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二战后安倍政府价值观外交(开题报告)
密级研究生论文开题编号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论文题目:二战后安倍政府价值观外交研究生姓名:XXX指导教师姓名:XXX专业方向:XXXXXX所在学院:XXX学院学号:XXXXXXXXXX培养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大学研究生学院2015年12月填1一、选题依据与文献综述(国外、国内)(一)选题依据自2012年底以来,中日两国领导层虽相继更迭,但迄今未曾互访或致电问候,在国际场合亦无正式会晤。对于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分析认为是两国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所致,也有分析认为是日本新生代政治人物利用民族主义树立威信所致。但鲜少听到有人分析日本“价值观外交”战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实际上这部分恰恰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价值观和制度差异较大的两个国家,中日在磨合过程中认知差距不断浮现。日本经济同友会前代表、中日21世纪委员会日方首席委员小林洋太郎曾指出:这两个亚洲大国彼此都不明白对方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国家,互相对对方疑虑重重。中方因日本有军国主义前科而十分警惕,日本则觉得中国缺乏透明性而质疑其未来是否会推行霸权主义。之所以缺乏互信,根源在于价值观、社会制度认知有差距。自冷战结束以来,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中日在重新定位和关系调整过程中磨擦逐渐增多,战略猜疑浮现,先是因小泉首相持续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而严重动摇,继又由于推翻在钓鱼台问题上“搁置争议”的共识,导致双边关系降到冰点。但是,更重要的是,被用作“价值观外交”招牌的“价值观”,本身也存在名实不符的问题。近年来,日本在“价值观外交”中宣传的“价值”形式大于内容,即使与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外交”相比,也是一种缺乏“价值”的“价值观外交”。“价值观外交”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名义下的战略、利益导向而非价值导向。(二)文献综述国内文献综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黄大慧在《现代国际关系》一文中说:“中日邦交正常化最初二十年,双方老一辈政治家以求同存异弥合分歧,但战后出生日本新一代政治家是在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价值观熏陶下成长,因而对中国批评越来越聚焦到“自由、民主、人权”等领域。安倍再次出任首相后更着力打“价值牌”。可见日本价值观外交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抢占道德高地,增加与中国缠斗的资本。黄大慧认为,这一战略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小:1.“价值观外交”的积极倡导者自己带头违反这些价值观安倍政府罔顾国内半数以上民意以修改宪法解释的方式解禁集体自卫权,实际上破坏了日本宪政民主的基础。其次,安倍执政以来,其对待教科书问题、慰安妇问题、内阁成员于战败日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都显示出他的基本是非观和人权观是存在问题的。日本领导人的这些行为将使价值观外交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失去说服力。2.中国近些年的民主法制成绩2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正在大力开展包括“自由、民主、法治”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国内外政策做了大的调整。诚然,过去十年中国在国际上强调经济层面,在海洋岛屿争端中中国也越来越爱用实力说话,给国际社会渐渐留下了超级土豪形象。但如今在一波波反腐败高层打虎行动过后,中国也即将在国内着手推进法治建设,自然要连带考虑到自由、民主的问题。另外在国际交往中也提出了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强调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要严格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在海洋岛屿主权争端中也提出要充分尊重国际法等等。这一切也是全世界有目共睹。