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
##市##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2016-2018)前言一、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乡位于##市东部,东邻##,西接##市区,素有##“东大门”之称,##路、##路、大运路横贯全乡东西,与##北环路、文明路在境内交汇,交通十分便利。全乡土地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万亩,下设##个行政村,4300余户,#####人。2009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达#####万元,年增长率16.8%;农民所得总额#####万元,年增长率18%;农民人均纯收入6806元,年增长率17%;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连续三年超过92%。近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我乡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的优势,把握发展脉博,切中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斐然。良种繁育、食用菌种植、奶牛养殖等精品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程度提高;以“四化四改”、“六个一”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基本实现了全-2-覆盖,成为##市农区型村庄新农村建设连片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小城镇社会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效果明显,小城镇功能日趋完善;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全乡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工作取得新进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乡正在成长为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交通畅达和基础设施健全的现代化城镇。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项目建设滞后,农民增收困难较大,村级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结构调整还不深入,一些干部思想观念还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涉及土地问题、邻里纠纷、村务公开、涉法涉诉等不稳定因素在个别村依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过去、总结经验、规划未来。从##实际出发,自我加压,科学定位,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推动我乡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道路上不断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二、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发展机遇及制约因素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由解决温饱目标的生存型社会进入了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和包容性增长为途径从而实现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3-恰逢其时。目前,##统筹城乡发展开局良好,已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趋势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发展机遇1.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不断实施。统筹区域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不断深化落实,##经济社会进入了新一轮“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增长区间。这为我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2.国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持续扩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梯次推进,发达地区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涌向内地,特别是向中部优势发展区域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乡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速度,有效的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使之成为扩张全乡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级、优化产业结构的强劲动力,为扩大就业和转移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提供有力经济支撑。3.我市作为##首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先试先行提供了历史性的政策机遇,##市科学发展规划纲要又把我市作为区域次中心,实现##一体化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我乡作为##东大门,连接##,承东启西,有着独有的交通区位优势,这为我们实施“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建设“##一体化发展中心区、综合保税开放区、##城市东拓承接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4-(二)制约因素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涉及面广、面临的问题复杂。从目前全乡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1、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上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压力比较突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依然是我乡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2、认识惯性和体制约束的依然存在。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倾向短时还难以根除,农村与城市在投入体制、保障体制、教育体制、卫生体制等政策体制上的鸿沟还难以迅速弥合;另一方面,农民传统的“恋土恋乡”情结,对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3、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环境承载能力不足。随着城市规划区和工业区的拓展,土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难以短时间内缓解,在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因素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我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如何兼顾生态改善,如何突破环境瓶颈,是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综上所述,对我乡统筹城乡发展来说,目前,既是一个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转型发展期,发展和制约的力量并存。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克服体制机制障碍,着力突破发-5-展瓶颈,扎扎实实地推进全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二、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建设##一体化发展中心区、综合保税开放区、##城市东拓承接区。所谓##一体化发展中心区就是按照##市“建设市域次中心,推动##、##一体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利用我乡承东启西,连接##的区位优势,牢牢把握我市打造##新区的战略机遇,以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为载体,求突破,加快“筑巢引##”,创优“软硬”环境,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涌向##,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区位交通优势、人力资本优势有效承载对接##一体化建设,使##早日成为连接##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区。