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乡镇党委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适应新常态的讲话
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巴彦查干乡发展的新局面——在全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赵凤国(2015年3月17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15年全乡农村工作会议。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上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4年工作,研究部署2015年任务,动员全乡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负重拼搏、砥砺奋进,推动我乡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和谐秀美的巴彦查干,与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会上,玉明书记传达了夏丽华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洪涛乡长传达了副县长李景翔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凌宇乡长传达了县委常委张家文在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凯博部长传达了县人大主任、县委副书记徐凤泉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面,如何做好2015年我乡农业农村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希望大家结合各自实际,明确职责,创新举措,抓好落实。一、主动适应新常态的理念要入脑入心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习近平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对现实问题和未来挑战的清醒认识中、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对现实机遇的从容把握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把握中、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使命的担当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实力智慧和意志的背景中形成。“新常态”是对中国国情的全新揭示。这种经济上的“新常态”被专家解读为: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不要动辄进行过度干预。2014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旗下公众号侠客岛发文称:一种“习近平式”的新常态已经到来。如何理解和适应这种新常态?侠客岛认为并不玄妙,无非八个字:“不拘常例、不违常情。”如何理解政治上的“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自然界有生态,政治也有生态。如果说前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后者则关系到人们的精神健康。山清水秀虽然是一个比喻,却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就是要让身在其中的人,清清爽爽、干净干事,不用被迫呼吸“政治雾霾”;就是要让置身其外的人,闻之向往、见贤思齐,并享受其从中溢出的“生态福利”。与“山清水秀”相对的,则是“乌烟瘴气”:比如,今年全国两会上,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描述的“一坨一坨的”腐败问题,“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塌方”;比如,湖南衡阳的破坏选举案中,政风不清、官风不正,官商勾结,409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再比如,广东茂名窝案,涉嫌行贿买官人员159人,相互牵连的官员之间“一损俱损”。这种污浊的政治生态,助长了官场陋习,形成了腐败土壤,败坏了社会风气。更可怕的是,它还可能形成某种“绑架文化”,令身在其中者身不由己。“进不了圈子就进不了班子”的关系学、“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官场术、“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倘若任由这种官场文化蔓延,成为人人难以幸免的习惯势力,歪风邪气就会变为“规则”、形成风气,你不成为“同道”,就被视作“异类”,寸步难行。正所谓,“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由此可以理解,为何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一开始,就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反腐败,涤荡歪风邪气。这些工作的深远意义,就在于重构政治生态:它告诉所有党员干部,什么是党纪国法,什么叫有所敬畏,什么叫是非荣辱。它用行动向世人证明,政治规矩不是拿来说说,理想信念不是饭后谈资,反腐败更不是“隔墙扔砖头,砸住谁谁倒霉”。由此也能够明白,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政治生态有明显改善,但还不能说已完全扭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环境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重构政治生态也是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从根本上来说,通过改作风、反腐败重构政治生态,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下真功夫祛大病、疗小病、治未病,避免政治水土的沙化、荒漠化,这既是一场价值观的持续较量,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工程。做好政治生态的修复工程,要做好破和立两篇文章。换句话说,就是要一手抓反腐,一手促改革。一方面,通过持续推进正风反腐形成威慑,让那些热衷于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的人断了念头,让那些拉帮结派、四处钻营、八面玲珑的人失去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正本清源,尤其是通过制度化建设,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根本上瓦解人身依附、门客政治的圈子文化,铲除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的土壤,从而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做好政治生态的修复工程,领导干部无疑是“关键的少数”。“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原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本人忏悔,家就是权钱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不仅全家老小参与腐败,也带坏了干部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坏了政治生态。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如果“有权就任性”,党纪国法就会被逼到墙角;如果立身正、讲原则、守纪律,“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自古以来,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引领民风。构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社会工程。“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如何理解经济上的“新常态”?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包括如下含义:一是不追求过高的GDP速度。