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教案 (1)
1高一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重点】⑴重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⑵教学策略: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实际演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新课教学引入:同学们都平时都习惯这样说,我们班要数某某同学的力量最大,某某同学脚部的力量最强,一脚可以把足球开出五、六十米。这种对力的说法符合物理角度对力的定义吗?本节课我们将着手研究这个问题,并学习几种简单的力学问题。一.力概念的引入和力的性质问题{叫学生看书51叶第一段话回答}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什么量在发生改变:总结: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例:在足球场上,守门员大脚开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球时,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方向改变了。这些都是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1、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你们初中学国的力有什么性质呢?举例:我们用手拍打桌子时,是手给桌子一个力,可为什么我们的手也会感到疼痛呢?(让学生用力打桌子,体会手的感觉)举例:不小心两人碰头,谁头先痛?(1)、相互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甲对乙有作用力,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就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不分先后。在研究某物体时,我们把它叫做受力物体,对它作用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不是有生命的物体才能作为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是绝对的,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同一物体有时是受力物体,有时是施力物体。问题: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的方向拖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一样吗?(3)、矢量性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或弹簧称测量,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1N到底有多大?1千克的物体受的重力是9.8N。一斤是500克受到的重力是4.9N。一本书大约是290到300克重约3N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演示:关门时,在不同的地方施加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力,产生的效果不一样,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3.力的三要素大小、作用点、方向问题:我们可以怎样把力的三要素完整的表示出来呢?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例:一个重150N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叫学生上黑板上画出物体重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老师总结:力的图示:按一定的比例作出的带有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短代表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代表力的作用方向,箭头或箭尾代表力的作用点。有时只需要画出力的示意图,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2二、重力提问: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在预习后回答: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人跳起来总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东西总要落回地面。提问:有的同学说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教师释疑:严格地说,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以后才会学到这些知识,现在知道就行了。所以说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由于两者相差很小,通常可以用重力代替吸引力。⑴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就是重量。一个物体受到10N的重力,可以说这个物体的重量是10N。提问:重物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谁?学生: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重物。强调: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受力分析中重力肯定有。在月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月球的吸引而受到相应的重力,到其他星球表面也一样。⑵产生条件:是由于地球的吸引。⒊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提问: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学生: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实验:手提弹簧称及其下挂的钩码,测出钩码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上用不同的方式运动,观察弹簧称示数及其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并结合二力平衡知识得出结论)⑴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出。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巩固训练(叫学生上黑板上画此图的重力示意图)①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BD)A、就是物体的重力B、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C、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D、这压力是竖直向下的②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这样表示对吗?(请学生分析)⒋重心⑴概念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或各部分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或各部分所受到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⑵与重心位置有关的因素:①与物体的形状有关;②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的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此几何中心上。G3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二次悬挂法或寻找支点法找到。一、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是是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对于通常大小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引力非常微弱,常被忽略不计。电磁相互作用包括静止电荷之间以及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电和磁是密切相关的,在一个参考系中观察到的磁力可以和另一个参考系中的电力联系起来,电力和磁力可统一为电磁相互作用。引力和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这两种力是长程力,从理论上说,它们的作用范围是无限的。但是,电磁力要比引力强得多。宏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除引力外,所有接触力都是大量原子、分子之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都是短程力。短程力的作用范围在原子核尺度内。强作用力只在10-15m范围内有显著作用,弱作用力的作用范围不超过10-16m。这两种力只有在原子核内部和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中才显示出来,在宏观世界里不能觉察它们的存在。