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井下作业井控安全操作规程目次1井控装置安装2井控装置试压3井控装置的拆卸4作业施工过程的井控安全操作规程5井控装置的管理、保养、维护21井控装置安装1.1井控装置的配置所有施工井均应安装相应压力级别的防喷器和井控管汇。1.1.1防喷器的配置1.1.1.1手动防喷器的选择:一般维护作业井,依据设计要求,选用适合本井工作压力的手动防喷器。1.1.1.2液动防喷器的选择:高压井、含有毒有害气体的井应选用液动防喷器,可根据现场情况增加剪切防喷器;大修作业井应选用液动防喷器。安装液动防喷器时应安装远程液压控制阀,以实现远程开关控制。1.1.2井控管汇的配置1.1.2.1井控管汇包括节流管汇、压井管汇、防喷管线和放喷管线。井控管汇的压力级别与防喷器压力级别相匹配,管汇内通井径不小于62mm,并配备合适的耐震压力表、节流阀。1.1.2.2放喷管线应用钢直管线,放喷出口进储污罐。1.1.2.3井控管汇所用管线每10m用地锚固定。不允许使用焊接管线及软管线,需拐弯时应使用大于120度的铸(锻)钢弯头,其通径不小于62mm。1.1.2.4冬季施工时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1.1.3防喷器和井控管汇压力等级的确定防喷器和井控管汇压力等级应与目前生产层或拟射地层最高压力相匹配,并根据不同的井下情况选用不同型号及组合形式。31.1.4其它井控装置的配置1.1.4.1管柱内防喷工具、井控监测仪器仪表、灌注装置的配备必须满足井控技术要求。1.1.4.2含硫化氢、二氧化碳井,其井控装置应分别具有相应的抗硫化氢、抗二氧化碳能力。1.2井控装置(防喷器)的安装1.2.1井控装置安装前的检查1.2.1.1送至生产现场的井控装置应可靠好用,并附有试压合格证。1.2.1.2作业队在现场接收时,应按清单逐项验收,并检查试压合格证及日常保养要求。1.2.1.3对无试压合格证的井控装置,施工单位不得接收和使用。1.2.1.4防喷器现场安装前必须认真保养,并检查封井器的连接钢圈槽、密封闸板、密封阀座及橡胶密封件是否完好无损,使用专用扳手开关封井器闸板确定操作是否灵活,检查闸板芯子尺寸应与所使用管柱尺寸一致,检查配合的钢圈尺寸、螺孔尺寸应与套管四通尺寸一致,检查大钢圈及四通钢圈槽确保完好。1.2.2防喷器的安装1.2.2.1施工作业前必须在确认井已被压住的情况下进行。1.2.2.2修井设备运转正常,防喷器、钢圈、12条连接螺栓等配件及所需工具准备齐全。1.2.2.3各岗位人员了解施工井况,分工明确,有带班干部指挥,连续施工。41.2.2.4开采油树油、套管闸门,观察30分钟,无溢流显示。1.2.2.5拆卸采油树并连续灌入修井液保持液面在井口。1.2.2.6卸下采油树,将带旋塞阀的提升短接连接在油管悬挂器上。1.2.2.7将封井器密封闸板全部打开,吊装防喷器、钢圈清洁进槽上紧上全全部螺栓,完成拆卸采油树(不包括大四通)安装防喷器作业。1.2.2.8对于液动防喷器须安装远程控制台,安装要求:距井口不少于25m,距放喷管线或压井管线应有1m以上距离,周围留有宽度不少于2m的人行道,周围10m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蓄能器完好,压力达到规定值,并始终处于工作压力状态。按照封井器与液压控制台的标识连接好液压管线,然后连接好电源及地线,进行封井器的试运行;试运行前,要将储能器压力释放手柄扳至关闭位置,将紧急关闭手柄推入,将保压旋钮打至自动位置;在储能器打起压力后,检查液压控制台各部位和连接管线,确保无漏失;对封井器的全封、半封闸板各进行一次开关试运行;液压封井器的试运行前要解除密封闸板的锁定;液压控制台的地线插入地下深度步小于0.8m,插入地线前应落实井场电缆及管线走向,避免损伤地下电缆或管线。1.2.2.9液控防喷器控制系统必须采取防冻、防堵、防漏措施,并保证灵活好用。2.井控装置试压2.1井控装备在现场安装后(包括拆装后重新安装者)必须对其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2.2防喷器的试压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观察10min压降不超过50.7MPa,密封部位无渗漏为合格。2.3防喷管线(即内控管线,指从井口至放喷闸门之间管线)的试压压力为井口所安装防喷器的额定工作压力,观察10min压降不超过0.7MPa为合格,连接部位无渗漏为合格。