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起(有教学反思)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起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纪上册,P49上的内容。教学目标:是学生知道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体会有余数出发的实际背景。教学重点: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来自生活中。教学道具:情景图,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结合生活情况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1、教学P49的主题图。(1)观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图(2)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内容,想到了什么?(3)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1]这是某个校园里的活动情景图。从图中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面不同颜色的旗子,升旗台上也飘着一面国旗。[2]运动场上每4人一组小朋友在跳绳。[3]篮球场上每5人一组准备打篮球比赛。[4]板报下面摆的花是每3盆摆一组,旁边还有很多盆花。2、根据上面的信息(条件),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1)学生提问,并相机板书问题。(2)解决问题,写出算式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除了以上这些数学问题,谁还能提出生活中其他的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可根据全班的总人数,每()人一组坐可以坐几组……)二、练一练,圈一圈。大家来圈△,一共有15个△。1、每份3个,共几份?2、每份4个,共几份?还多几个?3、每根5个,共几份?4、每份6个,共几份?还多几个?三、摆一摆,填一填。1、∮∮∮∮∮∮【】【】【】6÷3=□2、∮∮∮∮∮∮∮【】【】【】7÷3=□四、汇报自己这节课学会什么。五、总结下课。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四能”的发展,在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训练学生观察图的能力,在众多信息中找到数学信息,并合理利用。3、训练学生数学叙述能力,能清楚完整的表达意思。有余数的除法(二)教学内容:教材P50~~P51上的内容。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道具:(略)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里最大能填几?5×()16()×6254×()2347()×6()×8262、计算:8÷4=45÷5=二、新知。1、教学教材P50例1。(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15÷5=[](组)(2)谁会写除法的竖式?利用学过的表内出发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数……5/ˉˉ1ˉˉ5ˉˉ…………………被除数15…………………5和3的乘积ˉˉˉˉ0ˉˉ(3)自主探索,汇报结果。(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2、学P51例2。(有余数的除法)(1)采取例1情境的延续。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23÷5=4(组)…………3(盆)4∶5/ˉˉ2ˉˉ3ˉˉ∶20∶ˉˉˉˉ3ˉˉ…………………余数(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3)注意:[1]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三、巩固。1、教材P51。“做一做”。(1)先填一填。(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3)订正错误。2、试一试自己的能力。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7÷6=33÷8=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作业练习。(1)找病因(P52做一做)(2)把横式改写成竖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60÷7=()…………()4、完成教材P53第一题。5、小组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错题)四、全课小结。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什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教学反思:1、收集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并引导除法竖式的写法。2、重视利用图形分析问题,理解余数是怎么出来的?3、利用迁移,得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算法。有余数的除法(三)教学内容:教材P52例和“做一做”,P53第2、4题。教学目标: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受有余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道具:练习卡片每人一份。教学过程:一、复习。---相应除法题目.二、新课。教学P52例3。1、现在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列式解答15÷5=3(组)2、如果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如果是17盆呢?如果是18盆呢?∶∶∶如果是24盆呢?如果是25盆呢?板书:(略)3、观察以上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除数4、小组讨论。师:从整体上看你又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增加,除数不变,商不变,余数随着被除数增加而增加。三、巩固新知。(练习卡每人一份)1、先观察被除数和除数再填方格。A、14÷7=[2]B、14÷2=[7]15÷7=[2]……[1]14÷3=[4]……[2]16÷7=[2]……[2]14÷4=[3]……[2]17÷7=[2]……[3]14÷5=[2]……[4]18÷7=[2]……[4]14÷6=[2]……[2]19÷7=[2]……[5]14÷7=[2]20÷7=[2]……[6]14÷8=[1]……[6]21÷7=[3]14÷9=[1]……[5]22÷7=[3]……[1]23÷7=[3]……[2]24÷7=[3]……[3]25÷7=[3]……[4]26÷7=[3]……[5]27÷7=[3]……[6]28÷7=[4]师:从A组题目,观察除数与余数发现了什么规律?从B组题目,观察除数与余数发现了什么规律?从A、B组题目中你发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无论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他们的余数都比除数怎么样?(余数都比除数小)2、巩固练习。教本P53第2题。(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的大小,仍可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3、教本P53第3题。(变式或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4、完成教材P52“做一做”(判断对错)四、全课小结。师:[1]这节课你们学会了那些知识?[2]发现了什么规律?[3]在计算中要应注意什么?五、作业练习。(独立完成)教本P53第4题,用竖式计算。(注意书写格式)教学反思:1、通过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找到了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余数总比除数小。2、还顺带稍点了一下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3、关注了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余数的除法(四)——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55(例4)~~P56上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教学道具:7枝铅笔、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个、学生每人1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4×837+55×872÷824–67×956÷749÷718÷342÷69×445÷92、先摆小棒,再解答。(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二、新知。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2、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观察例4图1,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2)把例4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口算:32÷6=5(组)………………2人笔算:56/ˉ3ˉ2ˉ30ˉˉˉ2ˉ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三、巩固练习。(开放性练习题)1、做教材P55“做一做”。(1)先从图中找信息。(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四、本课小结。(略)五、练习作业。教材P56第2、3题。教学反思:1、联系生活情境,体验数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性。2、通过比较分析,基本能体会出除法各部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含义。3、注重口算、笔算结合教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发展“四能”。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6×48×59×77×56×89×7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1、教学p68的主题图。(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3)、各小组代表汇报。(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1)、学生汇报。(略)(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三、练一练⊙⊙⊙⊙⊙⊙⊙⊙⊙⊙⊙⊙⊙⊙⊙⊿⊿⊿⊿⊿⊿⊿⊿⊿⊿⊿⊿⊿⊿⊿⊿¤¤¤¤¤¤¤¤¤¤¤¤¤¤¤¤¤¤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四、全课小结。教学反思:1、注重了学生“四基”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利用有用的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2、创设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第二课时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教学过程:一、复习。①6个十是多少?②8个百是多少?②40是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十?12个十是多少?12个百是多少?800是几个百?二、探究新知。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2、出示例1,进行教学。⑴、出示情境图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①、学生独立思考、交流。②、汇报。生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生2:10个2相加是20。生3: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2×9﹦18(元)2×10﹦20(元)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⑵、出示情境图2。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①师:这个问题,小精灵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②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通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教学反思:1、注重学生“四基”训练,从情境出发,收集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乘法问题。2、注重算理算法的理解。3、注重学生参与度的提升,把更多时间给学生,提高学习参与有效性。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文具商店柜台,每合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1)思考,交流
本文标题: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起(有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3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