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数学上册(1-3)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一课时长度单位课题长度单位教学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教学重点长度单位的作用。教学难点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想教法运用以学定教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前清障1、会做1米=()分米二、辅助环节(2分钟)(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三、先学环节(10分钟)1、自学指导(1分钟)认真观察第1页例1的主题图,思考: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怎样测量?(2分钟后,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四、先学(一)看一看学生自学(9分钟)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二)做一做完成2页的“做一做”。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五、后教(8分钟)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1)学生更正。(2)讨论(练习题),同桌互改。2.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六、当堂训练(20分钟)1.第1题。2.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3.第3题。七、课堂总结。第二课时课题统一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重点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设想教法运用以学定教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前清障1、会做1米=()厘米1、熟记并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二、辅助环节(2分钟)(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三、先学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1分钟)认真观察第3页例2的主题图,思考:1.认识尺子。2.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4页的“做一做”。(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教环节(8分钟)1.学生更正。2.讨论(练习一的2、3题)①哪个对呢?打“√”或“×”,为什么?②这个同学错在哪里?③同桌互改。3.小结:解决问题应先看清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想清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独立列式解答。五、当堂训练环节(20分钟)1.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2.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3.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教学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教学难点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教学设想教法运用以学定教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前清障1、会做22+3456+131、笔算加法的法则(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三、先学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1分钟)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的“做一做”。(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教环节(8分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用彩色笔更正)2.讨论。3.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3.小结。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加起。五、当堂训练环节(20分钟)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2.练习二第2题。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教学目标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教学重点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教学难点加法意义的理解,教学设想教法运用以学定教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前清障1、会做43+2381+171、熟记并理解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二、辅助环节(2分钟)(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三、先学环节(10分钟)1.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5题。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3.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一)自学指导。(1分钟)(比一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43+2381+17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的“做一做”。(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教环节(8分钟)1.更正。2.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后完成填表。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观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4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5.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用彩色笔更正)五、当堂训练环节(20分钟)1、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总结。2、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第三课时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设想教法运用以学定教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前清障1、会做98-3588-4287-441、熟记并理解两位减法的笔算方法。二、辅助环节(2分钟)(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通过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先学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1分钟)认真观察16页例1的主题图,思考:1.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的“做一做”。(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教环节(8分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用彩色笔更正)2.讨论。(一)看一看(二)做一做1.明确要求。2、板演练习,请两名(中差的学生)来上讲台板演。课件中的判断题和做一做、练习的1、2题,其余同学做在书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五、当堂训练环节(20分钟)1.完成做一做第1题。2.完成第1题。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七、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1、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页第1--4题。2、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第四课时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想教法运用以学定教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前清障1、会做82-2773-2966-491、熟记并理解两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二、辅助环节(2分钟)(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三、先学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1分钟)认真看课本的例题(看图,看文字),思考: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二)学生自学。(9分钟)(一)看一看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二)做一做完成“做一做”。1.明确要求。2.板演练习,请两名(中差的学生)来上讲台板演。19页做一做和练习题,其余同学做在书上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的“做一做”。(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教环节(8分钟)1.讨论。(做一做和练习题)2.同桌互改。总结: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五、当堂训练环节(20分钟)1.讨论。(做一做和练习题)2.同桌互改。总结: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第五课时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重点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设想教法运用以学定教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前清障1、会做56+3948+5944+691、熟记并理解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二、辅助环节(2分钟)(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三、先学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1分钟)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2.完成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3.完成练习三第9题。指名汇报。4.完成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6.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
本文标题:二年级数学上册(1-3)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5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