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能源安全与大国博弈——以马六甲海峡为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能源安全与大国博弈——以马六甲海峡为例姓名:李吉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关系指导教师:杨鲁慧20090301能源安全与大国博弈——以马六甲海峡为例作者:李吉国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龚迎春.GONGYing-chun马六甲海峡使用国合作义务问题的形成背景及现状分析-外交评论2006,(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3条规定了国际海峡的使用国和沿岸国的合作义务,但是未就合作的性质、方式、途径、使用国的概念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马六甲海峡沿岸三国以及日本的积极推动下,马六甲海峡使用国合作义务问题最近因获得中国的积极回应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具体到合作的方式、途径、范围等问题时,相关国家各自又有不同的打算.9.11事件以后,海上安全问题成为马六甲海峡使用国合作义务问题中的新要素.中国作为海洋地理相对不利的国家应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位我国在马六甲海峡的航行利益,积极参与新规则的制定,以促成对我有利的马六甲海峡合作机制的形成.2.期刊论文蔡鹏鸿.CaiPenghong试析南海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现代国际关系2006,(6)南海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正成为一个地区热点问题,美国、日本、东盟等域内外国家已经提出或正在推进相关的合作机制.从合作目标及合作紧密度方面分析,这些机制呈多层次结构,包括军事联盟性质的合作、有倾向的平衡合作、多边及双边合作和技术性多边合作等.从战略意图分析,美国及其盟国试图以传统安全合作机制调控该地区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进程,东盟则希望平衡各方力量,并借助大国提高自身安全能力.因此,在南海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建设进程中,充满了相互防范和激烈竞争的气氛.中国在该地区海域面临传统安全机制的结构性排斥和能源安全双重挑战,有必要在重视传统安全威胁的同时,以务实精神促进地区的功能性安全合作.3.期刊论文马茁卉.黄凤文.马立新.MAZhuohui.HUANGFeng-wen.MALi-xin应对能源安全挑战构建能源安全体系-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20(6)当前的能源安全问题是包括能源供应安全、能源需求安全、能源价格安全、能源使用安全在内的综合性风险与威胁.中国能源安全将面临: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下能源需求增加的挑战;能源结构不合理,环境压力增大的挑战;争夺能源定价权的能源金融市场发展不足的挑战;能源价格倒挂下过度消费的挑战.为此,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寻求应对策略:降低对石油能源的依存度,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实施石油能源来源多元化;实施石油运输通道多元化战略,规避石油运输主要依靠水路,主要依靠马六甲海峡所带来的风险;增加话语权,力争定价权;促进各国能源合作,共建全球能源安全体系.4.期刊论文赵宏图.ZhaoHongtu马六甲困局与中国能源安全再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07,(6)马六甲海峡等能源运输通道的现实风险主要来自和平时期的海盗、恐怖主义和运输事故,而不是战争状态下大国的军事封锁和石油禁运,且这类风险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总体影响相对有限.对中国而言,海上能源运输风险防范的重点在于加强相关设施建设、增进多边战略对话与合作、改善运输通道管理及共同研究海上替代路线等.5.期刊论文于昕马六甲海峡法律环境初探-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马六甲海峡既是全球重要的咽喉要道,更是中国的海上石油生命线,中国进口原油的85%左右都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然而,我国对该海峡几乎没有军事影响能力,一旦马六甲海峡受阻,中国将面临能源中断供给的危机,由此形成的马六甲困局''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潜在威胁.目前,美国、日本和印度都在逐渐加大对该海峡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渗透,高度重视马六甲海峡问题,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多方面进行专项研究是维护我国国家海上安全利益的必然要求,而目前国内的研究还不成体系,本文试从马六甲海峡所处的法律环境角度作初步探讨.6.期刊论文于文金.朱大奎.YUWen-Jin.ZHUDa-Kui中国能源安全与南海开发-世界地理研究2006,15(4)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成为我国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新生代地层厚约2000~3000m.第三纪沉积有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南海扼海上要冲-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我国南海资源和海域主权遭受到极大的侵犯.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维护我国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的必选战略.7.期刊论文于文金.邹欣庆.朱大奎.张永战.YUWen-jin.ZOUXin-qing.ZHUDa-kui.ZHANGYong-zhan南海开发与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石油进口量达到了12280万t,对外依存度达到34%.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就成为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南海扼海上要冲--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维护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选战略.8.学位论文黄婷中国石油供应的进口风险及对策研究2007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质,是各国争夺的焦点。能否保证石油安全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大,并出现缺口。进口石油是填补此缺口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已由最初的石油出口国变为了石油净进口国,成了能源消费大国。2006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47.3%。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预计,中国将在201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0%。一方面国内需求不断增加,国内战略储备刚刚启动。另一方面石油出口国自身需求增加,出口减少;且出口国政治不稳定。大多数的石油出口国都位于矛盾冲突集中地带,面临着种族冲突、宗教冲突等,这就大大增加了石油进口的风险,进而影响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如何降低石油进口风险,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保障能源安全已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是从石油的国内需求及国内储量结合国际石油供需状况、国际经济地缘政治状况、石油运输格局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石油进口的风险。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石油存在资源风险;石油蕴藏地常处于政治动荡、不稳定地区,战争、种族冲突不断,石油出口国家也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控制石油的价格,石油存在政治风险;对进口国来说,石油的经济风险主要是价格上涨对进口能力和进出口平衡的影响。在和平时期,它主要体现在价格的剧烈波动;我国的石油运输约80%的石油进口量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而且石油进口的90%要靠外籍油轮运输,因此石油进口的运输风险较大;本文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措施:从根本上,我们要立足于国内,加大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深水的开发力度;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走出去,使得石油进口多元化;要不断调整和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需求的多样化;并高度重视并投入资金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石油进口要多元化,要以除中东以外的区域作为石油进口的来源;石油进口的贸易方式要以长期合同为主,建立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合理规避石油进口价格风险,并积极参加海外石油开发项目,以经济上的互惠互利及相互渗透和融合来降低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要改变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开辟其它石油运输渠道,与此同时要运用各种方法从根本上保证马六甲和台湾海峡的安全稳定,保证石油输送的顺畅。9.期刊论文将新疆构建成中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新疆金融2007,(5)能源供给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是国家发展社会经济首先要解决的战略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大国,近六成的进口石油来自中东和非洲,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全球极其敏感地带运输到中国的石油,已分别占我国进口石油总量的60%和80%以上.石油供应来源单一以及主要通过海路运输,使我国能源安全面临潜在风险.10.期刊论文李立新.徐志良海洋战略是构筑中国海外能源长远安全的优选国策——缓解马六甲困局及其他-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4)中国海外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战略研究课题.海洋战略是构筑中国海外能源长远安全的优先国策.第一,海洋战略是一个海洋大国必须要选择的战略方向;第二,海洋战略集中反映的是海上力量,海上力量的机动性特点不仅可以解马六甲海峡之困局,也可以避免其他世界海洋通道对中国战略物资运输的阻挫;第三,海洋战略是一种复合型的发展战略,不仅海外石油天然气的运输要靠海上,已知的新能源大部分来自海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环保的清洁的能源也大部分会来自海上.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59cfcfd5-96ba-42a1-bbe5-9e0d0066f731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2日
本文标题:能源安全与大国博弈——以马六甲海峡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