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二建市政复习资料--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1、一般路基(地质、水文、气候条件良好)、2、特殊路基(特殊土(岩)地段、不良地质地段、水文、气候影响)(1)湿粘土、软土、红粘土、膨胀土、黄土、盐渍土、风积沙、沙漠(2)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涎流水、雪害(3)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4)岩溶、采空(5)沿河、沿溪、水库、滨海3、原有公路路基干湿类型划分:分界相对含水量、分界稠度划分4、新建公路路基干湿类型划分:临界高度5、土质路堤地基表层处理:地面横披缓于1:5时,清除地表杂物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披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在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以保留;地面横披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验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规范,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6、一般土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三、四级公路不应小于85%。7、土方路堤基底应做好排水和防渗处理。8、公路路基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CER值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9、土石材料(1)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2)强风化石料、崩解性岩石、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3)含草皮、生活垃圾、草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填料。(4)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5)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死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6)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7)湿粘土、红粘土、中、弱膨胀土用于填料直接填筑时应符合:液限在40%-70%、塑性指数在18-26;采用湿土法制作试件,试件的CER值满足规范的规定;不得作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床、零填及挖方路基0-0.80m范围内的填料,不得作为三、四级公路上路床、零填及挖方路基0-0.30m范围内的填料。10、填石路堤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0mm。11、石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12、土方路堤施工要求: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没中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11、强度小的土填筑在下层,强度大的土填筑在上层,以此类推。12、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披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道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13、三、四级公路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其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值。14、土方路堤填筑方法:分层填筑(水平分层、纵向分层)、竖向填筑(仅用于无法自下而上填筑的深谷、陡坡、断岩、泥沼等机械无法进场的路堤)、混合填筑(20-40m)15、填石路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的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二级以下砂石路面公路字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别困难时,可采用倾填的方式,但在路床底面以下不小于1.0m范围内扔应分层填筑压实。严禁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混合使用。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16、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施工参数、压实质量(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进行检测,孔隙率检测采用水袋法)17、填石路堤填筑方法:竖向填筑法(二级及二级以下且铺设中低级路面的公路在陡峻山坡施工特别困难或大量爆破移挖作填路段)、分层压实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铺设高级路面的其他等级公路的填石路堤)、冲击压实法、强力夯实法18、石方填筑路堤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填料装运、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路基整修。19、土石路堤施工技术:压实机械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确定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如需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于路堤两侧。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0m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宜小于150mm。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宜基本同步进行。土方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20、挖方路基施工:横向挖掘法(挖掘浅且短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挖掘深且短的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纵向挖掘法(分层纵挖法、通道纵挖法、分段纵挖法)、混合式挖掘法(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21、石质路堑施工技术开挖方式-:钻爆开挖(薄层开挖、分层开挖、全断面一次开挖、特高梯段开挖)、直接应用机械开挖(不适于破碎坚硬岩石)、静态破碎法;22、石质路堑爆破施工方法:光面爆破、预裂爆破、微差爆破、定向爆破、洞室爆破(抛掷爆破、定向爆破、松动爆破);小炮—钢钎炮(小于70mm、小于5m)、深孔爆破(大于75mm、5m以上);洞室炮—药壶炮(深2.5-3.0m以上)、猫洞炮(0.2-0.5m,洞穴成水平或略有倾斜,深度小于5m)。22、重黏土、膨胀土、盐渍土、平原地区排水困难的不宜安排在雨季施工。2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质路堤和地质不良地区二级及以下公路路堤,河滩低洼地带不宜冬季施工,土质路堤路床以下1m范围内,半填半挖地段,挖填方交界处不得进行冬季施工。24、冬季填筑路堤,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铺厚度应比正常施工减少20%-30%,且松铺厚度不超过300mm。25、冬期施工开挖路堑表层冻土:爆破冻土法(梅花形交错布置)、机械破冻法、人工破冻法。26、路基排水:地面排水(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拦水带、蒸发地)、地下排水(排水沟、暗沟、渗沟、渗井、检查井)27、截水沟应先施工,与其他排水设施应衔接平顺,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不应小于2m。