2.4对放喷管线(放喷管线指从放喷闸门到15㎡[40㎡]放喷罐之间的管线)试压10MPa无渗漏为合格。2.5防喷器控制系统按其额定工作压力做一次可靠性试压。2.6防喷器控制系统采用规定压力用液压油试压,其余井控装置试压介质均为清水。2.7更换井控装置部件后,应重新试压。2.8试压方法:2.8.1对防喷器试压方法2.8.1.1安装好封井器后,采用“封井器试压短节”进行试压,即:用“封井器试压短节”连接试压丝堵,通过封井器空腔与悬挂器连接并上紧,关闭封井器闸板,试压管线与“封井器试压短节”上的接箍连接。2.8.1.2对防喷器试压:关闭防喷器,对防喷器试压合格。2.8.2对防喷管线试压:关闭连接防喷管线一侧套管闸门,在放喷闸门外接管线对防喷管线进行试压,试压压力为井口防喷器的额定工作压力,观察10min压降不超过0.7MPa为合格。2.9对防喷管线(即内控管线)的连接作如下规定:在套管的一侧按以下要求连接好防喷管线:自井口(套管闸门)接出1根油管+高压6三通(在高压三通上装好压力表)+放喷闸门。2.10井控装置试压后要如实填写试压记录。3井控装置的拆卸3.1施工作业前必须确认井已被压住的情况下进行。3.2修井设备运转正常,采油树、配件及所需工具准备齐全。3.3各岗位人员分工明确,有带班干部指挥,连续施工。3.4开采油树油、套管闸门,观察30分钟,无溢流显示,换装过程中专人负责监视井口。3.5用带旋塞阀的提升短节将油管悬挂器接到油管上并上紧。3.6将油管悬挂器通过防喷器座入大四通,对角顶紧全部顶丝。3.7连续灌注修井液,井口无油气溢流显示,方可拆卸下防喷器,然后再卸下提升短节。3.8安装采油树,并上紧上全所有螺栓。4作业施工过程的井控安全操作规程4.1空井筒4.1.1空井筒发现溢流,直接在套管四通或防喷器上部抢装采油(气)树。4.1.2空井筒电缆测井施工井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常规电缆射孔作业的井控安全操作规程。4.2起下作业井控安全操作规程4.2.1起下管柱作业井控安全操作规程4.2.1.1作业上修起管柱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洗、压井,在确认井已7被压住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起下作业。4.2.1.2起下管柱作业前,必须按施工设计要求安装试压合格的并与井内管柱规范相匹配的防喷器。4.2.1.3起下管柱操作,应保持井筒修井液常满状态,连续向井筒内灌注与井筒内液体一致的修井液。对于不能保持井筒修井液常满状态的,以保持井筒内液柱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为依据。起下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观察井口,发现溢流或溢流增大等井喷预兆时,应立即关井。4.2.1.4应备有封堵油管的井控装置(如油管控制阀、油管旋塞等)。4.2.1.5如果发生井筒流体上顶管柱,在保持管柱畅通的情况下,关闭井口井控装置组合,再采取下步措施。4.2.1.6起下带有大直径工具的管柱时,应控制起下钻速度,防止产生抽汲或压力激动。对于不能正常循环,下部管柱可能存在高压圈闭时,应在防喷装置上加装防顶卡瓦,并及时向井内灌注压井液。4.2.1.7起下管柱作业时井内管柱少于50根发生溢流时,抢喷必须先抢装油管挂、关闭全封、在防喷器上抢装采油(气)树,防止关井后井内压力过高将井内管柱顶起,以免增加井喷处理难度。4.2.1.8井内管柱少于50根时停止作业,必须座好采油树,油、套管装压力表进行监测。4.2.1.9起下管柱作业出现溢流时,应立即关井。经压井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4.2.2起下杆柱作业井控要求4.2.2.1起下泵杆作业前,必须在确认井压住的情况下进行,井口附8近必须配备简易泵杆(包括螺杆泵空心杆)抢喷装置(泵杆挂)及相应变扣、卡箍与小钢圈,做到随时控制井口。4.2.2.2起下泵杆作业时,应打开采油树的两侧(三通一侧)生产闸门。4.2.2.3套起管、杆作业前井口必须安装合格与所起油管规范一致的防喷器。4.2.2.4套起管、杆时必须做好油管防喷准备工作,井口必须提前备有三通一个(带卡箍头,便于出现险情时抢装简易泵杆抢喷装置)、油管变扣短节和平式短节各一根、旋塞阀、卡箍与螺栓及小钢圈、杆柱相应变扣、简易泵杆抢喷装置及相应工具。