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艺术下册教学设计
1第一单元风雨来啦第一课快活的风儿一、综合方式。美术与音乐、文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综合。二、教学目标。1、人文目标。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演唱歌曲、欣赏名画、吹泡泡、制作风车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艺术感受与表现能力,并使他们在艺术表现与游戏中分享学习的快乐。2、艺术目标。指导学生用连贯、起伏、优美的声音表达秋风的感怀,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欣赏大师的作品,尝试简单的小制作。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艺术感受与表现能力,并使他们在艺术表现与游戏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指导学生用连贯、起伏、优美的声音表达秋风的感怀,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四、教学准备。钢琴、磁带《西风的话》、吹泡泡玩具、手工制作材料。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交流。(1)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一种东西,你看不见它,摸不着它,可是它又总是在我们的周围,它能使我们的风车转起来,风筝飞起来,它是什么?学生:风!(2)你还知道风可以做什么?同学之间自由交流,互相说一说。(3)读读艺术教材上的儿歌,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和风有关的儿歌,说来听听。可以自己编创。(4)编创儿歌。老师给前半句,学生创作后半句。(例)春风到———百花开夏风到———扇子摇秋风到———叶满地冬风到———雪人笑(5)用新编的儿歌作为发声练习,唱一唱。2、游戏。教师:风给大自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欢乐。今2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是风儿带给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体会艺术课堂的欢乐。学生对风的虚幻的感觉,变成了现实。玩的过程中歌曲《西风的话》的旋律一直萦绕在课堂上。3、歌曲。(1)诵读歌词。教师示意学生安静,坐好后,音乐响起,教师充满感情地诵读《西风的话》:去年我回去,你们刚穿新棉袄。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你们可记得,池里荷花变莲蓬,花儿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音乐渐强,教师邀请学生也加入诵读的行列。(2)简要介绍歌曲作者和创作的背景。(3)歌曲学唱。采用不同的学唱形式,注意把握歌曲中的力度变化;指导学生用连贯、起伏、优美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4)表演、评价。学生分组上台表演,集体评议,指出优缺点。(5)歌曲处理。在唱好的基础上,尝试用轮唱演唱歌曲。4、拓展。简要介绍风速、风向,引导学生认识教材中风速及风向的标志,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知识,制作小图标。5、教学后记。3第二课花雨伞1、复习歌曲《西风的话》,创设情境。教师:同学们,上节课西风姐姐给我们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请说给老师听一听。学生跟伴奏演唱《西风的话》。教师把唱得不够好的地方指出来,再让学生唱一唱。2、欣赏。教师:风看不见也摸不到,可是,怎样才能表现它呢?当然有办法啦!瞧,咱们的书上就有几幅风的作品。既有大师的作品,也有小朋友自己画的,多美啊!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讨论作品,各抒己见。3、小制作。教师:看了这么多美丽的风的作品,同学们自己想不想也拥有一件作品呢?学生:想!教师:出示范作“小风车”。讲解制作方法:(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个双层三角形。(2)再折叠另外两个对角,再次成为一个双层三角形。(3)将纸打开,形成一个有两道对角线折痕的正方形。(4)用剪刀沿对角线向中心剪去,在快到中心处的地方停止不剪,使中心处成为一个完整的部分。(5)将剪开的四个三角形的同一个方向的一角掀起,放到中心处,使四角稍有重叠。(6)用一根大头针在四角重叠处扎透,轻轻钉在一根小棍上。注意不可过紧,否则就转不起来了。4(7)风车与小棍成90度角。这样风车就做成了。4、动脑筋。教师:怎样使风车更漂亮?涂色、剪花纹等各种办法,或学生自己想办法,使自己的风车更漂亮。5、游戏活动。开展“谁的风车转得快”的游戏活动:学生可用嘴巴吹出的风来转动纸风车,也可以到操场上用跑动起来的风转动纸风车。6、表演与评价。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用自己制作的风车作为道具,进行《西风的话》歌表演比赛。(学生用自己的制作当做舞蹈道具,觉得很有新意,很自豪,兴趣十足,风车的转动更为表演增添了不少情趣)各组展示自己编创的歌表演。这样,不仅展示了歌曲、舞蹈,也展示了作品,表演与手工制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后,全班同学可一起举起风车,围成两个大圆圈,跟着《西风的话》的音乐,轻轻舞动。