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从奴化教育看日本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一、日本奴化教育下的青年:日本侵略与管理控制中国的工具二、浅析日本在东北的奴化教育对沦陷区管理控制的作用与意义(浅析日本在东北的奴化教育中的殖民统治思想)1.宣传教育基本方针2.伪政府教育方针:摘要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关键词奴化教育的核心:泯灭国兴,思想控制,服务战争,服从压迫初期,日伪统治者对中国原有的文化教育机关肆意破坏和摧残,使我国丰富的文化古迹、古代文物、图书文献大量被毁坏和窃夺。当日本侵略者转为巩固占领区时,就侧重进行奴化教育,妄图利用中国民众的民族感情进行欺骗宣传,达到征服东北民心的目的。日本宣传的尊孔复古为的是不让民众反抗,组织现代化教育的接受,渔民思想,同时也减少文化侵略的阻力,顺应当时还未完全接受西方近代思想文明的人的意愿日本奴化教育的目的:日伪要伪满人民崇尚日本,成为甘心听从日本殖民统治的、无民族意识的汉奸走狗。几个方面:日语教育,学习日本风俗,改编教材,控制教师,形成完全被奴化的人民;尊孔教育,阻断近代化的道路;迫害学生老师,防止反日有生力量的产生;军事教育,战争后备军;技能教育,体力劳作,以战养战,减少国内负担;民众教育,形成愚民氛围;较少文化课数量,愚化政策。内容提要除了利用血腥屠杀、残酷的武力镇压东北人们的反抗外,还利用教育手段,对东北人们实行奴化教育,企图彻底泯灭东北人们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本文将以日本在东北地区实施的奴化教育为例,从实行战时奴化教育的背景、奴化教育的统制、奴化教育的渗透、战时奴化教育的侵略活动和奴化教育的危害及影响五部分对殖民教育作一番探讨。前言……………………………………………………………………1奴化教育是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实行的殖民教育,是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殖民侵略,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政治统治、军事镇压和经济侵略而采取的侵略措施。其实质是从思想上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甘心做日本奴仆的工具,实现日本“长治久安”的侵略目标。一、实行战时奴化教育的背景………………………………………3山县有朋曾经强调:“要想在战争中取胜,必不可少的东西,第一是军备,第二是教育。”〔5〕因此,为了长久的侵占中国东北,把占领地完全变为入侵者自己的领土,日伪决定对“东北(满洲国)民众,令其遵守日本法令,施以皇民化教育,并彻底地进行了使其同中华民族敌对的武装教育。”〔6〕台湾一位学者的比喻更为贴切,“别的殖民者是要你的东西,日本殖民者不光要你的东西,还要你的人心。”〔7〕这足以说明日本侵略者用心险恶。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曾经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政策,分为‘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在精神上,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在太阳旗下,每个中国人只能当顺民,做牛马,不许有一丝一毫的中国气。”〔8〕这一论断,说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用武力征伐的同时,也为我国东北人民套上了殖民地思想文化统治的枷锁。二、奴化教育的统制………………………………………………5(一)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与调整…………………………………51937年7月,彻销伪文教部,将伪文教部划归伪民生部,内设“教育司”,实行“满洲国各部总长虽均为中国人,然此为一秘密,彼等皆非掌握大权者”的“次长中心制”〔9〕。这种情况在地方教育机构中也是如此,一般的“国民学校”,“正校长虽然由所谓满洲国人担任,但不经常到校,仅是副校长早晚在学校指挥其全盘工作。”〔10〕这说明真正的掌权者是担任副校长的日本人,而当时日本陆军特务部是拥有最高领导权的指挥部,可见伪满国的中国人就是日本人手中的操作工具。(二)颁布推行奴化教育的宗旨……………………………………6在日伪统治者看来,原学制未把职业教育放到主要地位,满足不了日本侵略者扩大经济掠夺,急需大批具有初、中级技术水平的熟练工人的要求。于是,1937年开始颁布了具有典型奴化教育特色的“新学制”,第二年正式实行。被喻为“奴化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新纪录”的“新学制”〔12〕,其奴役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缩短初中、高等教育的修业年限,教育水平急剧降低。