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喀什市一小库尔班尼沙.阿不来提20016年4月14日《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最后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联想、表达,强化对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的感知,初步形成对体积单位大小比较明确的表象;(2)能够进行比较,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m3,1dm3,1cm3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已经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2)学生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兴趣浓厚;(3)学生小组协作的能力和数学语言概括的能力不强;(4)学生对体积概念比较生疏。教学策略(1)故事激趣策略: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2)自主学习策略:采用实验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合作学习策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学资源与设计教具学具:玻璃杯,水,大小物体,三根1米长的木条,生活用品实物模型(长方体和正方体),1cm3的正方体模型,1dm3的正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体积概念1.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是最聪明的鸟吗?生:----师:是---乌鸦!据动物行为学专家研究:乌鸦是人类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动物,其综合智力大致与家犬的智力水平相当.这要求乌鸦要有比家犬复杂得多的脑细胞结构.特别令人惊异的是,乌鸦竟然在人类以外的动物界中具有独到的使用甚至制造工具达到目的的能力,即使人类的近亲灵长类的猿猴也不过只能使用工具(借助石块砸开坚果),而乌鸦还能够根据容器的形状准确判断所需食物的位置和体积,”乌鸦喝水”的故事就反映了其思维的巧妙。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生:听过。师:谁愿意来看着图给大家讲一讲。(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指名学生看图讲故事。师: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生1: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师: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高了?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升高了。【设计理念: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建立体积概念表象。】2.实验证明。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下面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好吗?生:好!教师演示: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放入小石头,再把第二个杯子里放入大石头,让学生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生1:第二个杯子水面位置比第一个杯子的水水面位置高一点,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大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两个杯子的水面位置不一样了。【设计理念: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石头占据水的空间的道理。】3.揭示体积。师:对,第二个杯子水面位置比第一个杯子的水水面位置高一点,是由于大石头占了水大一点的空间。师出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石头,问:这两个石头水占的空间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哪个占的空间大些?生:大石头占的空间大。师:怎样用实验证明呢?生:把两个石头放入装有同样多的杯子中,水面上升多的占的空间大,上升少的占的空间小。师:那你做个实验给大家看好吗?生做实验,其他学生观察。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大小两个石头占的空间有大有小。【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实验,明白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师出示下面的课件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生:电视机占的空间最大,手机占的空间最小。师: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师:谁能说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学生回答…师: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生:电视机的体积最大,影碟机的体积第二大,手机的体积最小。师再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生:(一一判断)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看出来的。【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建立体积的概念。】二、创设矛盾情境,引出体积单位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出示课件: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学生出现争论。(有的说能,有的说不好比较)【设计理念:教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比较,学生发现不好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师:到底谁大谁小?教师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和长方体(出示课件),问:现在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生:能,左边的正方体比右边的长方体体积大。师:为什么?生:因为左边的正方体有9个小正方体,而右边长方体有8个,而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比右边的大。师:左边的正方体和右边的长方体中的小正方体不一样大,行不行?为什么?生:不行。因为小正方体大小不同,就不好比较。师:为什么分成小正方体前不能直接比大小,分成小正方体后就能比较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分成的每个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这样就好比较了。师: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请大家阅读书本,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生汇报: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2)、认识立方厘米: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3)、认识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4)、认识立方米: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生猜:几个同学用身体演示大小1m3的物体。【设计理念: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和想象,联系生活中的物体,亲身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师: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学生摆小正方体,摆后汇报。生:4cm3。师:为什么?生1:因为它是由4个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师:(从讲桌上拿出2盒粉笔)你能估计这个2盒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吗?生:大约是2dm3。师:为什么?生:因为刚才你拿出了两盒粉笔,而每盒粉笔大约是1dm3,2盒粉笔就是2dm3。四、巩固练习1、(课件展示)书本第28做一做第1题,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设计理念: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2、完成课文第28页“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进而使学生深化对计量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意思的理解。3,练习:完成课文第32页练习七的第3题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进而使学生深化对计量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意思的理解。4,在横线上填上设当的体积单位(课件展示)橡皮的的体积约10()影碟机的体积约22()集装箱的体积约40()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5,判断题。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出示。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面积。()2,计量提及要用体积单位()3,1立方米比1平方米大。()。五、课堂总结,体验成功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生:----师:今天大家的学习很投入,也学了不少有关物体体积的知识,我也很高兴。其实学习不单是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课外学习。今天学习后,大家就可以去观察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所占空间,想一想怎样用今天所学的体积单位来描述它。《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和反思体积和体积单位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立方分米:棱长1立方分米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立方米:棱长1立方米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布置作业:练习册
本文标题: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2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