7、总结下课。今天,同学们用自己制作的风车,跳起了快乐的舞蹈,回家后,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弟弟妹妹也做一个漂亮的风车吧!8、教学后记。5第二单元童话屋第一课蜗牛与黄鹂鸟一、综合方式。音乐与美术、舞蹈、戏剧等多学科综合。二、教学目标。1.人文目标。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在音乐剧的编创与表演活动中培养实践与创造能力。2.艺术目标。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指导学生根据课本上葡萄成熟以前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音调,编创葡萄成熟以后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并作歌表演。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在音乐剧的编创与表演活动中培养实践与创造能力。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编创葡萄成熟以后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并作歌表演。四、教学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录音磁带及相关课件、蜗牛头饰、黄鹂鸟头饰、大树头饰、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小谜语,考考大家!蜗牛谜语(见教材)师:你们猜出来了吗?生:讨论,并说出谜底。师:对了,是蜗牛,蜗牛是怎么走路的,谁来学一学?几个学生上台表演蜗牛爬行,大家掌声鼓励。2、感受节奏。师:咱们一起来念儿歌,学蜗牛爬。老师当大树,用小鼓打缓慢的节奏,女生读儿歌《蜗牛爬》,男生围着大树学蜗牛爬。6(教师引导按节奏念儿歌,蜗牛的步伐和小鼓的节奏要一致,体会蜗牛缓慢爬行的节奏。)师:小蜗牛爬了半天都累了,回座位休息一会儿。这时候,有一群小黄鹂鸟飞来了。小鼓的节奏变得欢快起来,男生拿出打击乐器,跟老师一起打节奏,女生扮小鸟围绕大树做飞行的动作。(教师引导男生打的节奏跟小鸟律动一致,体会黄鹂鸟欢快活泼的节奏。)3、学唱歌曲。(1)交流。师:从刚才的节奏中,我们体会到,小蜗牛爬的速度———生:慢!师:黄鹂鸟飞的速度———生:快!它们一个在树上飞,一个在树下爬,还有一段小故事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2)自主感受与体验。①学生初步欣赏《蜗牛与黄鹂鸟》。②学生复听歌曲,用拍手、跺脚、捻指、摆动身体等体态感受歌曲活泼风趣的情绪。③引导学生随范唱轻声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活泼风趣的情感。④用自然而纯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活泼风趣的情感。⑤欣赏VCD中的歌曲范唱,体会速度这一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⑥用稍快的速度、活泼风趣的情绪随VCD伴奏演唱歌曲。⑦学生随琴唱歌曲旋律,用明亮、轻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合作编创与表现。(1)同桌学生交流讨论歌曲中有几个角色,每个角色演唱时在音色和语气上有什么区别?(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唱歌曲。(3)分组讨论,编创歌词。(4)交流并演唱学生自己编创的歌曲。5、课后作业。合作编创音乐剧:葡萄成熟前和葡萄成熟后。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幕,分配角色,设计简单台词,合作排练。6、教学后记。7第二课时小羊过桥1、复习歌曲《蜗牛与黄鹂鸟》。2、展示作品。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第一幕葡萄成熟前第二幕葡萄成熟后(学生编创的剧情)(1)学生分两幕表演音乐剧。(学生编创的音乐剧内容略)(2)引导学生谈谈受到的启发:像蜗牛一样应具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精神。3、评选。评价表演中的成功与不足,并评选出个人表演奖、集体配合奖、文明观众奖,进行颁奖。4、美术作品欣赏。师:刚才,我们用音乐剧的形式表现了勤奋的小蜗牛和骄傲的黄鹂鸟,你知道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他们吗?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欣赏名画:《玉兰黄鹂》、《蜗牛》,并做简单的介绍。5、游戏。欣赏了两幅精美的绘画作品后,指导学生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真假蜗牛》。游戏方法: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书本中的真蜗牛,并说出假的蜗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6、小小设计师。师:请你为小蜗牛设计一间房子,比比谁的房子设计得最有特色!学生分小组进行设计,派出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并参观别组的作品,互相评价,最后教师点评。7、教学后记。8第三课龟兔赛跑一、综合方式音乐与戏剧表演、游戏等多学科综合。二、教学目标。1、人文目标。