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3-2014学年下期期末考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基考查(36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1),只是朱颜改.(《虞美人》)(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阿房宫赋》)(3),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4)采菊东篱下,。(《饮酒》)(5)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爱莲说》)(二)选修语言运用考查(9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中国古典名著被翻译得非常糟糕,《水浒传》英译本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西方通行本为《猴》,中国读者对此简直不可理喻。B、国庆节即将到来,各旅游部门都在秣马厉兵,准备抓住这个黄金时机创出好的效益。C、起初,人家送礼他都拒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D、为了给心爱的女儿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多小时。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把一群人送到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荒岛上,让他们在“原始状态”下开始新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选择了公平②因此结论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公平优先③每个人对未来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将来是穷还是富④现在,让他们协商,建立一个他们心目中“公正”的社会⑤因为不知道自己将来的收入如何,支持效率就可能承担饥饿的风险A.④②⑤③①B.①⑤③④②C.③④①⑤②D.①③⑤④②4、有一副春联,上联是“春满神州苏万物”,请选出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3分)A.东风彩笔绘三春B.福到门庭喜气迎C.香随梅蕊送春来D.文昌艺苑谱千篇(三)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廉耻[明]顾炎武吾观三代①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雕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②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2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③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曰止欲将。”《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土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④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⑤,或可以治国乎!(选自《日知录集释》,略有删节)[注]①三代:夏、商、周。②《颜氏家训》:北齐学者颜之推的著作。③《小宛》:相传是大夫遭遇乱世,兄弟相戒以图免祸的诗。④黩货:贪污纳贿。⑤郢书燕说:比喻牵强附会。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弃礼义捐廉耻捐:舍弃B.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率:大都C.上马二十匹上:优质D.自是朔方御寇不暇暇:空闲6.下列四组的行为,全部能够表现“本于廉耻”的一组是()(3分)①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②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③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④可以死易生⑤悉以金、马还之⑥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借《颜氏家训》中颜之推讲述齐朝士大夫教育儿子的故事,表达了反对孩子做官的观点。因为在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的时代,即使官职达到了卿相的级别,也是难以被认同的。B.作者引用《吴子》、《尉缭子》的文句,是为了说明礼义廉耻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知耻,能激发将士们或战或守的斗志;知慈孝,能让将士们明白用牺牲换取生存的意义和价值。3C.在作者看来,边境外族虽然看重财物,但也尊重清廉的官吏。边关守将能否像张奂一样不贪求财货、正直廉洁,不仅影响到威望的树立和教化的弘扬,还会影响到边疆局势的发展。D.作者在文中强调了廉耻与国运的密切关系,廉耻泯没,国族亦随之沦亡。因此,虽然作者在文末说的廉耻之意或可以治国是牵强附会之说,其实蕴藏着他强烈的期许和深深的痛惜。8.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使金如粟,不以入怀。(3分)译:(2)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3分)译:(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9、阅读下列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①燕争泥。沈郎②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注】①池馆:池苑馆舍。②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此处是诗人以沈约自比。(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答:(2)结合全词,分析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中的“此情”指的是什么。(2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10、下列各项中对《欧也妮·葛朗台》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欧也妮面对第一次见面的堂弟查理,马上被他英俊的外表和不凡的谈吐所打动,把查理当作从天而降的神人,并且暗暗地爱上了他,甚至不顾父亲的禁令,为查理燃起了火炉和蜡烛,还跑上跑下,尽量使查理满意。每天必做的祈祷经文在那晚竟没有念完。B、葛朗台本是一个箍桶匠,他挖掘的第一桶金,是把父亲给他的400路易贿赂标卖监督官,花极少的钱买下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分租田。