挖方路基的路堑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28、软土:淤泥、淤泥质土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一般性粘土的统称。29、软土地基处治施工:砂垫层、土工聚合物处治(搭接法、缝接法-一般缝法、丁缝法、蝶形法)、抛石挤淤法、爆破徘淤法、塑料排水板、砂井(套管法、水冲成孔法、螺旋钻成孔法)、袋装砂井、粒料桩、旋喷桩、生石灰桩、反压护道、推载预压法。30、软土地区施工技术要点:考虑地基固结工期、不宜破坏软土地基表层硬壳层、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率每昼夜不大于10-15m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应不大于5mm,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采用排水固结法施工时,桥台、涵洞、通道以及加固工程应在预压沉降完成后进行。31、滑坡整治宜在旱季施工、滑坡未处理之前,严禁在滑坡体上增加荷载,严禁在滑坡前缘减载。减载应自上而下进行。32、滑坡防治工程措施:排水(环形截水沟、树枝状排水沟、排除地下水—支撑渗沟、边坡渗沟、暗沟、平孔)、力学平衡、改变滑土带、改善土的工程性质(焙烧法、爆破灌浆法)、将上积土体减重,加重底脚处、选择干旱的施工季节、修筑支挡工程。33、路基防护与支挡:边坡坡面防护(植物防护、圬工防护)、冲刷防护(直接防护—植物、铺石、抛石、石笼间接防护---丁坝、顺坝、防洪堤)、支挡建筑物(路基边坡—挡土墙、石垛堤岸支挡—沿河驳岸、浸水挡土墙)、湿软地基加固(换填土层法、碾压夯实法、排水固结法、挤密法、化学加固法、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法)34、圬工防护:框格防护、封面(抹面、锤面、喷浆、喷射混凝土)、护面墙、石砌护坡、锚杆铁丝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抛石、石笼。35、丁坝适用于宽浅变迁性河段、顺坝沿导流线边缘布置。36、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所对应含水量,击实实验法、振动台法、表面振动压实仪法。轻型击实试验粒径不大于20mm,重型击实试验粒径不大于40mm。37、压实度检测:灌砂法(不宜用于填石路堤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测定)、环刀法(用于细粒土密度测试)、核子密度湿度仪法(测定层厚度不超过20cm,测定路面材料的密实度和含水量,散射法)。38、弯沉检测:回弹弯沉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越大、检测方法:贝克曼梁法、自动弯沉仪法、落锤弯沉仪法39、路基施工测量方法:中线测量----切线支距法(曲线半径,用于低等公路)、偏角法(切线之间的角,用于低等公路)、坐标法(逐桩坐标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线放样采用坐标法)、横断面边桩放样—图解法(较低等级公路)、计算法(平坦地形或地面横披较均匀)、渐进法(各级公路)、坐标法(高等级公路)。40、GPS网基本形式:三角形、环形、星形41、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原因分析—---压实遍数不够、压实机械与填土土质厚度不匹配、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含水量不佳、没有对紧前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不同土混填、孔隙率过大填料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压实遍数符合规范要求、选用相匹配的压实机械、压路机进退有序碾压均匀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最佳含水量、紧前表面浮土或松软土处治得当符合要求、不同类别的土分别填筑一般不小于0.6m、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路堤填料,最小强度符合要求、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压实厚度通常不超过2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通常不超过15cm。治理措施----含水量不适宜未压实,洒水或翻晒至最佳含水量后再重新进行碾压。填土土质不适宜,更换良性土后重新碾压。弹簧部位,翻晒或掺生石灰翻拌,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或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42、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走:原因分析-----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压实机械碾压不到位。漏压,碾压不到位。边缘带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预防措施-----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宽填筑。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碾压到位。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碾压频率。治理措施-----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43、路基边坡病害:原因分析-----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补贴。路基顶面排水不畅。纵坡大于12%的路段未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分层施工。填筑路堤的填料透水性较差。边坡植被不良。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预防措施-----设计时考虑充分。软土处理到位。加强观测意识。控制填土速率。严格控制有效宽度。加强排水措施。坡度大于12%的路段,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施工。重视边坡植被防护。斜坡面陡于1:5时,原地面开挖台阶。44、高填方路基沉降:原因分析-----按一般路堤设计,没有验算路堤稳定性、地基承载能力和沉降量。地基处理不彻底,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承载力不够。高填方路堤两侧超调宽度不够。工程地质不良,且未做地基孔隙水压力观测。填料土质差。路堤填料不符合规定。路堤固结沉降。预防措施-----高填方路堤按规范要求进行特殊设计,对稳定性、地基承载能力和沉降量进行验算。按规范进行场地清理,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高填方路堤按设计边坡度填筑。用良好的填筑材料。严格控制填料的最大粒径,强度,填筑层厚度要与土和碾压机相适应,控制好碾压含水量、碾压遍数和压实度。高填方路堤应设沉降预留超高,留足填土固结时间。45、路基纵向开裂:原因分析------清表不彻底。回填不均匀压实度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匀。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使用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填筑方式不正确。边坡陡坡滑坡频繁。预防措施-----认真调查现场并切断清表。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提高压实均匀度。半挖半填路段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台阶并压实。混合材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预防不均匀沉降。严格控制路基边坡,符合设计要求。46、路基横向裂缝:原因分析-----直接使用量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同一填筑层路基填筑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作业段衔
本文标题:二建市政复习资料--路基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7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