4.2.2.5起杆时,把三通连接到油管上部,三通一侧装好旋塞阀,并且打开。4.2.2.6一旦发生井喷显示立即抢装简易抽油杆防喷装置。然后关防喷器、旋塞阀,装上压力表观察压力。4.2.2.7起油管时把三通从油管上卸下,旋塞从三通上卸下,执行起、下油管(钻杆)柱作业的程序。4.3电缆测试、射孔等作业井控安全操作规程4.3.1射孔施工井控安全操作规程4.3.1.1依据地层压力系数预测能自喷的井,应优先选用油管传输射孔,或灌注适宜的压井液进行电缆射孔。4.3.1.2应安装相应的井控装置(电缆防喷器等),做好防喷准备。4.3.1.3应按设计要求灌注压井液,确保液柱压力不低于生产层与拟9射地层压力。4.3.1.4射孔时各个岗位应有专人负责,做好防喷准备工作。4.3.1.5应密切观察井口油气显示,发现有井喷预兆,应根据情况采取果断措施,防止发生井喷。4.3.1.6发现溢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电缆射孔,若电缆上提速度大于井筒液柱上顶速度,则起出电缆,封闭井口;若电缆上提速度小于井筒液柱上顶速度,则切断电缆,关井。无电缆射孔停止起下操作,关井。4.3.2测试过程井控安全操作规程4.3.2.1应安装好地面测试流程,不装采油(气)树的测试井,管柱顶端应安装大于预测井口压力的旋塞阀及高压生产闸门。4.3.2.2采用打压控制开关井的测试工具测试时,其采油(气)树工作压力必须大于测试层预测压力。4.3.2.3施工执行SY/T5483(常规地层测试技术规程)、SY/T5486(非常规地层测试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规定。4.4冲、钻、磨铣施工井控安全操作规程4.4.1在冲洗(砂)、旋转钻进作业必须在压住井的条件下进行,施工中井口应座好防喷器和自封封井器。4.4.2对于砂埋油层、钻塞回采的作业井,作业时应选择密度不低于封闭油气前的压井液作为修井液。4.4.3冲洗(砂)、旋转钻进施工前,应在套管闸门的一侧接放喷管线至40方罐,并每隔10-15米用地锚固定牢固,放喷管线应尽量使用钢直管线,不允许使用焊接管线及软管线。4.4.4钻水泥塞、桥塞、封隔器施工所用井液性能要与封闭地层前所10用压井液性能相一致。4.4.5钻完水泥塞、桥塞、封隔器循环井液时,如发现井漏,应及时调整井液密度,循环至进口、出口液量平衡时,方可进行下步施工。4.4.6钻完水泥塞、桥塞、封隔器后要充分循环井液,其用量为井筒容积1.5倍以上;停泵观察至少30分钟井口无溢流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5井控装置的管理、保养、维护5.1井控装置的管理5.1.1技术室负责井控装置配套、维修、试压、检验、巡检、回收和发放。对井控装备编号、统计、建档,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测,建立发放和检测台帐,详细标明防喷器的发放日期、检测日期、检测合格证编号等信息,定期对防喷器进行检测,并将发放和检测台帐上报上级主管部门。5.1.2在监督、巡检中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井控装备存在的问题,确保井控装备随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5.1.3对检测后不合格的井控装备有权提出报废和更换意见。5.1.4井控装置使用期满6个月,应进行检测。5.1.4.1防喷器、节流压井管汇使用期满6个月,应进行试压、保养、维修。5.1.4.2试气流程装置使用期满6个月应对管体、壁厚进行检测。5.1.4.3对于施工周期超过6个月的井,使用期满6个月,应在现场进行试压检验,检验合格的可继续使用,完工后进行检测。5.1.4.4检测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并出具合格证。115.1.4.5送检期间各施工单位应合理调配防喷器的使用,严禁出现作业现场无防喷器的现象。5.2井控装置使用中的保养、维护5.2.1各施工作业队应定岗、定人、定时对所使用的井控装置
本文标题:井控安全操作规程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3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