国外文献综述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中西辉政在其个人著作《价值观外交中的日本》中认为:“东亚‘新冷战’的帷幕已徐徐拉开”,“面对中国、俄罗斯和朝鲜三个独裁政权组成的联合,‘价值观’问题变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国家也好,独裁政权也罢,都与我们信奉的民主、人权、法治和言论自由等价值观格格不入”;“尽管就历史问题相互理解很难,但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拥有共同价值观的日美韩保守派应深入合作”。“特别是就靖国神社等受到欧美和中国批评的时候,要考虑反驳的战术。此时应可以把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国家等价值观连同日本传统价值观一起向世界输出日本的普世性。”1.日本右翼势力这表明,日本右翼势力企图以日本与欧美的共同价值观掩盖他们在历史观、战争观等基本价值观方面的对立,从而在历史问题上摆脱被动,在对华地缘战略上赢得主动。迄今,每当中国就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提出批评时,日本右翼势力总会转移问题焦点,把西藏问题、人权问题等作为污蔑和攻击中国的重点。“价值观外交”恰好为他们挞伐中国制造了一个演绎逻辑的大前提,所以他们才如此大力支持。从安倍上台以来的多次访问来看,其“围绕中国”的目的显而易见,也就是所谓用“价值观外交”围困中国,从而达到日本制衡中国崛起的目的。欧洲政治评论家齐泽克在其个人著作《我眼中的“价值观外交”》中,以一位当代政治学者的眼光、尖锐的提出:“所谓“价值观外交”,是一种冷战思维的产物,其实质就是把国际秩序分成不同意识形态阵营,拉拢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排斥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这在美苏争霸时期自然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外交战。”2.在意识形态上与普世价值观相违背的国家“安倍晋三的“价值观外交”则是把中国看作一个在意识形态上与普世价值观相违背的国家,从而区分出敌我,并把围绕在中国周边的国家拉拢到日本之下,致使中国处于孤立的境地。因为日本人明白,中国现在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国内形势和3周边环境,一旦这种环境被破坏,中国经济发展必遭受重创,而中国现在正是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在国际上挺直腰杆,安倍的目的就是要毁掉中国最依仗的资本。”二、论文的基本内容、结构与价值(可加页)(一)基本内容日本外交开始强调民主价值观可追溯到冷战结束之初。这与同一时期美国在亚太地区大力推行“人权外交战略”是不无关系的。1992年6月,日本内阁制定的《政府开发援助大纲》(《ODA大纲》)对日本的对外援助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其中规定:“对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和导入市场经济的努力及基本人权与自由保障予以注意”自此,受援国的民主化、市场经济、人权等因素成为日本是否提供援助的依据。换言之,随着对外援助的政治化,日本外交中的“价值观”色彩开始显露。1992年日本恢复对越南的援助。1996年,在里约地球峰会上,日本发表《为了发展民主的伙伴关系》计划,拟对柬埔寨、老挝、越南、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民主化和市场经济改革进行援助。进入新世纪,日本在对外关系上更加重视宣扬民主价值观。2002年11月28日,小泉首相的咨询机构“对外关系工作组”提出题为《21世纪日本外交基本战略--新时代、新视野、新外交》的研究报告。该报告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应对中国,并明确将维护自由、民主主义、人权等价值观作为日本的基本国家利益之一。报告指出,自由与民主主义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珍贵的成果。“为了亚洲的长期稳定,一贯推进自由与民主主义、维护人权、积极参与人道支援活动,是亚洲先进民主主义国家日本的义务及国家利益。但是,与欧美那种高压、直接的做法不同,日本采取平静、稳妥的做法应当更为有效。”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冷战思维形成及背景。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日本外交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特征之一就是明显的“价值本位”倾向,日益注重宣扬“自由、民主主义、人权、市场经济和法治”等民主价值观念。安倍晋三上台后,更是将“价值观外交”置于战略高度加以推进,并且越来越显露出明显针对中国的意图。有鉴于此,本文拟探讨日本“价值观外交”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并分析其针对中国的意图及效果。自此,受援国的民主化、市场经济、人权等因素成为日本是否提供援助的依据。换言之,随着对外援助的政治化,日本外交中的“价值观”色彩开始显露。1992年日本恢复对越南的援助。1996年,在里约地球峰会上,日本发表《为了发展民主的伙伴关系》计划,拟对柬埔寨、老挝、越南、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民主化和市场经济改革进行援助。