核子(质子、中子)、电子和中微子等参与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是介子和重子(包括质子、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这种力将核子束缚在一起,核物理学家们把它称为核相互作用。三、小结本节课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了重力的概念、产生的条件以及重力与引力的区别。知道了重力大小的测量和用G=mg来确定,知道了重力的方向;学习了重心的概念,知道了与重心有关的因素及重心的确定方法。3-2.弹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都是利用他们弹性形变时的弹力,同学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利用弹力得力子,谁来说?学生回答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踏跳板……那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呢?3、弹力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弹力。所以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例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书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压迫桌面,使书和桌面同时发生微小形变,要恢复原状,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F1,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桌面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书产生垂直于书面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C4学生分析:静止地放在倾斜木板上的书,书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书的支持力。并画出力的示意图。结论: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引导学生分析静止时,悬绳对重物的拉力及方向。结论:拉力是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4、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1)画出下列各静止物体的弹力(接触面光滑)(2)师生共评:弹力的方向总跟接触的面垂直,面与面接触,点与面接触,都是垂直于面;点与点的接触要找两接触点的公切面,弹力垂直于这个共切面指向被支持物。强调:象B图中,斜面与球间有无弹力?这是判定相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得基本方法,说明两接触物体接触但没有发生形变。5、形变的种类学生:形变分为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比如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为拉伸形变,弓、跳板的形变为弯曲形变,金属丝被扭转为扭转形变。3.2弹力(2)3、对“胡克定律”的学习通过以上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弹力和弹性物体的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即Fkx,其中k是劲度系数,单位是N/m。例题:有一根弹簧原长为00.15Lm,在下面挂上0.5Kg的重物后长度变成了18cm,求弹簧的劲度系数。训练: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cm;挂重为6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cm,则弹簧原长为cm,劲度系数为N/s。5设弹簧的原长为0L,劲度系数为k,设挂14G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1L,挂26G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2L,则1213,13LcmLcm,由胡克定律得:112220()()GkLLGkLL代入数据解得:010,200/LcmkNmw.w.w.k.s.5.u.c.o.m3.3摩擦力【牢记】:一个力是不是滑动摩擦力,看产生这个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是不是相对滑动的。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并挤压2、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3、接触面都不光滑。【牢记】: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牢记】:弹力与摩擦力相互垂直。板书:(手掌在桌面上向正北方向滑动)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正南桌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正北手相对于桌面的运动方向:正北桌面相对于手的运动方向:正南。二、滑动摩擦力【定义】: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挤压且有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该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大小:例1:砖横放和竖放在地面移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哪一个大?【牢记】:f与接触面积无关。例2:那物体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如何呢?【牢记】:f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C.受弹力的物体一定受滑动摩擦力D.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受到弹力。方向:师:前面已经学过,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实例分析例4、(1)ABFvFvFvFvffAB6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与刚才一样,先略过去,主要看AB之间的摩擦力。AB之间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接触面不光滑,所有条件满足,所以AB之间有摩擦力的存在。A相对于B向右运动,所以B给它一个向左的摩擦力来阻碍它的这个相对运动。B相对于A向左运动,所以A给B一个向右的摩擦力来阻碍B的这个相对运动。(其实大家也可以想得到,系在墙上的绳子被拉紧了,肯定有一个力把A向左拉,那就是摩擦力了)例5、一物体正在水平桌面上沿正东方向做直线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的质量为m=10kg,g=10m/s2,此时物体正受一个沿正西方向的水平拉力F=2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求此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解:物体相对于桌面向东运动,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西,大小为Nf=0.2×10×10=20N三、静摩擦力: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大木箱停放在地面上,你用力推,没推动,什么原因呢?有人会讲:“你力气太小呗”。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阻碍木箱的运动呢?我们先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看。静摩擦力:两物体接触挤压且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该力叫做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并挤压(弹力产生的条件)2、有相对运动趋势。3、接触面都不光滑。大小:结论:1、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一般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中得出。(比如推箱子中,由于物体是静止的,所以合外力是零,从而知道静摩擦力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与μN无关,μN只决定最大静摩擦力。2、max0ff静,macF一般情况下大于滑动摩擦力,无特殊说明情况下,近似认为macF等于滑动摩擦力。2、牛顿定律其实大多情况下,我们并不是看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我们只要综合受力分析和牛顿定律,就可以判断出静摩擦力了。比如下图,求AB间摩擦力和B地间摩擦力。因为A匀速,所以A应该受力平衡,A竖直方向受两个力:重力;B对A的支持力,这两力相互抵消。水平方向如果受摩擦力,则A不可能受力平衡,说明A肯定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教案 (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5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