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西藏农业病虫草鼠害主要种类及其生态特性
西藏农业病虫草鼠害主要种类及其生态特性在西藏历史上,除一些外国人进入西藏地区采过一些昆虫、真菌标本外,我国的一些昆虫工作者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西藏和平解放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开展了系统、深入的西藏资源考察工作,其中也包括对病虫草鼠害的调查。50年代初期,由从内地各方援藏的农业专家组成的工作队,先后对拉萨、日喀则等地进行了西藏历史上首次的农业综合调查,除发现了许多作物病害外,也了解到农区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发生危害较重。1960年,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李传隆、王春光等对西藏昆虫资源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共采得标本5000余件,发现农业害虫22种。之后,王林瑶(1961)、王书永(1966)先后对西藏部分地区进行了昆虫考察。1973~1976年及1982~1984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和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又分别进行了西藏全区和南迦巴瓦峰地区的昆虫、真菌、哺乳类动物考察。前后总计采得标本几十万号,特别是发现了一些稀有极珍贵种类(如缺翅目昆虫等),填补了我国生物研究的空白。先后出版了《西藏南部的经济昆虫》、《西藏昆虫》、《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昆虫》、《西藏真菌》、《西藏植物》及《西藏哺乳类动物》等专著。1961年,西藏本区的植保工作迈出了考察的第一步,先后对山南沿江农区农业病虫害及农药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此时,综合1953~1954年和1960~1961年等调查资料的结果,已发现农业病害31种、害虫40余种、鸟兽害25种。地下害虫、麦类黑穗病,锈病、青稞条纹病、马铃薯晚疫病等仍是作物上的重要种类,麦蚜、夜蛾类的危害有上升趋势,象虫类(如铜色喜马象、尖齿喜马象等)在沿江河谷农区偶有成灾发生。1981~1987年,西藏的植保工作者又开展了和平解放以来昀大规模的一次西藏农业病虫草害及天敌资源调查研究,采到各种标本几十万号。先后出版了《西藏鳞翅目昆虫图册》(第一册)、《西藏农业病虫及杂草》、《西藏夜蛾志》、《西藏昆虫区系及演化》、《西藏植保研究》等专著。综合历次西藏病虫草鼠害及其天敌资源调查结果,已鉴定出病害150多种,其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及寄生性植物,已知西藏昆虫近5000余种,隶属于20多目,260余科,其中多数为农业上的经济昆虫,此外,还鉴定出39科140属199种杂草以及大量鼠害种类。在考察的基础上,西藏植保工作者又针对当时当地病虫草鼠害主发种类,较系统地开展了生物生态学特征研究,为有效地控制其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病虫草鼠害及天敌昆虫主要种类(一)病害西藏农业历史悠久,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西藏农牧科学院品种资源考察分析,西藏可能是麦类作物和一些果树、蔬菜、油料作物的起源地之一。作物病害也早就孕育、发生和发展着。具有经济意义的主要病害有:1.青稞和小麦的病害青稞条纹病(HelminthosporiumgramineumRabenh),全自治区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在7~10%左右,个别发病严重地块达50%以上。青稞坚黑穗病[Ustilagohordei(pers.)Largerh],全自治区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在5%左右。青稞散黑穗病[U.nuda(dens.)Rostr],全自治区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在2~5%左右。青稞条锈病(PucciniastriiformisWest.f.sp.hordi),全自治区普遍发生,喜马拉雅山南麓及藏东南部农区发病较重,但地方品种有很强的部分抗性,稳定病害流行。小麦白秆病(Selenophomadonacisvar.slboculmo),高原特有病害。曾在70年代大流行,造成大幅度减产。