通过音乐故事的寓意使学生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2、艺术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龟兔赛跑》,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乌龟和兔子),并尝试戏剧表演。通过编创表演,制作道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力、想象力;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三、教学重难点。通过音乐故事的寓意使学生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通过编创表演,制作道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力、想象力;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四、教学准备。管弦乐《龟兔赛跑》课件、各种动物的面具数个、乐器挂图数张。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活动开始。(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2)老师扮小燕子,从后面走进和小朋友打招呼:“嘿!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参加动物运动会,今天的比赛是中长跑,猜猜主角是谁?”2、教授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管弦乐《龟兔赛跑》的主题音乐。(出现乌龟和兔子形象)(2)教师:哦,原来是小兔子和乌龟。谁能学一学小兔子和乌龟走路的样子。(学生9模仿兔子和乌龟的动作)教师:真好,下面就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给小兔子和乌龟配上好听的音乐吧!(3)这里有两段音乐,分别是由两件吹管乐器演奏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画面出现单簧管图片)这件乐器的名字叫“单簧管”(点击出示“单簧管”字样),它奏出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音乐声响起)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呢?应该配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总结: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还有一种管乐器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出现“大管”图片)这件乐器的名字叫“大管”。同学们看一看,大管和刚才的单簧管一样吗?(引导学生从外形上区分“单簧管”和“大管”)那大管奏出的音乐是怎样的呢?(音乐声响起)你想把这段音乐送给谁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总结: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4)小兔子和乌龟知道小朋友为它们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可高兴了!你们看,它们迫不及待地跳起舞来了。3、学生分段欣赏管弦乐《龟兔赛跑》音乐童话。(1)教师:(举起一只布偶猴)今天小猴子也来到我们运动会的现场,你们喜欢小猴子吗?机灵的小猴子今天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礼物,而且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教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猴子带来的礼物吧,不过,可要认真看,认真听,才能回答出小猴子提出的问题哟!(2)学生听音乐故事至“比赛开始了”。布偶猴子出现:看到这儿,你能听出下面的音乐表现的是哪种小动物吗?(分别播放两段主题音乐,请学生辨别,说说故事中两种动物的特点)教师:你们的耳朵真灵呀,很快就回答出了小猴子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下面的故事吧。10(3)学生听故事至“喊叫声惊醒了小兔子”。布偶小猴子出现:同学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接下来你能听着下面的音乐做出合适的动作吗?(播放小兔子睡着了的音乐和乌龟继续努力追赶的音乐,请学生模仿出相应的小动物形象)教师:同学们学得真像,比赛的结果到底怎样呢?(4)学生听音乐至“故事结束”。布偶小猴子出现:故事讲完了,你知道跑得快的小兔子为什么输给了慢腾腾的小乌龟吗?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对呀,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学骄傲自大的小兔子呀!4、表演。复听音乐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表演。(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谁想来表演龟兔赛跑?(2)请三个学生分别表演小兔子、乌龟、小猴子,其余小朋友表演森林中其他的小动物,到音乐结束时,老师带领下面学生戴上头饰和小兔子、乌龟一起跳起欢乐的舞蹈。(3)师生在音乐中表
本文标题:二年级艺术下册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5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