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科学实验检测(23)九下第二章B
九年级科学实验检测(二十三)(九下第二章综合B)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海洋里由浅入深依次生长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2.下列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受温度影响的是()A.仙人掌叶变成刺B.蝶类在白天活动C.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D.人参只能在密林下层生长3.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C)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B.望梅止渴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沙漠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4.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并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A.生物可以影响环境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C.生物个体间的互助现象D.生物个体间的竞争现象5.一座小山上,生长着许多草、树木、鸟、昆虫、蛇等生物,这些生物统称为()A.生物群落B.生态因素C.生态系统D.生物种群6.江心屿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岛上有榕树、樟树、蕨类植物、水生植物及其他多种生物。江心屿上的所有生物构成()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植被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还原到自然环境中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8.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各种关系而彼此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A.生态关系B.食物关系C.物质关系D.能量关系9.某一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植物、细菌、真菌、鼠、蛇、鹰,其中属于消费者的是()A.细菌、真菌B.绿色植物C.鹰、细菌D.鼠、蛇、鹰10.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区域而言,下列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从大到小为()A.群落、生态系统、种群、个体B.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1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嫩江中所有的鱼B.龙沙公园里的所有植物C.一片草原D.森林里所有的蘑菇12.最简单的生态系统,必须具有的生物成分是()A.动物和植物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生产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13.在一个成分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对保持生态平衡起决定作用的是()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14.下列各种生物形成一条食物链,正确的是()A.植物→兔→鹰B.植物→狼→山羊C.阳光→青蛙→蛇→鹰D.兔→狼→细菌15.池塘生态系统中有鱼类、浮游动物、绿色水生植物、真菌等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从哪类生物开始的()A.绿色水生植物B.浮游动物C.鱼类D.真菌16.下列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都属于人为因素的是()A.地震、火山爆发B.台风、水灾C.泥石流、草原过度放牧D.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捕捞海洋鱼类17.近年来,北京市冬春季节常发生沙尘天气,成为举办奥运会的不利条件,人们发现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地区,那么形成沙尘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华北地区气候变化B.近年我国气候异常C.毁林开荒D.草原过度放牧18.某同学根据右图书写了四条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B)19.右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的相对数量关系。其中丙最可能代表(B)A.草B.鹰C.蛇D.鼠20.图示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B)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水稻虫害严重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2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C)A.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说法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C.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22.2012年3月31日晚8点30分~9点30分,全球共14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图7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C)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B.通过②过程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碳酸钙的形式循环2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D)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B.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C.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24.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只有约10%的能量能从上一营养级流到下一营养级,这主要原因是()A.下一营养级吃了上一营养级B.上一营养级因死亡而损失能量C.上一营养级因各种生命活动而消耗能量D.下一营养级因生命活动而消耗能量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人类生产活动一定要有限度B.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也可以建立新的稳定性C.人类社会工业化表明人类活动肯定对生态系统造成消极影响D.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不能砍伐森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26.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在此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关系。(2)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图一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3)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食虫鸟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来实现的。27.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甲、乙、丙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3)①②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是。(4)人类过度使用煤和石油,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应倡导低碳生活,请你举出两种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28.在一个湖泊中发现了5种不同的生物,分别是鱼、虾、河蚌、小球藻和水蚤,并对表中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生物种类鱼河蚌小球藻虾水蚤食物虾水蚤、小球藻/水蚤小球藻(1)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这些生物中,生产者是。(2)根据上表的食物关系,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29.如图是“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倡导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沼气池中甲烷细菌分解秸秆产生沼气.据此推测,这类细菌的营养方式是腐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者,发酵后产生的沼渣可供生长再利用,可见这类细菌对促进生态系统的具有重要的意义.(2)家畜在生态系统中属于,请写出一条含有家畜的食物链:。(3)沼气所含的能源是农作物通过作用贮存的,这些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4)请写出这种生态农业模式的一个优点:。30.鱼台大米以粒白、味美、黏度高、营养丰而闻名苏鲁豫皖。如图是鱼台水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2)鱼台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主要采用鸟灭虫、蛙灭虫、虫灭虫的措施.若不考虑图中其他因素,下列图解能正确表达完全自然状况下肉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数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是.(注:──表示植食性昆虫,…表示肉食性昆虫)(3)鱼台稻农探索在一些地块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不仅起到了灭草、灭虫增肥地力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鸭粪、秸秆在稻田里被营腐生生活微生物最终分解为,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4)由于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鱼台大米口感特好.某生不喜欢吃蔬菜水果,一日三餐的主食是精致白米,副食是鸭蛋、鸭肉,你认为该同学长期下去有可能患.(5)同学,当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你肯定想放松一下身心,命题人建议你在早晨或傍晚,漫步到田间地头,看稻浪翻滚,听蛙鸣蝉叫,诵名人诗句,将是多么美妙的诗情画意!可你知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蛙鸣的生物学意义是.A.雄蛙求偶B.雌蛙求偶C.雄蛙报警D.雌蛙戏水.31.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使海面下1500米深处的管道破裂。截止到5月6日,至少有6000米3的石油泄漏到大海,导致石油大面积地漂浮在海面上。当海面上漂浮着大量油膜时,会造成很多危害。例如油膜会降低表层海水中的日光辐射量,使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使这个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1)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2)泄油事件发生后,事故处理部门采用“烧油”方法进行处理,即点燃海面上的石油,但是环保部门认为这种方法不妥。“烧油”方法不妥的主要原因是。(3)为了堵塞漏油,事故处理部门曾用一个钢筋水泥罩罩住漏油点。已知钢筋水泥罩体积200米3,海水密度为1.03×103千克/米3,求钢筋水泥罩浸没在水中(没碰到海底)时受到的浮力。(取g=10牛/千克)参考答案(二十三)一、1-5ACCAA6-10BCBDB11-15CDBAA16-20DDBAB21-25CCDCA二、26.(1)竞争(2)分解者(3)自动调节27.(1)甲丙(2)生产者(3)呼吸作用(4)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28.(1)小球藻(2)小球藻→水蚤→虾→鱼29.(1)分解农作物物质循环(2)消费者农作物→家畜→人(3)光合太阳能(4)节能环保、高效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任选一个)30.(1)4;(2)A;(3)简单的无机物;(4)脚气病、坏血病;(5)A.31.(1)生产者(2)会污染大气(3)2.06×106牛
本文标题:九年级科学实验检测(23)九下第二章B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2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