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二战的扩大转折胜利影响(教案)2
1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主备人:马学国授课时间:2月18日、20日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了解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体会反法西斯力量坚韧不拔的意志、浴血奋战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智慧。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盟军的反攻;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日本投降的原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学生自学,发现问题1、参展《导与练》的知识框架,复习课本第一单元第5--6课的基础知识,对知识框架进行填充,发现自身知识中存在的问题。2、学生自己进一步结合《导与练》中的考点突破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梳理,进一步夯实基础.(二)、生生交流,合作学习针对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也可以向教师提问(三)、师生交流、探究点拨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一、德国入侵苏联(1941.6.22)1、背景:(1)必要性: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2)可能性:①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②初期的胜利使德国拥有了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③且为此进行了精心准备。2.经过: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3、苏军初期失利的原因:⑴德军:经济军事势力强大,准备充分,且采用闪电战术⑵苏联:①苏军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②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1936—1938年肃反运动)2③苏联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④主力部队的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探究一:苏联为什么能在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坚持下来?①苏共的坚强领导,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奋勇抵抗,迟滞敌人进攻,②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在德军强大攻势面前坚持下来。4、影响:⑴对苏:损失惨重,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⑵对德: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从而加速了德国的失败⑶整个战局:使二战扩大,同时美英调整对苏政策,从而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12.7)1.原因:①德国初步胜利的刺激②日本资源贫乏③日本既定国策的重要步骤:企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④美英等国对日本的贸易禁运(直接原因)⑤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根本原因)2.影响:⑴对日:战术上暂时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为失败埋下祸根。⑵对美:损失重大,卷入战争⑶对亚太: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⑷整个战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美国的加入);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原因: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进(直接原因)2、过程:①1939年,美国新《中立法》;②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③苏德战争后,美英《大西洋宪章》;④1941年,美英苏签定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的第一个协定书。⑤1942年元旦,26国《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3、影响:①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②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信心,③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3疑难解析1、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⑴同意,⑵说它是战术上的胜利:是因为日本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⑶说它是战略上的失误:是因为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珍珠港事件把美国卷入了大战,加强了对手的力量,为日本法西斯失败埋下祸根。2、1939年前美国的三个中立政策与1939年后的中立政策有何不同?⑴前三个原因:①忙于恢复经济,无暇顾及(同英法)②孤立主义思潮,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③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利益的驱动④外交需要:阻止法西斯,压制英法,遏制苏联,利用三股力量互相牵制削弱。实质:是美国的绥靖政策,有利于法西斯的侵略。⑵1939年①原因:二战爆发后,美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为了遏制和反对法西斯的侵略作用:实际上为海上力量占优势的英法提供军火打开了方便之门(现款自运),它的通过表明美国外交政策②的调整,即在不直接参战的前提下尽可能援助反法西斯国家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㈠莫斯科战役:1941.9---121、概况:⑴对阵双方:苏军:朱可夫德军:包克⑵德军初战告捷⑶结果:德军被歼50万,仓皇后退。2、胜利原因:⑴从苏军看:①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②苏军情报准确,及时东兵西调,加强莫斯科防御③有利的自然环境(俄国的严寒)⑵从德军看:①缺乏冬季作战准备②德军骄傲、狂妄,对形势估计不足。③进攻南欧延误了向莫斯科进攻的时间3、影响:4①第一次重大失败,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闪电战破产(平型关战役: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②以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③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㈡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1、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原因: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全线进攻(改为重点进攻)②斯大林格勒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③夺取苏联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粮食、石油、煤炭)④以斯大林命名的城市,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⑤希特勒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2、概况:⑴苏军的战略防御阶段:1942.7---11与德军展开激烈巷战,苏军死死钉在斯大林格勒⑵苏军的战略反攻阶段:1942.12---1943.2全歼德第六集团军3、意义:①是苏德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极大地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德军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②大量歼灭了法西斯德军的有生力量,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瓦解③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因此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是二战的转折点。