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题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备课时间2014.2.27授课时间2014.3.3教学设计思考调整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典型的实验探究课。教材分为三个部分:一、观察物体的沉浮;二、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三、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材从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开始,通过一步一步地探索,让学生逐步明白现象背后的原因,认识到事物的规律。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沉浮现象已较为熟悉,并且能够对绝大多数物体的沉浮状况作出准确判断,但对较特殊物体的沉浮状况在判断上仍存在误差,同时在对影响物体沉浮因素问题上认识不够准确,因此本课教学,旨在引领学生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对物体沉浮现象进行初步感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重点难点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难点:对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准备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课时准备1课时知识链接猜一猜: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导入出示石块和木块,请学生猜测:如果把它们放到水里它们会怎样?石块沉入水底;木块在水中上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对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目标分解教学操作程序思考调整自主学习通过大胆猜测,探究验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请学生预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把预测的结果写在记录单上。(2)教师强调实验时观察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注意要把物体轻轻放入水里。(3)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4)汇报交流实验结果。(5)我们预测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一样吗?合作探究通过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了解沉浮与轻重和体积大小的关系。1、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用切分法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下面我们就以橡皮和胡萝卜为例研究一下。(2)学生实验。(3)汇报交流,得出结论。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在上面实验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3、用叠加法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学生实验。(2)汇报交流:怎么样,沉浮改变了吗?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呢?(3)小结: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展示提升通过学习学生交流汇报,得出结论。1.把上面的两组实验的结果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2.学生总结: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教师点拨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体积和重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达标检测练习册课后作业动手:多找一些物体研究它的沉浮。板书设计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物体的重量物体的体积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物体是否空心(猜测)物体的材料……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体积和重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教学反思1、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首先让学生对桌上的材料进行预测。根据学生的预测和实验结果进行板书。让学生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进行自己的初步判断。2、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根据试验猜测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3、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请学生再放入水中进行实验验证,汇报时,再次对比,结果学生得出:物体的沉浮跟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的结论。在教学中,通过课前实验,胡萝卜切成块后,有的在水中沉,有的在水中浮,并不是和教参上描述的那样在水中浮,选用胡萝卜做实验,在实验中会给学生造成误解,所以我在实验中把胡萝卜换成了蜡烛,这样避免了在课堂上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课题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备课时间2014.2.27授课时间2014.3.6教学设计思考调整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不同材料的物体的沉浮与其重量及体积关系的规律。第二个活动,探究如何改变小瓶子的沉浮状态的实验,从而认识到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改变整个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其沉浮状态。学情分析本课对于学生来说,沉和浮的现象并不陌生,他们知道很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但到底物体为什么会有沉有浮呢,究其原因他们并不了解,所以这节课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规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过程与方法: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重点难点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教学准备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课时准备1课时知识链接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体积和重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学习目标1、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2、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目标分解教学操作程序思考调整自主学习通过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了解规律1、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请看图片: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观察出它们在水中的沉浮。3、请看图片: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4、我们对两组实验进行比较时,第一次沉的物体第二次也沉,第一次浮的物体第二次也浮?看不出沉浮与体积和轻重有什么关系。合作探究通过对其他因素进行研究,了解影响沉浮的因素1、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一:(1)桌上放着五个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猜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开始实验。小组交流,汇报。实验二:不同材料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1)桌上有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五种物体。猜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实验,小组交流汇报。展示提升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1、老师手上有一个瓶子,你能用什么办法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2、演示实验(器材:水槽,小瓶子,红墨水)。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4、出示课件:潜水艇改变了物体的轻重,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教师点拨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达标检测练习册课后作业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板书设计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体积轻重有关体积相同轻重不同重易沉体积不同轻重相同小易沉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也了解了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知道现实生活中鱼也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不足之处: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那些现象运用了沉浮原理?”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不能立刻联系想到鱼,缺乏生活知识。课题4、造一艘小船备课时间2014.3.4授课时间2014.3.13教学设计思考调整教材分析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已经知道: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但对于相同重量的同一类物体,如何增加它的排开水量已达到增强装载量这一问题,却缺乏深入研究和实践,因此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解决这一问题。学情分析本课时教学,将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继续感知物体排开水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它的沉浮状态,并且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评比活动,均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重点难点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教学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若干、玻璃球若干课时准备1课时知识链接物体在水中有沉浮两种情况,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会下沉,轻的物体会上浮;物体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大的物体会上浮,体积小的物体会下沉。导入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学习目标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2、学会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目标分解教学操作程序思考调整自主学习了解船的发展史1、船一直以来是水不交通工具,古往今来,人们制造了形态各异的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2、欣赏完这些图片后,有没有同学来说一说船的发展史?3、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船的发展史。合作探究学会做一艘橡皮泥小船1、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我们如何造出一艘载重量大的船呢?2、我们比比哪个小组在橡皮泥一定的情况下,哪组的小船载重量大。3、小船制作要求:装载量大,平稳,美观,大方。4、各小组汇报,欣赏别的小组小船。把船造得尽量大;浸入水中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浮力大后,载重量也多展示提升学会用其它材料造船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事先做的小船,展示给同学们看,介绍一下你的小船,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有什么优点?2、各小组把船放入水中试一试,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3、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你的小船还需改进什么?试航之后,你觉得它还有什么优点?教师点拨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增大达标检测练习册课后作业继续用橡皮泥制作小船。板书设计4、造一艘小船《我的造船计划》一、准备二、制作三、改进和完成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增大教学反思这节课没有按照教案上一步步的来,我先给他们展示了船的历史,从木筏开始一直到航空母舰,学生们认识到了各种各样的船以及船的材料,船的功能,以及怎么样做一只船、一只有用的船:要能载货物或者人。其中有一个上节课的知识点:排水量,我请同学们解释了,他们记得,我很欣慰!接下来就要他们每一小组内讨论,讨论船的材料和制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布置了任务,要进行一个小船的比赛,他们更来劲了。这样枯燥的知识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单纯的记知识点是没有一点作用的。课题5、浮力备课时间2014.3.6授课时间2014.3.17教学设计思考调整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学习用实验探究浮在水面的物体、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本文标题:五下科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7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