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能源发展与经济、环境关系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能源发展与经济、环境关系研究姓名:焦艳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系统工程指导教师:熊伟20061201能源发展与经济、环境关系研究作者:焦艳军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参考文献(64条)1.任保平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2)2.姚愉芳.贺菊煌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19983.樊重俊.王浣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本质1997(09)4.王浣尘从系统工程研讨集约型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2)5.许庆瑞.徐德才杭州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动态模拟及政策建议[期刊论文]-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3)6.王艳中国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社会部分1998(01)7.吴叶君中国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能源部分1998(01)8.肖广岭可持续发展与系统动力学[期刊论文]-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4)9.孙希华济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系统动力学模型1996(03)10.向杰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200311.欧阳金芳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2.中国地质科学院课题组中国资源危机报告200313.邵莉西部开发遭遇两高一低之痛200514.姚巨才让西部的阳光产业发展壮大[期刊论文]-中国环保产业2004(9)15.刘时彬冲国西部地热资源开发战略研究200116.赵卫兵我国风能利用的思考[期刊论文]-太阳能2004(3)17.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200418.贺恭中国水电未来之路:加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水利水电技术2005(2)19.鄢志武.李江敏.柴海燕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1)20.王玲人造太阳,托起能源新梦想200421.杰瑞米·里大金氢经济--场即将到米的经济革命200322.莱斯特·R·布朗.林白新生态经济一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200223.赵媛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200124.李峻峰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评价199925.顾树华.刘鸿鹏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126.王庆一可再生能源现状、前景与政策[期刊论文]-中国电力2002(1)27.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228.隗斌贤经济增长中的能源障碍及其对策研究1997(01)29.国家经贸委可再生能源发展经济激励政策研究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经济激励政策研究199830.王其藩系统动力学199431.杨建强.罗先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期刊论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4)32.王庆一可再生能源现状、前景与政策[期刊论文]-中国电力2002(1)33.刘全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2000(2)34.史斗.郑军卫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2000(4)35.李京京.任东明.庄幸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系统评价方法及实例[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2001(4)36.张坤民.温宗国中国关于全球变暖的观点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1(7)37.李京文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西部资源开发战略问题[期刊论文]-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5)38.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基础产业司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白皮书200039.张坤民.鲁明中.朱达中国能源环境研究文集200040.湖北统计年鉴200141.中国农村能源年鉴(1998~1999)199942.国际能源署中国在世界上寻求能源安全200043.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司中国能源年评199744.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研究199845.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DEA)[期刊论文]-科学通报2000(17)46.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200047.程理民.吴江.张玉林运筹学模型与方法教程200048.方开泰实用多元统计分析198649.JounMOgden.EricDLarson.MarkADelucchiAnAssessmentofRenewableTransportationFuelsandTechnologies50.BraffRRImproingimpactassessmentmethods:climatechangeandthehealthofindigenousAustralians1999(09)51.ZHANGZheng-min.WANGQiing-yiRenewableenergydevelopmentinChina:ThepotentialandthechaUenges,TheDavidandLucileParkardfoundationinpartnershipwithenergyfoundation200152.UNDP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Worldenergycouncil200053.BPAmoco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0154.IEAWorldenergyoutlook199855.WorldwatchinstituteVitalsigns2001:Thetrendsthatareshapingourfuture56.SaifurRahman.AmulfodeCastroEnironmentalimpactsofelectricitygeneration:aglobalperspectie1995(02)57.MichaelLSBergey.RandallSwisherWindpower,2000:TheGrowingUSWindEnergyBase199458.SestoEzio.CasaleClaucfio.MariGiuseppeWindenergypresentsituationandfutureprospects199359.DawnStoverTheforecastforWindPower1995(01)60.WaveGenerationSystem1997(60)61.Yaolaichang.luzhonghuaTheevaluationofDEAeffectivenessofnewlyincreaseddeceisionmakingunits1996(08)62.AlexanderGKemp.LindaStephenOptimizingOilandGasDepletionintheMaturingNorthSeawithGrowingImportDependence2005(01)63.PaulStevensOilMarkets2005(01)64.DieterHeimTheAssessment:theNewEnergyParadigm2005(01)相似文献(7条)1.