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价值观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论文1/5论价值观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浅析中国防御性文化意识对亚洲秩序建立的利弊影响韩成07300180063【摘要】和平与发展是二战后世界的核心价值,而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儒家文化就是在追求着和平与发展。但“中国威胁论”的广为流传说明了世界对中国的防御性文化意识缺乏了解。由于利益和价值观的分歧,亚洲始终未能建立起令人满意的秩序。中国作为亚洲大国,一直希望以防御性的姿态来赢得邻国的信任,努力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但我国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需要反思的问题。希望能从价值观的探讨中得到一些对我们以后处理国际问题有益的东西。【关键词】防御性;文化意识;亚洲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剧变,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中国及众多其他亚洲国家相继摆脱了殖民统治,开始了现代化建设。但在全球化趋势下的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国际环境,所以我们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国际关系。为了防止某些国家的战略包围,建立良好的周边国家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中国多次做出让步,但一直以来,若干边境问题就从未完全解决过。能源资源危机日益突出的当今世界,边境地区的丰富石油矿产储备各国都不可能放弃。为了让宝贵资源得以开发,让各国达到共赢,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亚洲秩序。在这个秩序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大国作用。所以研究中国的价值观和它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一、中国的防御性文化意识的渊源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和谐、温和,而西方讲究的是矛盾、竞争。我们的道德要求谨慎避事、谦逊尊长、家庭和谐、继承前人、自省修身,而西方崇尚冒险、自信、独行闯荡。中国的房屋宏伟稳重,皇宫广而不高,而西方推崇哥德式建筑,有伸向无际苍穹的塔尖。中国人喜欢慢拍子的诗词,西方人喜欢反应激烈冲突的戏剧。中国人追求各思想流派的兼容,提倡“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士大夫的最高境界是儒、道、佛的融会贯通。这点是与欧洲文化有本质性区别的。我们不接受外民族文化,顶多在心里嘲笑他们蛮夷。尽管我们古代伟大的文明让我们有这个实力让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都以我们的文化为中心,但我们却几乎从未强迫过任何国家。而西方对不同信仰的民族会有如“十字军东征”这种大型宗教性军事行动,中国却绝不会。归根结底,中国人的“阴阳观”思维方式就完全不同于在西方被普遍接受的“非白即黑”的二元论。所以中国文化是一种非帝国文化,不是制裁性的,而是防御性的,是中庸的。我们秉持的是求同存异的观念,很少试图去改变别民族的生活。这是王权恩泽天下的理想,完全不同于西方追求的“探险”(explore)、“归化”(naturalization)的帝国思想。1所以认为中国在共产党集权下会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想法是荒谬的,相信中国威胁论是对中国文化根基的不了解。二、当代中国防御性文化意识的体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几乎处处能体现防御性意识,现在以边境纠纷问题为例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论文2/5中国与阿富汗、尼泊尔的边境问题。清朝时期,帕米尔高原全境属于中国所管辖,1890年间,由于俄国欲染指中国新疆,英国也对西藏有野心,因此有所谓的英俄协定,由英国取得瓦罕帕米尔,俄国取得北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帕米尔高原始终无法有效统治,但中华民国政府始终将帕米尔高原西边的喷赤河视为是中国的极西点。在六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富汗签订边界条约时,却正式承认放弃瓦罕帕米尔。九十年代塔吉克斯坦独立,在签订条约时也承认放弃帕米尔北境,中国极西点向东移至今日位置。