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版试题试卷河南省沈丘县2011-2012学年高二下期期中测试生物(选修一)
沈丘县2011-2012学年高二下期期中测试生物(选修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2.某高等植物体细胞内假设有6条染色体,它们是AaBbDd,那么,一个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中的染色体可能是A.ABD和abdB.Abd和AbdC.AaB和BbdD.AbD和abd3.将基因型为AABb植株的花粉和基因型为CCDd植株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仅考虑两两融合),可以得到多少种基因型不同的融合细胞A.1种B.4种C.6种D.10种4.下面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A.稀释涂布平板法B.直接计数法C.重量法D.比浊法5.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A.空白对照B.标准对照C.相互对照D.条件对照6.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除哪项外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7.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B.放入蒜瓣,生姜等香辛料的作用是杀灭杂菌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止污染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8.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B.果胶分解酶C.果胶酯酶D.半乳糖醛酸酶9.酿酒用的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也芽生殖,二者相比,前者特有的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不可遗传的变异10.水果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B.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C2H5OH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11.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要马上塞上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培养12.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D.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14.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大肠杆菌得到的三酯磷酸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A.温度B.酸碱度C.水分D.营养15.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粉状硫10gK2HPO44gFeS040.5g蔗糖10g(NH4)2SO40.4gH20100mlMgS049.25gCaCl20.5gI+++++++Ⅱ+十+++++Ⅲ++++++++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足自养微生物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16.某一种细菌株要从环境中提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细菌菌株类型。根据实验目的,选用的培养基类型是()注:L—亮氨酸S—链霉素“+”—加入“—”—不加入B如:L—:不加亮氨酸S+:加入链霉素选项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抗链霉素的菌株AL+S+L—S—L+S-BL-S—L+S+L—S+CL—S+L+S+L—S—DL+S—l—S—L+S+17.某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个,利用PCR技术循环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循环了几次A三次B四次C五次D六次18.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多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19.当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时,实验结果是()。A.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B.细胞既分裂又分化C.分化频率提高D.有利于细胞分化,但不分裂20.下列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选项是选项操作目的A将长有毛霉的豆腐块加盐和卤汤装瓶密封有利于毛霉生长B将装有蛋白质粗制品的透析袋(玻璃纸制成)放入透析液中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C在DNA粗提取实验中,鸡血中加入蒸馏水稀释血液,防止凝固D洋葱根尖解离后漂洗使细胞分散,有利观察2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22.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都是由酵母菌完成B.制果醋的温度要比制果酒的温度高些C.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一定需要人工接种菌种D.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2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利用PCR技术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循环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A.2n:1B.(2n-2):nC.(2n-2):2D.(2n-1):124.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DNA的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①酶②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ATP④DNA分子⑤mRNA⑥tRNA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宜的酸碱度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⑧D.①②③④⑦⑧25.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A.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B.抗生素呈碱性,会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C.抗生素能够抑制酵母菌的生长D.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被分解破坏26、乳酸菌与酵母菌相比,前者最显著的特点是A.无各种细胞器B.无成形的细胞核C.无DNAD.不能进行无氧呼吸27.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A.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C.细菌在土壤中数量比真菌多D.随机的,没有原因28、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A.蓝藻和蘑菇B.葫芦藓和铁线蕨C.噬菌体和黄曲霉D.放线菌和变形虫2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探究果胶酶用量实验中,虽然实验的变量发生了变化,但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最适值的思想方法是不变的B.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C.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无法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D.人们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来解决制作果汁面临的问题30.如果想研究提取胡萝卜素的最佳温度,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A.萃取时间不应相同B.使用不同的萃取剂C.原料颗粒大小不同D.除温度外,其它因素相同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0分)在微生物实验中,一般用琼脂培养基来培养细菌等微生物,它在加热后呈液化的溶胶状态,在室温下又呈半透明的凝胶状态。在凝胶状态下其表面及内部的不同部位可生长大量的不同代谢类型的肉眼可见的细菌菌落。请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定某种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⑴材料用具“某种细菌菌菌种、琼脂试管培养基2支,无菌接种设备、恒温箱、水浴锅。⑵写出实验过程:⑶实验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作出相应的鉴定。2、(10分)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图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进行三项独立的实验,将供选答案分别填入三个实验的甲、乙、丙中。A、CO2+H2OB、乙醇+CO2C、乳酸D、无反应E、丙酮酸(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3分)(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3分)(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重复实验一,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3分)(4)实验四: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供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是实验________中的________试管。(1分)3、(10分)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提取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分为三部分,[1]为,作用是(2)请指出该实验装置的不妥之处(2分):(3)②步中使用_____________(水中、水上、水气)蒸馏更简便易行。(4)油水混合物分层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⑤~⑥中需______________操作。(5)分离的油层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将其除去。4、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题。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课题一: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实验方法及步骤:⑴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⑵取两个100ml的洁净烧杯,编号为1,2,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⑶取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一定时间后,观察(或操作顺序项目烧杯12A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20ml20mlB2ml/C注入蒸馏水/2mlD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10min10min123比较)和,并记录结果。⑷最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课题二:探究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的最适pH值。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进行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的混合并调整pH时有下面两种操作: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1)请问上述哪一种方法更科学?理由是什么?(2)如果用曲线图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以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果汁体积,实验操作和记录是
本文标题:人教版试题试卷河南省沈丘县2011-2012学年高二下期期中测试生物(选修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4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