C、葛朗台虽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差不多,喝的老是坏酒,吃是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已家烤的,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蜡烛是全家合用一支,还得买最便宜的,白糖早就落价了,可永远当做奢侈品看待……D.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4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葛朗台吝啬的本性由此暴露无遗。E、查理为了替父亲还债,写信给欧也妮,请求她帮忙。在这种情况下,欧也妮拿出了150万法郎交给蓬风先生,委托他还清了叔叔生前欠下的债务,以便让查理能恢复名誉。11、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1)阅读《欧也妮·葛朗台》片断,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我心里有一种感情是消灭不了的。我能给予丈夫的只有友谊。但是,您若帮我这么一个大忙,您就能得到我的婚约和我的财产。”这段话是欧也妮对谁说的?“我心里有一种感情是消灭不了的”指的是欧也妮对谁的感情?请简述欧也妮的婚姻悲剧。(2)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父亲,祝福我吧。”她要求道。“好好照看一切。到了那边向我交账。”他说的这最后一句话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欧也妮如何处理父亲的巨额遗产?对她的这些做法,周围人持什么态度?请简述。我选第()题(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2、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①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②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1)请概括孔子和孟子主张的共同点。(2分)答:(2)孔子和孟子的主张有什么区别?请简要分析。(4分)答:三、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阅读文化不能追求“娱乐至死”(1)有媒体近日对当下种种文化现象、精神现象出现的“娱乐至死”的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和警示,其中,也提到了眼下我们的一些图书尤其是畅销书的阅读趋势,就是一味追求所谓的“恶搞”“解构”和“颠覆”。5(2)一本畅销书中有这样的桥段:“如果投拍一部唐朝黑帮片,男主角当选李白。人家不仅是才华过剩到疑似外星人的诗仙,还是资深酒鬼、懂法术的注册道士、排名全国第二的剑客、热爱打群架的古惑仔,……原来,李白就是一个会写诗的韦小宝啊。”该书封二上还印有这样一段话:“以恶搞历史、解构名人、颠覆常识为己任。想和庄子聊聊**门、听墨子讲讲小孔成像、跟李白一起研究黑社会、拜李清照为师苦学赌术。”在这本书里,墨子被演绎为科学怪人、开创了一个高科技黑帮;阮籍是京城首席神经病,写玄学散文以至于快要羽化成仙了;辛弃疾压根就不想混入文学圈,人家的人生像一部重口味血腥武打片……(3)不难看出,图书市场上这种“就俗不就雅”“娱乐至死”的现象,实际上是这个文化消费时代一种感性欲望文化的产物。当下的这样的图书出版已经走入了盲区,故意放低姿态,只看重图书的商业属性而放弃了其文化立场,出版图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刺激大众的购买欲,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这实质上是图书出版人已经放弃了原本的思想原则、精神格调,而向只求赚钱的商人靠拢了……(4)的确,当今文化发展和精神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开放的情形,阅读生活中常流行各种形式的阅读文化主张和读书时尚,有所谓“厚黑读物”的阅读,有庸俗、搞笑的“颠覆阅读”,有解构、歪曲经典的阅读,它使历史名著文化气息荡然无存,经典的审美尊严扫地,仅仅充满了荒谬的快乐。甚至一个时期以来,这些阅读形式成了市场的“热点”,成为一种趋势,败坏了阅读的风气和本质,使人们渐渐远离了纯净的阅读、美好的阅读、神圣高贵的阅读。(5)阅读的形式很多,有休闲阅读、有性灵阅读、有娱乐阅读,甚至有实用的阅读等等。但是,我们的图书阅读却是必须拒绝这种“娱乐至死”风气的。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严肃阅读,也亟需严肃阅读。事实上,阅读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的荷马史诗,阅读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司汤达、契诃夫、梅里美、尼采等大作家的书,哪一次不是神圣、高贵的精神洗礼?哪一次不是使生命和心灵都获得了人性美好和高贵的沐浴?阅读不仅是休闲者的阅读,它还应是一种坚定、理性的文化观、世界观的面读,是撕去了功利面具后的肃穆仰望,它向往的境界不是华丽俗艳包裹下的观赏型文化,而是悠远文化精神的静静流淌。怎样的阅读决定怎样的文化,“娱乐至死”的阅读必然培养的是“愚乐”的阅读文化,而严肃阅读圣殿的钥匙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6)图书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使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的思想的渴望之中,并且在每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照亮。阅读是为了生命的体面和精神的高贵,而绝不是为了“娱乐至死”。人性的高贵与否,很大程度上和其受到的阅读文化影响有关。阅读的实质,其实解决的就是这样的灵魂问题。因此,严肃阅读,实际上就是一次对灵魂、对心灵的高贵教育和文化洗礼。一个6人通过严肃的、高雅的文化的阅读,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明慧、睿智起来,也可以使自己的灵魂优推、高贵起来。(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03月1日)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媒体对当下我们的一些图书尤其是畅销书一味追求所谓的“恶搞”“解构”和“颠覆”的阅读趋势,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和警示。B.当下有些图书出版人已经放弃了原本的思想原则、精神格调,而向只求赚钱的商人靠拢了。C.怎样的阅读决定怎样的文化,“娱乐至死”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二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6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