所谓综合保税开发区就是用足用好用活##市协调##开发区、##市、##乡三方共同规划建设##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区这个历史性机遇,通过整合资源,大力度招商引资,大力度引进周边进出口企业,协调上级相关部门积极做好保税区启动和规划的前期工作。所谓建设##城市东拓承接区就是要立足##“一核四星”城市化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新区建设,突出我乡连接##的区位优势,吃透城市总规,科学定位目标,有效统筹资源,合理规划布局,以打造四大片区为重点,加快商贸物流项目和综合服务项目建设,促进项目集聚和产业延伸,有效承接-6-行政区东移和市域东拓。三、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思路突出一个主题:“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围绕“四个集中、四个加快、三个立足、三个重点、一个目标”,率先改革实验,大胆探索创新。“四个集中”,即鼓励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不断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其聚集力、吸纳力、辐射力、竞争力;工业向##湖园区和##园区集中,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养殖业向龙头企业和小区集中,不断壮大特色养殖规模;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逐步实施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四个加快”,即加快公共财政向##倾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村级延伸、加快社会保障在全乡覆盖、加快公共服务向乡村拓展。“三个立足”,即立足于以城带乡和以工促农,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发挥小城乡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依托调精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夯实全乡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立足于全乡内居民一体化待遇,加快社会公共事业和保障体系全覆盖建设,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足于构建全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保证全乡一体化发展科学、有序、稳定、长效推进。“三个重点”,即以规划为龙头,整体部署和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以产业为支撑,认真梳理推出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设项目;以制度为保障,积极探索加快一体化发展的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打造一流发展软环-7-境。实现一个目标,即建成“##一体化发展中心区、综合保税开放区、##城市东拓承接区”。四、建设原则(一)坚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我们要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全乡进行整体规划,全方位促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形成优势叠加、产业协调、特色明显的新##。(二)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坚持政府的行政主导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的机制,注重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主导下,各方齐心协(三)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积极培育发展龙头产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全乡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力促进全乡社会事业发展,有效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道路、饮水、住房、就医、上学、就业及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社区管理、文化娱乐、安全稳定等、民生问题,(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紧紧结合结合##优势,遵循发展重点和推进时序上的差异性,中心区要通过改造提升城镇化水-8-平,周边要统筹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边远区要通过夯实基础、提升“造血”机能实现加速融入。(五)坚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要大胆创新,敢闯敢干,积极探索,全面推进规划管理、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消除阻碍城乡要素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五、工作任务按照“一主线、三节点、四板块、六推进”的发展路径,对我乡统筹城乡一体化进行总体设计,要紧密结合##土地利用和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全面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明确分区功能和产业分区定位和发展重点,凸显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对全乡34.6平方公里作为整体规划布局,形成“一主线、三节点、四板块”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同时,强力实施推进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建设、社会管理、社会事业的“六推进”措施,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建设路径(一)加速推进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构筑发展大格局坚持“立足长远、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现实可行”的原则,充分利用##在####新区开发和##一体化建设中的区位优势,按照把##建设成“##一体化发展中心区、综合保税-9-开放区、##城市东拓承接区”的理念紧紧结合##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建设总体规划修编,以新田路##段为发展主线,推动##小城乡为中心,##、##、##、##为片区的小城乡建设,有效配合##城东新区推进。要以##、##、##等三村为节点的沿环乡路集乡建设,把该三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核心。##要##侯北工业园和##县高显工业园的区位优势,突出物流、煤化工、冶炼等优势产业向区域集中,加快集乡规划,进一步强化其辐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连接侯北、高显园区的桥梁和纽带。##村要结合旺旺、嘉艺等项目落地投产,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适时推进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通过园区经济的逐步成型和逐渐成熟,实现农业向二、三产转型,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化进程,初步完成农民变居民目标。##村要依托北环路拓展,大力招商引资,推动物流商贸产业发展。一是南部绿色生态板块。就是以##、##、##、##、##、##沿##二库水源地保护区要按照确保我区饮用水水源水质良好,水源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原则,确保我市集中供水水质达标率100%的前提下,要把产业发展重点定位在绿色经济、现代农业、都市农业上。大力发展以香菇、良种繁育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农业、高效观光农业和红色旅游农业。在发展路径上要紧紧依托##沿岸生态景观轴科学有序布局一批高效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项目。要依托##食用菌基-10-地,####二库景区、##红色旅游基地等现有基础,进一步放大生态环境优势、深挖文化、旅游资源,统筹规划建设都市农业观光园、绿色生态公园等一批现代农业和新型服务项目,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观光、红色旅游,全面提升该区生态农业竞争力。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程,指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相关村科学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区域内各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改水、改厕力度,积极争取资金,修建小型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立生活垃圾收集点,减少
本文标题: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4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