本文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日本价值观外交的形成发展演变梳理。日本开展“价4值观外交”的重要对象国是中国,其意图是通过打“价值观”牌,取得对华外交的制高点,应对中国的崛起。在小泉时代,自中日关系开始出现“隔阂”之初,小泉首相就有意用“自由”和“民主主义”等价值观将中国与其他国家区分开来。日本政府的战略考虑是“积极宣扬中国最讨厌的‘人权’和‘民主’,将其作为东亚地区合作的基本理念,并强调确立这种理念的重要性”,从而对希望在即将召开的东亚峰会中把握主导权的中国进行有效牵制。据《东京新闻》称,去年年底,安倍晋三提出新的外交安保理念,意在加强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夏威夷州之间的合作,形成一个菱形框架来围堵中国。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讲了关于日本价值观的评价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从长远看,虽然安倍上台以来高举“共同价值观”招牌,强化了日本与澳大利亚、印度及构想中“自由与繁荣之弧”区域内国家的关系,但要真正形成期望中针对中国的日美澳印“价值观联盟”和“自由与繁荣之弧”尚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在当前国际格局中,就澳大利亚来说,虽然它与日本签署的安全协议不排除有防范中国、抵消中国在亚太事务中影响力的考虑。但它也更加认识到发展与中国友好关系的重要性,因而近年来在外交上明显“向亚洲倾斜”。就印度来说,虽然不能排除其有借重日本甚至美国这两个强国的力量实现其“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梦想的意图,但一贯奉行“左右逢源”的不结盟外交政策的印度,终归要在与各大国的周旋中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本文的第四部分,主要谈论了作者关于日本价值观外交的未来发展趋势。正当麻生大力主张“价值观外交”之际,自民党作为执政党的价值却受到日本国民的强烈质疑。贪腐、民生等问题和政治右倾化,导致自民党在2007年7月29日的参议院选举中惨败。同年9月12日,安倍首相宣布辞职。随后,麻生竞选自民党总裁败北,9月26日福田康夫内阁成立。此次日本政局变动,使得本来就难见成效的“价值观外交”近期内更难推行。迄今,尽管安倍内阁为实现上述构想而拼尽全力,但美国的反应却显得出奇的冷淡。这是由于,伴随伊拉克战争长期化、国际恐怖主义蔓延等问题,国际上已初步形成对美开战的“隐形”一极,即超国家的国际恐怖活动网络。加之核扩散危险的增大,美国的安全面临威胁,且比美苏两极对抗的冷战时期还要大。美国因伊拉克战争、伊朗核问题等自顾不暇,对日本刺激中国的做法转趋慎重。本文第五部分,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作出了未来美国政府能否继续把推广其价值观作为外交重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共同价值观能否在日美关系中继续发挥纽带作用。对于一些左翼和右翼的美国人来说,哈马斯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选举中获胜和伊拉克的艰难局势,已经使美国“促进民主”的主张威信扫地。美国必须从中汲取教训。5综上所述,日本所谓“自由与繁荣之弧”链条上的这些中小国家,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价值理念。不可能盲目地接受日本力推的西方价值观,因此,日本的“价值观外交”对这些国家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二)论文结构一、绪论(一)选题缘由及意义1.选题缘由(1)军费问题对国防的影响(2)国家财政与军事财政的关系(3)战时军费体系在战争中的作用2.选题意义(1)历史意义(2)现实意义(二)研究历史及现状1.国内研究2.国外研究(三)研究思路与方法二、价值观外交的定义及各主要国家推行价值观外交的表现(一)价值观外交的定义(二)世界各主要国家推行价值观外交的表现1.冷战时期美苏推行价值观外交表现2.冷战后美国推行价值观外交的表现3.德国推行价值观外交的表现(三)日本复合式价值观外交内涵三、安倍政府推行价值外交观的各方面综合分析(一)出于日本本国目的考虑1.提高国家地位的政治目的2.确保稳定发展的经济目的3.改善国家形象的舆论目的(二)“价值观外交”与“自由繁荣之弧”的思想脉络1.日本的国家利益概念2.国内政治基础,获得右翼反华势力支持3.外部因素是美国的地缘战略四、安倍政府复合式价值观外交的前景与评价6(一)“价值观外交”与“日中战略互惠关系”1安日中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2.台湾问题,“台独”势力(二)“价值观外交”会否人去政息1.美国的反应却显得出奇的冷淡2.回到冷战或19世纪势力均衡状态3.‘自由繁荣之弧’只能是一种虚构的幻想。”(
本文标题:二战后安倍政府价值观外交(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7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