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8单元教学计划第2单元单元标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知识的前后联系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重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教学方法单元内容及课时安排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课时备课教案执笔教师执教教师第二单元第1课时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讲解、练习、对比、合作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说明或修改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1.引出问题,进行估算。⑴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海洋博物馆,想去吗?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出示第8题的主题图)⑵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大家能9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想好后小组交流)2.反馈。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和二(4)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第二种: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可以再合乘一辆车。……3.验证。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方法,这些方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引出可以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⑴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也可以请小棒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⑵汇报。可能会有以下的方法:方法一:用口算验证,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所以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方法二: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所以可以合乘一辆车。方法三:用小棒来帮忙,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乘一辆车。(课件演示)方法四:用竖式算,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课件演示)⑶讨论你喜欢哪种算法,但保留大家的意见。⑷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2个问题进行验证。比较得出用竖式计算又对又快。4.学习列竖式计算。⑴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请刚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上来介绍。)计算方法: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也有些同学可能是从十位开始加的。)35+34=69⑵师:真不错,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创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对这种方案进行验证。在验证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再指名反馈。(第1个问题:36+34,个位6+4满十了要向十位进1。36+34=70正好可以坐满一辆车。第2个问题:30+35=65,个位相加没满十,不用进位。65比70小可以乘坐一辆车。)⑶同桌说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基本练习。说出□里可以填几,(四人小组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59+40=20+67=5920+40+6710□□□□24+63=46+24=2446+63+24□□□□2.独立练习。任选一组题目,用竖式做做⑴62+17=36+24=⑵3+84=43+17=3.我帮你检查。(练习)17+20=1923+17=3050+26=7642+38=8017235042+2+17+26+3819307680⑴说说错误原因⑵订正。三、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出示课本13页第1题。)1.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他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评价。)2.比比谁聪明。3745+2□+□55970四、教师小结师:今天同学们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不但想出了乘车的办法,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笔算加法)。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同乘一辆车呢?这个问题留下来给大家课后解决,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好不好?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执笔教师执教教师第一单元第2课时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P11~P12例3,练习二第3~6题。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熟练掌握进位加竖式计算。2、发展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形成具有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教学难点明确为什么进位,怎样进位等问题。11教学方法讲解、练习、对比、合作教学准备小棒,挂图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说明或修改一、情景引入出示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二(1)班和二(2)班、二(3)班和二(4)班分别可以合乘一辆车。那猜一猜还有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怎么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引导列出加法算式。预计学生列出以下算式:[板书]30+35[二(2)班和二(3)班]30+34[二(2)班和二(4)班]36+34[二(1)班和二(4)班]36+35[二(2)班和二(4)班]2、你们会计算吗?请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3、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自然引导得出二(2)班和二(3)班、二(2)班和二(4)班、二(1)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但36+34、36+35可能不会计算。)那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讨36+35怎么计算吧!(注:如学生没列出36+35这个算式,教师可以给出问题:那么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引出算式36+35。)二、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想办法算一算36+35。(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小棒、竖式或口算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计算36+35的。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注:以下几点汇报的顺序可以是随机的,但如果是汇报列竖式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摆小棒来说理)(1)请摆小棒的学生汇报。要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加?先加什么?让全体学生明确:把单根的小棒合并,6根加5根有11根,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处,还剩下1根单根的小棒。再把整捆的小棒与整捆的合起来。3捆加3捆,再加新的一捆是7捆,合起来一共是7捆1根,即71根。(2)请列竖式的学生汇报。(边说教师边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先加什么?怎么写?你认为应从哪一位算起?为什么?最后共同得出:先加个位上的数,6加5得11,在竖式横线下面的个位写1,在竖式横线上面的十位上进1,然后把进上来的1与十位上的数加起来一共是7,在横线下的十位写7。特别注意在算十位上的数时要把进上来的1先加上,以避免遗忘。(3)请口算的学生汇报。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口算时应注意什么?3、比较小结:和我们前面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比,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计算时要注意什么?4、根据上面的计算,二(1)班和二(3)还能合乘一辆车吗?5、做一做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边做边思考书上提出的问题。订正时指名说“个位上6加7得(),该怎样写?”“个位上6加4得(),该怎样写?”(注意:引入时的算式36+34,如果在前面没解决,可在这里解决。)三、总结提高1、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从十位加起来进位方便吗?2、汇报总结。(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3、我们到海洋馆去看看[出示教材第12页情景图]。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能帮小朋友芳芳算一算吗?(各请几位学生回答、板演、订正。)四、巩固运用121、做练习二第3题。摆一摆,算一算。投影校对。2、做练习二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3、做练习二第5题。独立完成,要进行对比。4、做练习二第6题。订正时要让学生说出错在哪里?怎样改正。5、做第12页思考题。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执笔教师执教教师第一单元第3课时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二第7--10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笔算。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讲解、练习教学准备小棒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说明或修改一、第一层练习口算:24+932+848+755+620+4985+1093-6064-6二、第二层次练习1、请每位小朋友写两道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2、写完后每位小朋友用竖式算一算3、小组交流(1)讨论每位同学的计算是否正确(2)把小组中的8道题目分类4、全班反馈(1)先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可分为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2)每类选一题说说计算方法,并比较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三、第三层次练习闯关游戏1、第一关:计算43294062+34+44+38+29(先各自练,再指名板演,然后校对)2、第二关:填表(出示课本第7题,先让学生填在书上再校对))3、第三关:分蘑菇(出示第8题)兔妈妈采了很多蘑菇,准备分给兔宝宝们。于是兔妈妈先分给每个兔宝宝一只篮子,咦?蘑菇上怎么有道数学题目呀?原来兔宝宝们要找到蘑菇上题目得13数与篮子里的数字一样才能吃到它。这下兔宝宝们可着急了,你们能帮帮小兔吗?4、第四关:应用(1)出示课本第9题:表演新疆舞,需要女生28人,男生14人.一共需要多少人?(先让学生齐读题目,再列式计算,然后校对)(2)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逛玩具店。(出示课本第10题玩具及单价)①根据这些玩具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②小玲有50元钱,可以买哪几样玩具?③小青想花最少的钱买两样玩具,他可以买哪两样玩具?四、小结并揭示课题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们今天做的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板书课题)五、作业1.笔算下面各题。25+64=86+7=46+59=56+37=43+28=9+47=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执笔教师执教教师第一单元第4课时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P16~P17例1,练习三第1~4题。教学目标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3、结合情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教学难点对
本文标题: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5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