西藏与尼泊尔的多处交界山口,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将其全部划属尼泊尔,并将圣母峰改为与尼泊尔共享。与这两个小国打交道时,并不是我们实力的问题,但我国仍采取了尽量避免纠纷的政策,就很能说明我国的防御性外交姿态。中俄边境问题。俄国是从我国掠走国土最多的国家。民国虽无能为力收回,但并未正式放弃。但为着某些战略目的,我们现在的政府同俄罗斯正式签订新约,永久放弃了索取这些土地的权利。既然收回的难度大到基本不可能收回,那么我们的妥协就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面对巨额的土地,我们不得不为之心痛,但我们解决了中俄边境问题,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机。懂得务实地放弃,这是我们与朝鲜不同的地方,采用温和的外交政策,我们得以稳步发展起来。可见,无论与大国还是与小国的交往,我们都尽量防止冲突,处处减少矛盾,来求得长久稳定的周边环境。三、万事和为贵的外交政策对亚洲秩序建立的利弊分析由于各国利益与价值观的不同,对我国的防御性姿态,各国的反应各有不同,有的是逐渐信任我们的和平崛起方针并建立良好关系,有的是不能理解,有的却是得寸进尺。可以看到,这种价值观有很大的成效,但也有没用合适的地方。中日关系。中国主动拒绝了日本的战争赔款,来获取与日本的良好关系,但成效甚微。短暂的蜜月期之后,两国的宿怨仍未消除。事实上,对日本进行妥协政策是不可能有重大成效的,这也是日本民族的价值观决定的。日本是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又自古以强大的中国为邻,一直有一种自卑情绪,却又极度渴望强大。民族经历导致他们崇尚相扑这样夸大个人力量的运动,痴迷武士道,常把一个巨大的“忍”字挂在随处可见的地方。“忍”是一种民族的心里压抑、韧性和复仇的情绪。而从甲午中日海战以后,日本摆脱了弱国情节,获得了很大的优越感,就开始疯狂扩张国土,释放欲望。对推崇军国主义的国家,我们的包容没能取得收益。对于日本,只有实力是重要的,谁比它强,它就服谁。长期以来,中国走在日本前面,他们就会学习中国,中国落后了,美国强大了,它就立即抛弃了很多从中国这里学来的儒家文化,在一场明治维新中改头换面。它的西化远快于中国,民族价值观不同就是本质原因。所以,要想它认错,只能是我们自己的力量的壮大。现在他们正陶醉于自己在那么贫瘠狭小的国土上创造的奇迹——经济傲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这样,它从意识上已脱离了亚洲群体。2尽管我们做出了让步,但中日关系仍在恶化,且日本总是挑逗方。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适合的。中朝关系。很奇特的关系。“两个典型的东方儒教国家,即使背地里咬牙切齿的恨,表面上永远是光鲜的。”我们要的是稳定的环境来发展,而朝鲜激进具有攻击性的意识形态却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论文3/5是与我们格格不入的。在美国用核武器威胁的情况下,我们放弃了继续向南突破38线。既然放弃了统一朝鲜半岛,中国也就务实地承认了韩国,而这对朝鲜是万万没有想到而且不能接受的。从此,曾经共患难的深厚友谊,就因为朝鲜不能理解我们的防御性意识而名存实亡了。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就差我们的盟友朝鲜1票而落选了。当然朝鲜将1票投给了澳大利亚也没什么错,但中国也因此很不愉快。为了反对大陆同韩国的亲密关系,朝鲜宣布了同台湾建立经济往来的办事处。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对盟友。我们甚至希望朝鲜也能转为防御性的意识来获得高速发展,但朝鲜不仅不予理解,反而瞧不起中国的“没原则”。从盟友走向不和谐,这本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所以在朝鲜方面,我们的外交理念遭到了不理解。中韩关系。相反,在韩国方面我们却取得了巨大成功。1948年韩国建国以后,实行了“对美一边倒”的政策,使韩国成为美国国际战略中包围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一员。中国与朝鲜建交,而韩国却与台湾当局建立了密切的官方关系,但就是这样“积怨四十余载”的两个国家却最终走向了共赢。我国积极地把握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解体这一时机,本着自己的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的价值观念,与韩国建交。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断绝与台湾当局43年之久的官方关系。3这可以称为世界上和平共处的成功典范。中越关系。同样是曾经的朋友,在越战中,毛泽东主席还表示过:“中国将给予越南一切必要的物资援助,还准备在越南人民需要的时候,派遣自已的人员同越南人民共同战斗。