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word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2011年3月21日,九江德安县、星子县等遭到狂风暴雨和冰雹袭击达半个多小时,一些冰雹直径达10毫米以上,民房和农作物遭到不同程度损害。据此完成1~2题。1.材料中的灾害()A.属人为灾害B.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C.致灾因子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D.是战争造成的2.材料中的灾害主要造成的影响是()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毁灭D.环境受到污染3.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A.地震和火山B.暴雨和泥石流C.洪涝和台风D.滑坡和沙尘暴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袭击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同时中央气象台8月5日17时发布的暴雨警报,淮河以及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有强降水。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回答4-6题。4.依据上述材料和有关地理知识,与暴雨联系不紧密的地质灾害是()A.崩塌B.地震C.滑坡D.泥石流5.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重要监测手段是()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B.利用气象雷达C.利用探测气球D.利用气象卫星6.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袭击沿海地区B.常发生在秋冬季节C.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D.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读表回答7-9题。地点人口密度(人/km2)与震中的距离km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震级死亡人数X2005.8上午10:257.48Y5002.5早上4:007.118207.从表中资料看,不能明确判断的是()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8.Y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6:30,Y地所采用的标准时是A.东五区的区时B.东六区的区时C.世界时D.以上都不是9.Y地死亡人数比X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A.人口密度大B.距震中近C.地震发生时间D.Y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城市地下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城市化进程,现在渗入地下和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据此回答10-11题。10.产生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11.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12.关于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地发生了滑坡或泥石流,有可能与当地发生过的地震有关B.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C.人类活动不会减轻火山、地震造成的损失D.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度不断提高与人类活动无关13.有关地质灾害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寒潮、泥石流等B.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多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C.各种地质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D.地质灾害是自然形成,人类无法防御14.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的成因相同B.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的下滑现象C.泥石泥即特大洪水爆发D.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分布较广15.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A.滑坡-台风-雷暴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D.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和飓风一样,是人们对热带气旋的别称。完成16~17题。16.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多少才称为台风A.6~7级B.8~9级C.10~11级D.12级17.台风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下列不属于台风灾害的是()A.狂风B.暴雨C.寒潮D.风暴潮李同学为撰写有关地质灾害分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到网络查资料,他发现下表所列国家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请回答18题。代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国家冰岛伊朗土耳其墨西哥美国印度印尼新西兰中国日本18.表中哪些国家位于环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A.①②B.③⑩C.④⑧D.⑥⑦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受干旱影响的地区较广,其中以西北地区的干旱、华北地区的春早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突出。回答19—20题。19.关于我国上述地区干旱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造成上述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B.气旋是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现象的主要原因C.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是形成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D.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是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20.为缓解干旱对各地区农业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可行的是()①大规模进行海水淡化②采取人工措施,加快西部高山冰川的溶水速度③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④推广节水技术,增加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四川汶川(30.6°N,103.3°E)发生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周边地质灾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截止到5月17日,全国各地支援灾区捐款捐物总价值已超过60亿元人民币。据此回答21—25题。21.地震发生地区位于()A.季风区和非季风过渡地带B.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C.长江支流岷江与干流交汇处D.亚欧板块内部的川西高原附近22.地震发生时,东半球所处区域()A.全部处在5月12日B.大部分处在5月12日C.少部分处在夜半球D.大部分处在夜半球23.地震发生地区当天与下列几个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的是()A.1月28日B.4月15日C.8月3日D.10月17日24.该地震使震中附近河流沿岸多处发生滑坡崩塌,致使河流堵塞,其最大潜在威胁是()A.滑坡体与河水一起形成泥石流B.土坝堵塞河道,上游水位上涨,易诱发地震C.土坝不牢,跨坝后洪水飞泻直下,危及下游地区D.多处堰塞湖拦水,致使下游地区干旱缺水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震后灾区的光缆干线网和微波干线网讯中断,严重影响与灾区联系B.“时间就是生命”,救灾物质主要靠航空运输到达灾区C.利用对灾区全天候航空拍摄,可以全时性指导救灾D.该地震会引发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地质灾害二、综合题1.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突然袭击美国南部沿海,导致美国南部许多城市一片汪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城市的名称是,当飓风中心移到图中C点附近时,该城市吹风?(2)该飓风在墨西哥湾沿岸登陆时,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有哪些?(3)简述台风和飓风的异同,请提出一条减轻其灾害的重要措施。2.阅读材料和下面的图,回答问题。材料一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尼北部苏门答腊岛亚齐省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波及周围国家,截止2005年1月20日,这次灾难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数超过了22万6千人,这是104年来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材料二中国国际救援队1月19日在印度尼西亚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发现一例新的疟疾病例,后经确诊这个病人患了疟疾。随着雨季的来临,亚齐省近日连降大雨,印尼官方要求有关各方尽快采取措施,防范雨季可能带来的洪涝灾害和传染病暴发。材料三国际劳工局1月19日在日内瓦发表公报称,印度洋地震和海啸使亚洲受灾国损失了大约100万个就业机会。公报估计,受灾国需要2年时间才能恢复85%失掉的就业机会。吉大港普吉岛班达亚齐震中(1)本次印度洋地震的震中位于板块和板块之间,这里的板块边界类型属于边界,这次地震属于哪个地震带?。(2)地震发生时会诱发其它的自然灾害,这次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是,除此之外,地震还有可能诱发哪些灾害?。(3)这次地震使受灾国家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是________和。(4)如何才能减轻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有哪些可行措施。。3.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975~2001年自然灾害次数统计(%)灾害类型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各类型统计气象灾害类型11.919.027.110.04.372.3地质灾害类型0.93.77.82.70.916.0生物灾害类型6.71.23.10.50.211.7各大洲统计19.523.938.013.25.4100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1)亚洲的气象灾害发生的次数在各个大洲中位居首位,说明发生在亚洲的主要的气象灾害,并选取其中典型的一种气象灾害说明其产生的原因。(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3)非洲的生物类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1.B2.B3.B4.B5.D6.C7.A8.D9.D10.D11.A12.A13.C14.D15.D16.D17.C18.C19.C20.B21.D22.A23.C24.C25.A1.(1)主要位于平面地区,地抛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28.(1)新奥尔良西北风(2)该飓风强度大、推进速度慢(或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墨西哥湾北岸地势低平。经济发达,人口稠密。(3)台风和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特殊形式。只是因为产生的海域不同而名称不同,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或大西洋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或者以上的称之为飓风。加强台风(飓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飓风)灾害的重要措施。2.(1)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2)海啸滑坡、火灾、疫病蔓延(任答1项即可)(3)旅游渔业(4)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检测预警系统,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减灾工作体系;实施预防措施;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任答2项即可)3【答案】(1)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暴雨、洪涝、寒潮等,最典型的应属于台风。亚洲距离台风产生最频繁的地区——西北太平洋最近,最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2)地质灾害中最主要的是地震,而地震又往往与板块的交界地区联系在一起,非洲和大洋洲分别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内部,再加上地形较为平坦,因此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较小。(3)生物类灾害往往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由于非洲的气候较为干热,特别适宜生物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本文标题: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word同步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0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