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1_历史_必修1_人教版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皇帝制度;中朝与外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元朝中书省和枢密院、宣政院。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1.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州县两级制;观察使;节度使;行省;宣慰司。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新课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其主要特点。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学提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教学过程感悟与思考引言,宋太祖与宰相议事坐站跪变化。提问:同学们想想看,从坐到跪,这中间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实际反映了皇权与相权争夺。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延续,成为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知识结构:(由学生自己先进行整理)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皇帝制(完善)汉初三公制,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东汉光武尚书台(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隋: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决策机构,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隋唐六部制唐:门下省---审议机构,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六部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宰相宋朝:二府制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枢密使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加强皇权新发展宣政院(统领宗教与西藏)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郡国并行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汉初---郡(太守)、国(丞相)二制并行,后封国名存实亡(景帝---武帝)汉武帝后期---分十三州,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东汉末年---州成地方行政区,州牧为州最高长官,形成三级制隋朝:州县两级制隋初---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时---减郡并州,裁汰冗官2唐朝:道州县三级制、藩镇制度唐地方行政制度与隋同唐太宗时---分十道,为监察区唐肃宗时---将道级监察长官固定,形成道州县三级唐中后期---地方军镇节度使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北宋:路州县三级制文臣作地方官---使地方节度使徒有虚名将唐时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元朝:中书省(直辖三省区)评价:行省制加强中央行省制度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地方行政制行中书省(下设路府州县)度重大变革,省制开端。宣慰司(管边远地区)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总体上,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中央政权中,不断削弱相权,加强君权。3、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不允许有独立行政体系存在。4、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理解提示:从以上知识整理中,我们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本节内容理解主要围绕三个重点。一、皇帝制度的继续完善发展,皇权加强的根本原因在于要把地方权收归中央,中央权力最终集中于一人之手。在整个过程中,产生了皇帝与权臣的权力斗争,产生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帝相之争,权归皇帝。1、减低丞相权威,如起用布衣为相、分中朝、外朝、重用尚书令,皇帝可以总揽大权,(尚书令地位低贱,又是皇帝亲信)。但尚书台权力扩大,如果皇帝本人软弱,权力容易落入尚书台。2、分散相权,如魏晋形成的三省体制,隋唐时确立的三省六部体制,政事堂设置,北宋实行二府制,增设参知政事、三司,皇权独揽。元朝时加强皇权的新发展。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权归中央。1、郡国并行制,相互监督,牵制。起因是西汉初统治者错误认识秦灭亡原因,搞分封而产生的问题的补救措施。后果严重,产生大动乱。2、设置监察区并把监察区发展成行政实体。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后果是州演变成行政实体后,兼有了地方行政权与军权,与中央分权。东汉末年混乱主要原因一是皇权过重后,皇帝昏弱幼小,外戚宦官代行天威,引起动乱。二是州的刺史兼有行政权与军权。唐朝中后期混乱局面的原因有三点,皇权削弱、监察区实体化、藩镇割据。3、权归中央北宋加强皇权并把大权从地方收到中央(杯酒释兵权),但采取的方法又造成了三冗现象(兵、官、费,导致积贫积弱。)4、行省制度有效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巨大。B、教学过程: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提问:在书上找找看具体有哪些表现?一、继续实行皇帝制度,维护皇权,这一做法也为后来各王朝所沿用;二、是在中央设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提问:以上两者有没有什么变化?有所变化。1、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学思之窗】蔡邕《独断》引文。问题:这些规定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主要是强化皇帝的个人独尊、皇权的至高无上。历史记载表明,汉代的皇帝制度已构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既包括材料中皇帝名号的诸多规定,还包括礼仪、皇位世袭等诸多制度。还可引导学生与秦始皇创立皇帝名号时的情况比较,得出汉承秦制、继续实行皇帝制度但又有所发展的结论。2、在中央行政继承秦制设立三公。只是在景帝以后,名称有些变化。中央的三公中,丞相有时改称相国,太尉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或称大司空。[书上注解][同学们注意]:汉初三公他们的职能和秦朝时是有不同的。不同点在哪?3西汉时,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丞相与皇帝之间极易产生矛盾。因此,为了加强皇权,便于控制,汉武帝时便启用布衣为相(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任命儒生公孙弘为丞相,改变了原来有贵族做丞相的做法,从而加强了对丞相的控制)。【布衣:老百姓】追问:汉武帝还采取哪些措施?