脉相承:要自由、不拘泥不拘束。想象和假设,是迈进新领域的敲门砖,畏畏缩缩、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都无法跨越这一步;而不跨越,眼界和格局就无法打开。只大胆假设是不够的,就像推门而不入,入名山而空返,那只是个有待解决的“猜想”,小心求证才能获得收获。胡适先生为白话文先驱,《尝试集》是中国白话诗开山之作,《红楼梦考证》开现代红学研究之先河。世界观和方法论确定了,还有品质和操守。前进的路上不会永远是坦途,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耐心。梁漱溟搞新乡村建设并在政协会议上质疑方针大5计,顶撞周总理和毛主席,要求修改方针,关注农村问题,虽遭批判而矢志不渝、志不可夺;马寅初先生国难期间,虽有李公朴受害在前,依然上台讲演,指名道姓痛批四大家族罪恶,宁愿身死,绝不苟且;1957年他发表《新人口论》,首提“计划生育”,遭到批判,但绝不接受“检讨”即可免责的条件,他说:“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我个人被批判是小事,没什么,不过我想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我相信几十年以后,事实会说明我是对的。”季羡林先生以四位先生的言行为榜样,其行正,其志专,其德高,格局宏大,终成一代大师、学术宗匠、道德榜样,愿这四句话能影响更多的人。
本文标题:主持词(开卷拾光八月推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9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