小麦黄条花叶病(Virus),曾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自治区范围内大流行,造成极大危害。小麦条锈病(P.striiformisWest.f.sp.tritici),全自治区均有分布,藏东南部及喜马拉雅山南麓农区冬春小麦流行尤甚,危害性极大。小麦腥黑穗病[Tilletiafoetida(Wallr.)Lindr],全自治区普遍发生,近年危害加重,发病率8~10%之间,重者达50~80%。小麦秆锈病(P.graminisPers),喜马拉雅山南麓农区及河谷农区的春小麦发生严重。小麦雪霉叶枯病[Cerlacianivale(Fr.)Ces].日喀则、林芝、拉萨等地近年发病加重,尤其植株长势茂密的田块更重。小麦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translucensDowson),拉萨、山南等地有发生加重趋势。小麦赤霉病(Fusariumsp.),藏东南部及喜马拉雅山南麓农区个别年份发病重。2.水稻和玉米的病害稻瘟病(PiriculariaoryzaeCav),墨脱、察隅有发生。稻胡麻斑病(HelminthospriumoryzaeBreda),墨脱、察隅有发生。玉米大斑病(HelminthosporiumturcicumPas),察隅、波密、樟木、吉隆有发生。3.油菜和豌豆的病害油菜白锈病[Albugocandida(Pers.)O.Kuntze],全自治区普遍发生,尤以西部河谷农区为重。油菜霜霉病[Peronosporaparasitica(Pets.)Fr.],全自治区普遍发生,以藏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南麓农区为重。在西部较干燥地区,霜霉症状常表现不充分。一般地块,油菜因白锈病和霜霉病引起的“龙头拐状”在10%左右。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1ib.)deBarg],拉萨,米林等地发生普遍,尤以育成芥菜型油菜品种为重。豌豆褐斑病(AscochytapiciLib.),工布江达、仁布、吉隆、定日、昌都、贡觉等地发生较普遍。豌豆白粉病(Oidiumsp.),米林、堆龙德庆有发生。4.苹果和桃的病害苹果白粉病[Podosphaeraleucotricha(L11.etEv.)Salm],林芝、山南、拉萨等主要苹果产区发病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生产。苹果褐斑病[Marssoninacoranaria(E11.etDavis)Davis],近年在藏东南果园流行较快,主要引起落叶。桃缩叶病[Taphriadeformans(Berk.)Tul.],是藏东南桃树主要病害。在林芝重病树95%以上叶片均成缩叶畸形。5.蔬菜的病害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林芝、亚东、樟木等地发病严重,近年扩散到拉萨等地,常常导致十字花科蔬菜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大白菜软腐病(Erwiniacarotovoravar.carotovoraDye),是拉萨等地大白菜生产和贮藏中的主要病害。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全自治区分布,以藏东南部及喜马拉雅山南麓农区危害严重,近年拉萨等地也有加重趋势。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solani(Eu.etMart.)JonesetGrout],是各地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番茄的主要病害,常致果实发病,影响商品价值。辣椒、,茄子、黄瓜、莴笋等多种蔬菜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是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温室、大棚中危害性昀大的病害之一。辣椒、茄子、瓠瓜、莴笋等多种蔬菜灰霉病(BotrytiscinereaPers.),是保护地蔬菜重要病害。辣椒疫霉病(PhytophthoracapsiciLeon),是保护地辣椒近年暴发流行的病害,威胁性很大。还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lachrymansCarsner)、菠菜霜霉病[Perenosporaeffusa(Grey)Ces]、莴笋霜霉病(BremialectucaeKegel)、芹菜斑枯病[Septoriaapii(BriosietCar)Chest]等多种。