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以东亚产业转移为例,说明产业在国内和国际间转移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我们先来认识一些中国的合资汽车品牌这些汽车企业到中国投资的原因是什么?一、什么叫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2、类型:[特别提醒]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吸引的境外投资迅速增长。比较下列三家外资企业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回答P87思考题。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加工地都在中国不同点:原料供应地、市场不同a例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b例看中我国广阔的市场C例利用我国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力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a厂选择靠近日本的青岛b厂选择具有巨大市场辐射力的中心城市——北京c厂选择在政策优惠、交通方便的深圳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呢?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一)产业转移的目的:(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追求更高的利润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劳动力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性很小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不同,成本差异大导致企业在空间不断转移转移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目的1、劳动力因素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从经济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移至经济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转移。不完全,还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关。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1)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2)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③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20世纪60年代,在东亚出现的出口加工区,改善了投资环境,降低了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了大量产业转移。思考: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服务质量,制定优惠政策条件等。3、市场因素(1)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国际生产。(2)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3)市场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关税壁垒是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它是运用关税手段来限制进口,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等对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产生直接影响,用以保护本国商品的竞争力和垄断国内市场。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可以减少关税,接近消费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使消费市场更加广阔,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更大。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4、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一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国际政策活动2: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在日本国内,由于传统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使国内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日本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的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次石油危机给能源小国日本带来严重的冲击。日本是个石油消费大国,年消费量为2亿多吨,99.7%靠国外市场供应,国家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升值了1倍多)。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作用?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所以,1985年日元升值后,不利于日本工业品出口,原有的靠进口原料、燃料加工成零部件,组装成配套产品出口的系统模式受到干扰,出口主导型企业生产呈停滞或下降趋势。导致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进行“现地生产”的浪潮日益旺盛。3.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际市场面临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这种市场形势加速了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劳动力的数量下降。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干洋沿岸地带。这一地带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出现多极分散化的趋向。一是工业向原有工业地带周边及外围的内陆地区延伸。二是向边远地区移动,建立地方性工业据点,在日本国土南北两端和日本工业稀疏地区发展工业。6.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种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促使日本产业结构调整趋向高层次化,同时因传统工业在国内出现停滞和下降而向海外大量转移生产据点,这样会使国内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并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某个区域发生。•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例如:工业化从英国首先开始,然后向其他地区蔓延;计算机产业最早从美国硅谷出现,然后推广到全世界。•东亚是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地区。从日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逐级、分阶段的产业转移,推动东亚保持了几十年的经济增长。阅读教材91页至92页,思考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注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国)来说:可将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对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对象国)来说:可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例如,韩国从1973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至80年代初,已基本建立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比发达国家同样工业化过程所用时间大大缩短。1.按照图5.13所示规律,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联系东亚,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图5.13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2.按照图5.14,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为什么?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较大。加工环节利润最低图5.14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3.按照图5.13和图5.14所示的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对此你作何评价?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加工。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图5.13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5.14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加工环节利润最低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思考:图片反映了产业转移的又一影响?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1)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例如,产业转移使东亚的出口加工区由原来的乡村地区变成高度工业化地区。(2)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例如,重化工业生产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还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发达国家: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产业转移对象国:产业转移国:我国近20多年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大批外资、合资企业解决了大量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增加就业机会失业人口增加经济结构产业升级产品加工污染环境污染就业机会就业压力1.阅读图5.16,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会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国内由于生产困难,造成裁减员工,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据估计,2000年解雇职工70万人左右,扩大了失业队伍。此外,外迁或外建导致企业生产技术的下降,削弱了产品的竞争能力。2.尽管重化工业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但是却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成为发达工业的象征。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都经历了由轻工业(劳动密集型)到重化工业(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到高科技工业(技术密集型)的阶段。(1)为什么日本、韩国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之前,要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日本、韩国在重点发展重化工工业之前都处在二战后的经济恢复时期。重化工工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两国当时经济和工业基础都较薄弱。由于轻工业周期短,资金周转快,恢复容易,加之当时两国都具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所以优先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2)目前,有人提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浙江省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对此,提出你的看法。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以
本文标题: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3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