与东北地区原来的学制比较,小学教育仍为6年制,初中教育由原来的6年制缩短为4年制,高等教育由原来的4年制缩短为3年制〔13〕,全部学程由原来的16年缩短为13年。这样,小学教育在整个学制的学习年限比重增大,由原比重的37.5%增至46%。日本又强制推行尊皇的“精神教育”,尽忠报“国”的“国民教育”和受日奴役的“劳作教育”〔14〕,这就限制了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势必会降低东北青少年一代的文化教育水平。2、废除“旧思想”。强调对中学加强实务教育,对中国青少年进行最初级的培训和最初级的职业教育,进行农业、工业、商业等单科教育,以便毕业后在社会上给一种职业。废除了“旧思想”,初中教育就成了专供日本殖民驱使成为战时的劳动军或是为推行奴化教育培养师资的培训机构。3、突出精神教育,麻痹和毒害青少年一代。4、日本语成为伪满国“国语”。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用日语同化东北人民,使东北人民逐渐忘掉中文、忘掉自己是中国人,做无偿为其服务的奴隶。(三)建立奴化教育体系……………………………………………8随着日本侵略战争在东北地区的不断深入,尤其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伪满教育进一步采取了适合战时体制的措施,确立了战时教育体制,强迫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和大量体力劳动,来强化战时训练。战时教3、强化军事训练。为了适应侵略战争的需要,日伪加强了对东北青少年的军事训练。育内容十分广泛,并具有如下突出特点:1、重视时局教育。2、加强敬神、拜神教育。除灌输日本法西斯的“武士道精神”和阶级服从的思想外,还有教练、射击、指挥法、防毒、军事讲演及其它有关军事上所必要的诸多训练。4、“勤劳奉仕”。“勤劳奉仕”,是对东北青少年进行的强制性劳动,其核心为“国民皆劳”〔21〕,即东北青少年要为支持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而进行艰苦劳役。除了学校教育,日本还很重视对伪满国校外广大民众的社会教育。这种教育不分年龄与性别,它具有专门的教育设施,这些设施,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注重精神教育。二是注重实务教育。初期,日伪统治者对中国原有的文化教育机关肆意破坏和摧残,使我国丰富的文化古迹、古代文物、图书文献大量被毁坏和窃夺。当日本侵略者转为巩固占领区时,就侧重进行奴化教育,妄图利用中国民众的民族感情进行欺骗宣传,达到征服东北民心的目的。日伪社会教育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所谓电影教育,巡回放映登极大典一类的纪录片;报刊杂志,印行各类奴化教育小册子和传单;举办产业展览会,宣传日本强大富裕;礼仪教育,褒扬封建传统中的孝子节妇、祭孔祭神;此外还有娱乐教育、青年教育、成人教育、讲演、图书等,共十大项之多。时时处处宣传“王道乐土、民族协和、日满亲善”,进行殖民奴化教育〔23〕。伪满洲国的社会教育主要的突出特点就是教育手段多样化、教育方式灵活化,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设施,使其接受奴化教育。伪满洲国的殖民奴化教育注重借助中国封建传统礼教,利用一切可以为其服务的腐朽落后的愚昧观念,经日伪统治者的精心“装扮”而摇身变为至高无上的思想统治工具。“忠孝”历来被奉为中国古代家族统治的思想武器,日伪统治者利用儒家的“道德仁爱”、“忠孝”对民众进行所谓的礼俗教育〔24〕。三、奴化教育的渗透………………………………………………………11(一)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11在课程设置方面,除把日语定为必修科目外。同时,大大削弱文化课的比重。这种课程设置使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明显下降。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就是取消中国传统的“修身”以及宣讲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讲经”两科。增设进行“皇道”教育的“国民道德”;“国文”改为“满语;“日语”变为国语。同时注重“实业”科目的设置,减少文化课,其目的是有意识的打乱系统的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方面,日伪出版的教科书始终突出“皇道教育”,以“日中亲善”、“共存共荣”和“东亚新秩序”等奴化思想贯穿整体。虽然对各科的要求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加强忠于伪满皇帝和日本天皇所谓的“精神教育”而服务的。种种悲劣行径证明:日伪要伪满人民崇尚日本,成为甘心听从日本殖民统治的、无民族意识的汉奸走狗。