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话题二说课的要素分析一、教学内容优化上面的“教学内容”是指说课者对教材进行精心研究与处理的产物。引言:到医院看病,你或许会经历这样的情景——听说你感冒了,对面的医生看你一眼,验血、验尿、照胸透,然后对照着一大堆化验单给你开最贵的药;若说身体哪个部分不舒服,医生告诉你最便捷的办法——“B超”“彩超”“CT”,情况不重的打点滴、吃进口药,情况严重的留院继续观察。总之,医生成了各种高科技医疗器械的附属品,而自身“望、闻、问、切”的本领却退化了。华佗再世、扁鹊再生,难了。夸张一点说,医生运用的手段越现代,自身的医功却开始越来越退化。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一)表述教学内容是说课的基础工程原因:(1)只有全面熟悉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内容,才能掌握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2)只有钻研教学内容,才能掌握和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实现“知识、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的目标;(3)只有深入地分析教学内容,才能对教学内容的结构、教学程序、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做到清晰自如,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4)只有对教学内容的作者、编者、与读者的心了然于胸,才能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多元目标。(二)要求:1、通读本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力所能及的渗透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针对性强,不空洞。范例1《认识钟表》是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的一个内容,也是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而认识时间正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随时应用的。《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我们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更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观察,实验,探索等活动过程。要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2.教材分析----“透”透---就是对教材把握的准、高和深。(1)能从一个单元(章)的高度来分析本节教材;有些内容如果能跨单元2从知识的立体整合角度分析更好。分析合理深刻,符合编者的意图。范例2《圆柱的表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节内容,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这一单元教材包括圆柱、圆锥两大节的内容,每节内容按照“特征——表面——体”的基本模式,从图形的基本认识深入到相关面积及体积的计算,体现了由点到面再到体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第三学段学习其它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范例3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钟表》,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通过学习学生能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钟表,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体会钟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二年级下学期我们将要认识“时、分、秒”,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时间计算,还必须能准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三年级下学期主要学习24时计时法和认识年、月、日。可见本单元的学习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铺好伏笔。(2)至少考虑以下问题①这篇课文为什么放在这个位置,有什么作用?②这篇课文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色,对学生的发展、终身发展有什么意义或作用?③对教材如何处理?范例4、《桂林山水》(“教材分析”片段)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按“漓江水—桂林山”的顺序展开,用饱蘸激情的笔触直抒胸臆,在一连串的对比与排比中,通过众多的比喻,巧妙地勾勒出桂林山水的独特风景,可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本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和祖国语言的美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3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基于此,对于学生而言,本文喷薄欲出的浓烈情感需要体会,优美流畅的语言需要品读,尤其是本文善于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绘的写作方法,更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桂林山水》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主要是指本文的教学是在学生原有的初步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对语文能力进行综合强化,这意味着教师在教法上可以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更高的要求之下自主地完成旧有能力的提升,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启后”,是指学生的语文能力受到强化后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因此,这篇课文可以安排适当的拓展练习。基于此,巩固与提高将交织于整个课堂结构。首先,应该通过品读语言,“披文以入情”;然后是理性归纳,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敛情以出文”,实现能力的迁移与攀升。这一“出”一“入”,都以网络与学科的整合为载体,使学生学而即用,举一反三范例5《梅花魂》位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组第6课。本组教材围绕“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选编了四篇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情以及抒发情感的不同方式。《诗词三首》为游子思乡之绝唱,《梅花魂》由思乡情升华到了爱国心,从情感与表达方式上传承前篇,也为两篇阅读课文做了铺设。本文是归国华侨陈慧瑛的回忆录,写了远在异国的外祖父通过梅花寄托款款思乡情,浓浓爱国意。第一和第三件事直接表达这种情感,其他三件事属于间接表达。课文高度的审美性和思想性,给学生以有益的熏陶。3、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学情定位“准”关注: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么知,俗语说:“量体裁衣,看菜吃饭。”(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2)学生学习态度分析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是泛指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愿望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也直接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潜能激发、知识建构、态度形成、价值认同等。(3)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分析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分析。针对课时或本单元的教学4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查、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4)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对学生能力的分析是指对学生学习新内容所具有的包括“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能力的分析。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5)学生学习风格分析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范例6、《认识钟表》一课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爱玩,好奇心强,40分钟的课堂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班里一共50名孩子,大部分孩子来自城区,其中在幼儿园接触过蒙氏数学的有20人,根据这一特点,我利用美术课做了简单的前测。前测内容是画一张简单的钟表图案,前测结果如下基于以上情况,我分析:1.有二分之一的孩子因为幼儿园学习或实际生活经验已经对钟面有了初步的了解。2.三分之一的孩子已经能认识整时。3.孩子们对钟表的认识比较浅显的,感性的。例如,他们知道钟面上有不同的针,但不知道具体叫什么名称。能说出钟面上是几点钟,不习惯说几时等。所以时间对于学生来说画指针情况能画上3根指针的能画上2根指针的只画1根指针的人数画上12个数字的情况能全画上并且位置正确的能全画上但位置不正确数字过多过少或不画的5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识时间,但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科学系统的认识钟表的方法。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教学目标的理解1、总体目标: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评价功能: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各种评价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调节功能,:教学程序的设定、教学方式的选择等等一切具体的课堂学环节均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而经常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激励功能,教学目标对师生双方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2、内容目标:在课程的具体活动过程中,为实现总体目标而实施的各课时的具体目标,根据总体目标,分析教学的需要,尤其是突破重点、难点的需要。选择最适合教学媒体来表现教学内容,逐步实现总体目标的设计。(二)教学目标包含四个要素例“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这些对得不明、错得不白的语言,或者说是“正确的废话”,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没有管理或评价的价值,也就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主体:是学习者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具体行为行为条件: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和范围等6表现程度: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例如:学生能在5分钟内,朗读完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主体条件动词程度又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法是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三)要求:目标阐释“清”说好教学目标,一是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使目标体现《课标》的要求,反映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情;二是要阐述清楚制定目标的依据,做到言之有理。范例7《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说确定目标的理由,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语文阅读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及教材的特点二说基础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写和积累有关词语,能用‘过’、‘欢腾’造句”,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好课文必备的“硬件”,而词句的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本课的基础知识目标主要是依据课后的有关训练题设计的。用词达意的训练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积累和运用,句子的训练是抓关键词语理解句意。三说基本技能目标。根据课后的提示,给课文分段,掌握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的方法。中高年级的基本技能目标主要是根据读写例话中提示的训练重点来确定。本组教材没有安排读写例话,读写训练还是承袭前一单元“练习给课文分段”这一训练重点。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因此能把这一目标贯穿在学生的学习中体现分段方法。四说情感培养目标。抓住课文的有关段读教学,有着语言训练的情感熏陶的双重功能,因而,在进行本课教学时,要让学生深人其中,体会飞机出险时的险情,激发对周思来同志的崇敬之情。范例8三年级《可能性》的“教学目标”为例:知识技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学生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结果。数学思考: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问题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情感态度: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7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找准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主要是说清楚它在知识结构中的特定地位和作用及突出重点的方法;2.教学难点主要是说清楚决定其是难点的依据、难点的形成原因和突破难点的方法。三.教学方法选取教学方法,从本质上讲包含教与学的方法(一)说教法要求1.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
本文标题:二说课要素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6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