汉武帝又在中央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中朝”由哪些人组成呢?任命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加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其中,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而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则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思考:为什么“中朝”决策大大加强了皇权呢?因为(1)内朝官位很低,不易弄权;(2)内朝官多为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3)内朝官多由出身低微的外戚、宦官充任,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讲解:东汉光武帝时三公权限被进一步剥夺,尚书台的权力被扩大,使它成为了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这样一来,大权就掌握到了皇帝手中。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政治架构。过渡:既然汉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相对于秦朝有很大的变化,那么隋唐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己画示意图。2、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提问:是哪三省呢?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历史纵横】唐太宗设政事堂。首先应让学生弄清唐朝三省制的明确分工,在此基础上砸实门下省的职权,熟记三省的长官及参知政事都是宰相。至于政事堂创立的作用,提高了三省制的功能这一点,学生不难理解。可组织学生召开一个模拟三省会议。先分别召开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会议,各围绕一个紧迫问题展开讨论,争论不休争执不下,然后再模拟三省会议的召开,体现出其提高效率,设立政事堂的必要性。过渡:尽管三省六部制度在隋唐时期是重要的权力机构,但到宋朝时期就不同了,这是什么原因?北宋的中央机构是怎样构成的?3、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二府”、【历史纵横】唐玄宗设军镇,后节度使权势膨胀割据一方。唐中期以后,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安禄山、史思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他与安禄山一道,以讨伐奸臣杨国忠的名义起兵反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宋太祖赵匡因就是当时后周一名掌握兵权的大将,他通过发动“陈桥兵变”而建立宋朝,赵当上皇帝后,害怕武将发动兵变夺权,就想办法削夺课堂引导: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担心宋朝也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就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我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假如你是赵普,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你会提出什么样的好办法?宋太祖采纳赵普的建议了吗?。又达到了什么效果?(收精兵:三衙统兵,枢密院发兵,相互牵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布兵的原则;削实权:削弱中央和地方官员的实权,中央设二府三司,分管行政权、军政权、财权。地方上设通判和实行文官制。有效的解决了地方和中央分权的斗争,使地方再没有能力威胁中央。以后中央集权的突出问题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宋代二府三司的设置,也使宰相变得可有可无了)宋初,赵认为影响专制皇权的是相权,统治者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宋朝时的三省六部有名无实。提问:具体措施是怎样的?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则是最高军政机构,二者合称“二府”。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分割宰相财权。作用:宰相的权力被削弱,皇帝总揽大权。教师总结: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使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但事实上有利也有弊,提问:有什么弊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之争告一段落。弊:三冗,造成宋朝的贫弱局面。4、元朝中央政治制度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元世祖采行汉法,首先健全中央官制。在中央设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和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另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元朝在加强皇权上的新措施使封建王朝的中央组织建置得以基本完成。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4行省制度自元代以来已在中国施行七百余年,对中国的政治生活和民众心理产生了严重影响。元代入主中原,面临着极其棘手的问题,即如何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和如此众多而又发展水平远高于其自身发展的异族民众。它承袭宋金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这种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的行政机构,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仅有的。最高长官设有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又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并对西藏、台湾管辖,使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元史·地理志》中写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这样一个大国,如何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制,是关系到政权能否巩固的大问题。因此,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这一制度,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行省制度最突出的影响是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和交流
本文标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1_历史_必修1_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9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