习近平主席在尚未上任时就提出不以GDP论英雄,显示其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据的倾向并不认同,甚至可能预见到了单独追求经济增长数据而忽视其带来的社会代价及不可持续性。二是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六大只提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修正,改革更多地是全方位的,而经济体制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在提出新常态的同时,也强调需要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既显示出决策层对经济增速下行仍有容忍度,对增速上升没有期待,也折射出经济增速在目前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关注点。整体来看,中央领导重提中国经济“新常态”,似乎暗示只要经济运行能不出大的风险,能够平稳运行,便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新常态”代表了一种全面改革的系统思维,以及不认为中国经济会出大问题的从容心态。如何适应政经“新常态”?一是转变工作方式。主动适应新常态,需要我们适应经济增速下调,积极转变工作方式,不断强化工作责任,靠发展质量的提升培育持久动力。工作方式决定工作成效,发展慢的背后,往往是工作方式不佳。身处“新常态”语境,如果我们还一味迷信高增速,固守旧有的工作方式,显然行不通。不真干不实干,习惯于说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人浮于事,迎来送往,每每锣鼓喧天而事倍功半,频频扰民伤财而收效甚微;贪图虚名,好大喜功,不尊重客观实际,不坚持科学发展,爱搞形象工程,擅做表面文章;不推不动、不压不动,非等到形势逼急了、领导批示了、媒体曝光了才动……凡此种种,都是工作方式上出现的问题。积极转变工作方式,重在突出一个“干”字。真抓实干,意味着强化问题导向,循着问题抓,盯着问题干,不能绕着问题走;意味着强化底线思维,既坚持标准上的底线,也坚持责任上的底线,更坚持群众感情这个底线;意味着强化认真精神,说了就算、定了就干,把职责分内的事情干成、干好、干漂亮;意味着强化科学方法,会干巧干,以“开放、高端、创新、统筹、效率”统领各项工作。新常态,既不同于以往,又持续于将来,良好工作方式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待新的工作方式形成自然之时,新常态下必将呈现新风景。二是树立依法严纪的观念。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治国理政的主体力量,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中坚作用,只有受到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多重有效约束,依法治国才有保障。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法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遵纪守法上作出表率,能够同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斗争,才能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实现全民守法带来积极有力的影响。党员是具有共同政治信仰和理念的特殊人群,党对其成员的要求要高于普通民众,党的纪律是一个政党的思想纯洁性和活动规范性的基础保障。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之以恒从严落实党的纪律制度,特别是加强思想教育,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违纪贪腐会葬送政治生命,让党员干部不仅仅是“怕”八项规定,而是打心底认同,使得党员干部从严律己,逐步破除人情世故的思想桎梏,牢固树立纪律意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用党的纪律规范言行,把党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见于效。守纪律,讲规矩遂蔚然成风。所以,党纪在法律层面与国家强制性规范一致,同时又在道德层面对党员提出严格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国家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党规党纪着重规范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证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保持优良作风、坚守道德操守。为什么要强调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呢?我们党是一个有着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员数超过很多欧洲大国的人口数量。在当前情况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管党治党任务极其繁重。要把党建设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一方面要按照党规党纪来约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另一方面要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就需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既保证党组织活动和党员行为符合党规要求,同时又遵循法律规范。三是树立“功成不在我任期“的理念。2013年12月6日,中组部下发了《关于改进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通知》,提出了“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这句话更多针对,时下在部分地区部分官员出现了片面追求政绩、急功近利、脱离实际、盲目攀比、竭泽而渔之风。表现为只图本任光艳繁华、不顾后任雪上加霜,思考规划只想到任届成绩、酝酿决策看不到客观规律。其目的在于营造政绩工程,追求短期轰动效应,为自己涂脂抹粉、歌功颂德,营造平步青云往上爬的跳板和台阶。反映了一种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功成不必在我任期”这句话,蕴含其“不必”并不等于“不可”。领导干部有政绩观很正常,符合人之常情。只要政绩观性质上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种激情、这种动力,可催发领导干部做一名“勤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利己为民;没有政绩观倒很可能催生领导干部做一名“庸官”,安图现状,平庸无为,害己误民。从这角度讲,此时“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不必”,道出了只要政绩观尊重规律、勤政为民,功成在我任期又怎“不可”?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要付诸实践“四个全面”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已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正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从时间轴来看,“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8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来的。如何理解“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古代朴素民本思想的再一次升华,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进一步贯彻。战国时期孟子曾说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
本文标题:乡镇党委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适应新常态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4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