会议论文路广遥.王经.李战环境保护与能源可持续性发展2005能源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目前世界各国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尤甚。本文分析了中国的能源现状,对实现能源可持续性发展及环境保护提出了可行措施。2.期刊论文严刚.杨金田.YanGang.YangJintian城市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综合管理初探-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10)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推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能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控制重点,在城市层面推动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强化环境保护是发展的基本要求.鉴于能源与环境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在管理方面要求对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统筹考虑和综合管理,充分强调能源经济效率和环境制约因素在能源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能效标准和排放绩效标准,为城市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决策支持.3.期刊论文覃伟中.李强.朱兵.陈丙珍.QINWeizhong.LIQiang.ZHUBing.CHENBingzhen生物炼制与石油炼制一体化——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有效对策之一-化工学报2010,61(7)生物炼制是与石油炼制互补的新型工业生产模式,对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生物炼制产业发展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原料、技术等问题.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在条件适当地区,生物炼制企业建设采取生物炼制与石油炼制一体化建设的设想.以燃料乙醇项目建设为例,通过对单独建设和一体化建设两种方案的比较,从成本、未来发展和原料供应等方面分析了一体化建设的优势.研究表明生物炼制与石油炼制一体化模式将对我国能源、化工等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4.期刊论文童达山.陈恩虎.骆方义.胡晨可持续性发展与我国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网络财富2010,(3)网络、交通的建设、对于资源要塞优化重组,优势区域辐射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扩大城市数量和规模、强镇扩权、有利于农村经济市场建设,市、县应该行政和市场管理各有分工.绿色、文化环境的建设,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光伏,电动汽车,核电和小型核聚变反应堆,超导核聚变,水电站的发展;水源的保护及水利建设,农田的排灌;一条龙服务体系和订单产品+网络平台构建.民间商业银行的建立.教育为了可持续性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市场服务.职业教育应培养一定技能和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满足就业需要.教育为了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要求.5.学位论文彭亦功能源供需预测方法研究2009能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剧增;在大量生产和消费能源的同时,必然排放出各种有害物质,产生温室效应,继而发生各种不可预测的灾变现象如去年我国南方地区的雪灾;面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能源供需失衡的状况日趋严重;因此,为确保人类可持续性发展,根据能源供需历史数据,运用合适的能源供需预测方法,预测未来的能源供应和能源需求,为政府部门进行正确的能源规划决策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以确保能源安全、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这也正是本文研究工作的意义所在。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学科的悄然兴起,实现类似于人的逻辑思维和问题求解能力的人工智能方法正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预测问题的研究,尤其对各影响因素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拟合能力更强,预测效果更好。能源供需预测作为一类非线性关系复杂的大系统,常规能源供需预测方法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难以满足预测精度要求,而基于人工智能的能源供需预测方法优势更加明显,必将成为未来能源供需预测问题研究的趋势,这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着眼于能源供需预测方法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全面分析当前能源形势、国际及国内能源发展趋势,探讨能源供需预测方法研究对于能源规划、能源安全、能源调配的重要影响;分析能源供应、能源需求及能源供需的影响因素,阐述能源供需预测研究范畴及传统能源供需预测方法。以大量文献研究为基础,从能源规划、能源供需模型、预测模型、优化模型等多方面阐述国内外能源供需预测方法研究现状及其不足,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多Agent的能源供需预测研究方法,揭示未来能源供需预测方法研究趋势。2.针对能源系统复杂的耦合关系及非线性特点,阐述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理论基础及其拓扑结构、学习算法,提出改进正交最小二乘的学习算法,研究分析能源供需总量及结构的影响因子,提出构建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能源生产及消费预测模型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其精度可以满足要求。该方法总体上简单、实施方便,易于编程。3.基于能源供需分析基础上,提取影响能源供需结构的条件因子,研究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构造的支持向量机,提出采用ε不敏感损失函数构建能源供需预测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能源供需总量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这也表明:基于有限样本理论——统计学习理论构造的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前提下的函数拟合方面,确能取得好的
本文标题:能源发展与经济、环境关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