(原因?)4、德军失败的原因:⑴苏联:①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②有盟国的支持。③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的周密安排;④苏军的兵力优势。⑵德国:①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又面对严寒。②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气低落,缺乏外援。③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从发挥;④德军制空权的丧失;二、中途岛海战1、背景:⑴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仍对日本构成威胁⑵诱出美国舰队加以歼灭2、概况:⑴美军破译日军密码,精心准备⑵双方在中途岛展开海战,日军惨败3、影响: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54、美军取胜的原因:⑴从美方:①事先破译日军密码,掌握战场主动权②集中兵力,抓住战机,指挥果断⑵从日方:①分散兵力②战术陈旧,航母舰队任务复杂三、阿拉曼战役(1942.7---1942.10)⑴时间:1942年秋⑵结果: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⑶原因:①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②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⑷意义: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探究一:1943年,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有哪些根本变化?①苏联红军于1943年2月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军转入反攻;②1943年5月,美、英盟军取得北非战役的胜利,北非战事结束;③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④中途岛海战后,美军掌握了主动权;⑤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困难的时期。疑难解析1、结合本课和上节课的内容,回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的转折都在1942年到来,有什么必然原因呢?⑴打开胜利之门:①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②盟国在各大战场上协调步骤,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实现了各战场的转折。⑵必然原因:政治形势的根本转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才迎来了军事形势的转折。2、二战的几个主要时间二战全面爆发:1939.9.1;德军突袭波兰苏德战争爆发:1941.6.22;二战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反法西斯联盟:1942.1,联合国家宣言太平洋战场转折:1942.6,中途岛海战苏德战争转折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北非战场转折点:1942.10,阿拉曼战役四)、纠错释疑6(五)、拓展延伸(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学生自学,发现问题3、参展《导与练》的知识框架,复习课本第一单元第7--8课的基础知识,对知识框架进行填充,发现自身知识中存在的问题。4、学生自己进一步结合《导与练》中的考点突破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梳理,进一步夯实基础.(二)、生生交流,合作学习针对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也可以向教师提问(三)、师生交流、探究点拨第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一.盟军的反攻1.太平洋战场瓜岛战役(转折完成);马里亚纳战役;菲律宾战役2.北非地中海战场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投降(瓦解开始)3.苏德战场库尔斯克战役(转折完成);苏军的十次打击二、二战后期重要的国际会议会议名称背景内容意义开罗会议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为加速战争的进程签署了《开罗宣言》各国协同对日作战,加速日本投降。德黑兰会议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为加速战争的进程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三国协同对德作战,加速德国法西斯溃灭的过程雅尔塔会议1945年初,苏军收复国土,已越出国境;美英法军已攻入德国境内。德国败局已定。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初步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雅尔塔体系波茨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着重讨论战后世界安排加速日本的投7坦会议利的前夕的问题,中美英三国发表《波公告》降、巩固对德的胜利。三、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欧洲第二战场指的是什么战场?第一战场呢?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意义?美英盟军在欧洲西部开辟的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战场;苏德战场;1、背景形势:1943年,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胜利目的:加速战争进程,盟国召开两次重要会议(开罗,德黑兰)2、过程: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盟军登陆成功后,对德国展开了强大的攻势,1944、8月,盟军占领了巴黎,很快,整个法国被解放。3、意义:使德国法西斯处于东西两面作战的困境,极大地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鼓舞了欧洲被占领国家,促进了欧洲人民反法西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四、欧亚各国的抗战和抵抗——反法西斯的第二条战线法西斯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形成了打击法西斯的第二条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简述欧亚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情况。1)自由法国运动2)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反法西斯斗争3)菲律宾配合美军开展对日作战4)中国战场的贡献①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的旗帜②中国战场为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哪些贡献和牺牲?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军陆军的主力和相当一部分日本空军和海军力量。其存在既牵制了日军南下,又抑制了日军的北上。中国战场共歼灭日军155万,对其彻底覆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重大民族牺牲。2、意义:形成了打击法西斯的另一条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法西斯国家的相继投降1、意大利的投降:1943、9,轴心国开始瓦解。2、德国法西斯的投降(1)欧洲战场形势发展:第二战场开辟后,德国法西斯处于两面夹攻之中,8加速了溃灭的过程;(2)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柏林战役:1945年4月,美军苏军易北河会师,然后苏军攻克柏林;(3)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4)影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3、日本的投降(1)背景:盟军对日打击;波茨坦会议召开;美苏中对日打击①美国投下原子弹;②苏联参加对日作战;③中国战场的反攻;(2)日本签订无条件(1945、9、2)【拓展延伸】、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什么启示?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②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③落后就要挨打;④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一.战争,人类没有胜者——空前的浩劫1.规模空前、损失惨重2.法西斯的暴行⑴纳粹屠杀犹太人⑵南京
本文标题:二战的扩大转折胜利影响(教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7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