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国土是越南人民可靠的后方。中国人民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甚至不惜民族牺牲,竭尽全力,支援越南人民把抗美救国斗争进行到底。”4但在我们贯彻我们的政策与美国建交时,越南却同朝鲜一样不能理解,说什么中国邀请尼克松访华是“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5我们的政策又一次不适用,尤其是当它推行了霸权主义之后,我们的宽容得到的不仅仅是不理解,还有得寸进尺的嚣张。越南仅在1978年8月至1979年2月的半年多时间里,武装挑畔就达700多次,打死打伤中国边防人员和居民300余人。6而我们始终在尽力控制规模,对于如此的蛮横,我国仅是多次劝告和警告,并一再提出通过谈判合理解决争端。做出了这么多的让步,迎来的却是迫不得已的战争。然而当我们的自卫性质的战争取得成效时就自动撤回,又一次体现我们的防御性政策。但我们的撤回没能化解这场矛盾,越南霸权之心依然不死,依旧不时在边境骚扰,并争执南海的主权,并擅自在万安盆地开采石油。7对于霸权主义,窃以为一味采取忍让姿态虽能赢得暂时安宁,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并且南海资源决不能武断放弃。靠战利品和巨额援助发家的越南搞霸权的结果却是使发展受到牵连,与中国的对比可以清楚看到激进的姿态也是绝对不可取的。四、亚洲秩序建立的严峻挑战与亚洲国家争执中涉及面最广的当是南海问题。南沙群岛中,越南占有28个,菲律宾7个,马来西亚3个,印尼2个,文莱1个,我国才9个(包括台湾地区管辖的1个)。详情请见附图1。分析这张图片可以发现,接壤的国家都在疯狂争夺,至少说明这是块很有价值的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论文4/5域。越南的贯穿形势更让人担忧。越南不仅驻军,建造各种军事设施,还在一些较大的岛礁上,建有起降场、雷达、气象站、卫星电视天线、灯塔等。越南最近甚至做出决定,计划在其占据的南沙岛礁上建立地方政府机构以宣示主权。(据越南官方的《西贡解放报》于2001年2月10日报道,在越共中央委员会日前召开的一个边防委员会会议上,讨论了南沙群岛问题。会议通过决议,建议在群岛上建立地方政府机构,称该群岛应该象越南其他地方一样拥有自己的政府,以便解决该地区的人民生活及行政管理问题。)菲律宾也正在打算修建更多的基础设施。如果继续保守政策,任其发展,当别国建立了众多基础设施时,要收回就更加难了。我们来看下南海的战略地位。由附图可见,南沙群岛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连接,是重要交通枢纽,极具战略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就是以其作为侵略东南亚的跳板。南沙群岛附近的航道也是重要的国际航道,日本每年从中东进口的18亿桶原油以及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的商品,70%都经过这条航道。其也是美国西海岸与波斯湾之间的主要航道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每天有大约270艘船只航经南沙群岛海域。8除此以外它具有丰富石油资源。据中国大陆地质部门预测,南海油气储量约420亿吨。据统计,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已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钻了多达121个油井和天然气井9。仅1985年一年,这些井就生产了3000-5000万吨原油,其中有将近1/3是从中国境内钻的井生产的。10另外深海区还有巨量锰核和其他矿产,岛礁的旅游观光资源和渔业资源等。11南沙群岛海域鱼类品种众多,年捕鱼量达200-250万吨,堪称为世界上最丰富的渔场之一。12如此丰富的资源如何保护,抑或共同开发,都需要高度重视。其它方面也有不少问题。比如朝核问题就急需我们发挥外交智慧。我们是既不希望朝鲜发展核武器,又不希望美国与朝鲜发生太大斗争,一旦美国与朝鲜发生正面冲突,后果将无法想象。而朝鲜却撇开了中国,一直要求要与美举行双边会谈,对六方会谈兴趣不大。我们这个和事老也就更尴尬了。与正在崛起的印度的关系也需要改善,对我们解决西藏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儒家的智慧。”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会议结束时的宣言。的确儒家思想对当今国际问题的解决常常可以起到创造性的作用。但是对于某些具有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国家,我们的防御性政策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本文标题:价值观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1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