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云东校区高三补习班语文早配餐71
云东校区高三补习班语文早配餐(71)班级姓名主备:顼生象焦秀平时间:11-26审核早读目标:理解并积累高考必考文言实词(3)和虚词(2)(一)文言实词(填空记忆)★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于是废先王之道()5伐无道,诛暴秦()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7臣之所好者,道也()8道不同,不相为谋()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10故园谁道有书来()11道之以政()12道义:()【推导提示】:“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得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未得与项羽相见()4吾得兄事之()5所识穷乏者我欤()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10此言得之()【推导提示】:“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度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度义而后动()4乃曰吾忘持度()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7一夜飞度镜湖月()8常有大度。()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10崔九堂前几度闻()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12春风不度玉门关()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推导提示】:“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二)文言虚词(熟读理解记忆)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6.【且】(一)用作连词。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参考答案:★道1(路,道路)2(取道)3(道理,规律)4(主张,思想,学说)5(道义)6(说,谈论)7(道理、规律)8(意向)9(走路、赶路)10(料想)11(通导、引导)12道德和正义★得1(得到,获得,与“失”相对)2(心得,收获)3(能够)4(应该)5(通“德”感恩)6(得无:莫非,岂不是)7(得意)8(具备)9(融洽)10(对、合适)★度1(量,计算)2(推测,估计)3(考虑)4(尺寸,尺码)5(限度,法度)6(制度,法度)7(通渡渡过,越过)8(度量)9(常态)10(量词、次、回、个)11(谱曲)12(过)13(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阅读《学习周报》第16期第四版,并摘录优美语句。图文转换【学习目标】:了解“图文转换”这一考点的基本内容,并掌握答题要领,能够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题。导学过程:导读导思导练★考纲定位近年高考语文科的命题,内容更贴近现实,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文转换题型也应运而生。1、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这类题型一般置于第Ⅱ卷中,分值一般为4-6分。2、图文转换题的题型从所提供材料角度可以分为:(1)表格文字转换题;(2)图文转换题;(3)漫画文字转换。★误区警示1.信息归结多余或无中生有。2.信息遗漏或缺失。学生在读图时不细心,不全面,结果顾此失彼,造成信息缺失或遗漏,使得答案要点不全面。3.信息推断错误。4.答案表述罗嗦,条理混乱。图文转换题型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怎样选用语言来组织答案。学生往往不注意题目要求,或一五一十地把图表内容说明出来,其中夹杂很多数据,语言不简练,思路不清晰;或过于笼统,不得要领甚至不着边际,但前者情况较普遍。★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五个方面:(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2)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的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4)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5)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也就符合简答要求了。图文转换题解题的基本流程:图表(源信息)一观察认读一分析理解一归纳概括一文字表达。要综合分析三个难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一.表文转换题(所谓表文转换是指把图文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例1、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例2如:下表是某省关于教师作文评分误差的抽样调查结果,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图表反映的问题。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作文编号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阅卷教师大学教师中等下等上等上等中等下等下等中等下等中等中学教师上等上等下等上等中等中等上等下等下等中等导思: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你去续写。(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对图表,学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读图表不能顾此失彼,遗漏信息。(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不同的图表形式,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述也各异。答题时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②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号和数字的规范。③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XX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进行表达。④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二.图文转换题例3、导思:图文转换题解题思路1、宏观把握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不能随意想像,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三.漫画文字转换记叙类漫画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进,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
本文标题:云东校区高三补习班语文早配餐7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6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