(二)对教师奴化教育培训…………………………………………12首先,要求所有的学校教师声明脱离战前参加的各种政治党派,然后分别参加各地举办的教育培训班,接受汉奸思想训练与灌输,其次,临时性讲习会是伪满教师进行奴化培训的另一主要内容,就是利用假期召集部分教师办讲习会。临时性讲习会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强化日语的学习,进行建国精神教育,听取各种政治、军事报告等。二是在智育、劳动、作风等方面提出了“适应国民生活环境,习得适当之知识”,养成“实践躬行,率先垂范”的习惯。〔28〕日伪对教师的奴化培训,从整体上来看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1、明确规定教师的职责。2、强化“思想素质”培训。伪满对教师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即通过培训,加强教师对“建国精神”、“王道政治”的理解和运用,妄图从灵魂深处使其彻底奴化,以便通过他们更好地奴化东北青少年学生〔31〕。3、提高教师待遇。日伪当局以略为优厚的经济待遇来提高教师地位,目的无非在于笼络人心,使教师甘愿为日本殖民奴化教育效力,以便更好地利用他们去奴化广大的东北青少年学生。4、严酷的思想控制。日伪在学校中,严格控制教师的言行,无论课内课外,教师的行为都被监视,并从严制定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教师的惩戒处分。伪满14年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所办的师范教育,所培养的教师完全是为其侵略战争和奴化东北人民服务的,它以降低东北师生的科学文化程度,毒化其思想,淡化其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为目的,使师生的身心健康倍受摧残。(三)对学生的奴化教育训练………………………………………14奴化训练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并分为日常、定期和临时三种:如学校每天上课前都要举行的朝会。定期的奴化训练,又规定了日本的“纪元节”、“天长节”、“明治节”要举行纪念仪式〔33〕,主要是利用中日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使学生养成“敬神”、“崇偶”的封建观念,对学生进行的精神奴役,目的是使他们逐渐忘掉自己的祖国,受其野蛮统治。临时的奴化训练,是对突发事件与活动的一种临时训练仪式,意在时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控制。四、战时奴化教育的侵略活动…………………………………………15(一)满铁是奴化教育的推行者……………………………………15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是日本政府在日俄战争之后为推行其“经营满铁”,即侵略中国东北政策而设立的执行机构。正如满铁所言:“军政署着手教育事业是以安定当地人心为第一任”,决非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1907年10月15日后,满铁才正式直接从事它几十年的侵略教育活动:接受附属地内军政署和居留民会的现有学校,设立大中小学校、开办职业教育、设立教育管理和科研机构、编写教材、代管附属地外的各种学校等等。(二)教育对象与教育方针的制定…………………………………16满铁开办学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日本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满铁对前者推行帝国主义的侵略教育,目的是培训侵略“满蒙”的骨干,鼓励日本人总而言之,就是强调教育要适应日本在东北所需人才的培养。移民定居;对后者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目的是造就向侵略者顶礼膜拜的汉奸和奴才。(三)外语教学与殖民统治需要……………………………………17(四)对中国学生采用思想渗透的奴化教育方法…………………18(五)自立教科书编撰机构…………………………………………19综上所述,日伪在东北地区所实施的奴化教育,虽然方式多样化,但其宗旨是不变的,是法西斯专制式的愚民政策。这种殖民地的教育侵略,与政治统治、军事镇压和经济掠夺之间所构成的密切联系,再次证明了奴化教育政策是为其国家利益和殖民侵略而服务的,目的是要为日本培养奴役于各个领域的无偿资源和工具。这就是教育侵略较之其它侵略方式更为狡猾、更为毒辣、更具欺骗性的地方。从目的上看,对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摧残与破坏,比一个国家的彻底消失与灭亡更加可怕。五、奴化教育的危害及影响………………………………………………21(一)严重破坏东北的教育事业……
本文标题:从奴化教育看日本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9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