(二)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由于西藏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故麦类、豆类、果树、蔬菜等作物害虫种类繁多,南北方种类均有,还有很大比重的高原特有种。1.麦类作物害虫西藏飞蝗(LocustamigratoriatibetensisChen),全自治区分布,是西藏高原的重要农业害虫和牧草害虫。在林芝、江孜、白朗、拉孜等牧场和麦田常暴发成灾。麦无网蚜[Acyrthosiphondirhodum(Walker)]分布广泛。冬麦连作,冬暖常导致麦无网蚜大发生。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nn.)]常与麦无网蚜混合发生,危害青稞、小麦。本种在樟木危害玉米也十分严重。伪土粉蚧(PseudorhodaniamarginataBorchs),分布于日喀则、仁布、尼木、南木林,自朗,是日喀则及其附近农区的重要害虫,也是西藏发生历史昀长的一种害虫。60年代中期王林瑶以“青稞根蚧”为名记载于《西藏南部的经济昆虫》一书中。1979年,王志忠在仁布县莎达乡调查,此虫危害面积达当地总播面积的61.4%,平均百株虫量144头,麦类作物受到严重危害,不少地块毁种绝收。同年尼木县75亩小麦受害,百株虫量达500头,麦苗全部枯死。本种寄主除青稞、小麦以外,尚有白茅、冰草、狗尾草等。芒缺翅蓟马(AptinothripsstylirferTrybom),分布于日喀则、定日、江孜、莎迦、南木林、仁布、拉孜、康马、白朗、谢通门、昂仁、定结、吉隆。是西藏广大农区的重要农业害虫,主要危害青稞常造成很大损失。如1977年定日县发生面积8000余亩,导致青稞成片枯死。又如莎迦县1983年调查,受害面积23000多亩,平均百株虫量1337头,造成产量损失10%左右。青稞连作,7、8月份干早少雨常导致大发生。尼胸突鳃金龟(HoplosternusnepalensisHope),全自治区分布,为西藏高原农区的重要害虫,食性杂。距七鳃金龟(HeptophyllacalcarataZhang),分布于吉隆、樟木,为吉隆区的重要地下害虫,每年都能造成较重的危害。婆鳃金龟(Brahminasp.),分布于日喀则、南木林、仁布、谢通门、自朗、拉萨、拉孜、尼木,是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农区的重要害虫,每年均能造成较大危害。1978年南木林县艾马区300多亩青稞、豌豆因此虫危害而毁种,平均每平方米虫量百头以上。丽腹弓角鳃金龟(ToxospathiusauriventrisBates),分布于察雅、八宿、波密、芒康、左贡、察隅、林芝、拉萨、曲水、仁布、南木林、日喀则,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农区和藏东部农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园林发丽蚜(PhylloperthahoyticolaLinn),分布于芒康、察雅、八宿、昌都、左贡,察隅、波密、林芝、墨竹工卡、拉萨、达孜、曲水、堆龙德庆,是藏东部和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农区的重要农业害虫。铜色喜马象(LeptomiasaeneusMarshall),分布于日喀则、南木林、仁布、江孜、拉孜、萨迦、浪卡子,是上述分布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常将苗期的青稞、小麦叶片吃光。1979年日喀则县甲措区铜色喜马象和半圆喜马象混合发生,将135亩孕穗期的青稞绝大部分吃成光秆。半圆喜马象(LeptomiassemicircularisChao),分布于日喀则、拉孜、萨迦、仁布、曲水、拉萨、扎囊、乃东、米林、林芝,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农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发生危害情况与铜色喜马象相似。无齿喜马象(LeptomiaswaltoniMarshall),分布于仁布、日喀则、定日、聂拉木,1978年在仁布县调查,本种与尖齿喜马象、齿足喜马象、铜色喜马象混合发生,成虫危害青稞幼苗,被害株率达40%,昀严重的地块达70%。八字地老虎(Amathesc-nigrumLinn),分布于米林、林芝、樟木、亚东、吉隆、仁布、拉萨、加查,是西藏海拔3500米以下农区麦类作物的重要害虫。小麦夜蛾(EuxoatriticiLinnaeus),分布于林芝、米林、朗县、加查,是林芝及其附近农区的重要麦类害虫。据李新年同志调查,1976~1978年林芝县尼池乡青稞地平均每平方米有幼虫17.5头,麦苗被害率达45%。小地老虎(Agrotisypsil
本文标题:西藏农业病虫草鼠害主要种类及其生态特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