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董现平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我能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好词佳句。我能充满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重点:解决课文的生字词,并积累语言。知识链接: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预习任务:1、正确大声的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生词。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自主、合作、探究:1、交流生字词自学情况,学习巩固生字词。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分角色朗读父亲及儿子的对话,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2我来闯关:1、洛()矶瓦()废()()抖()炸()乱2、解释词语: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3、课文讲述了()发生在()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的感人的故事。学习收获:知识延伸:找一找并搜集相关地震的知识。3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董现平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A、我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B、我能体会到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学习重点: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预习任务:正确流利的大声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父亲和儿子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并大声朗读。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爱的伟大。仔细品读相关段落。自主、合作、探究:1、课文第二十自然段,父亲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颤抖的说,应该高兴才对。2、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外貌、动作,勾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3、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们来评一评。4、编排课本剧。三、达标检测1、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2、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四、学习本课后我的收获知识延伸:收集有关的课文读读,如朱自清的《背影》和描写母爱的课文《秋天的怀念》诵读古诗《游子吟》表达母爱的古诗。5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五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董现平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本设计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受,建构起他们自己的认识。主要表现为:1、以读为主、在读中思、读中悟,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体悟,建构起自己的认识。2、尝试探究性、创造性的阅读,激发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习目标: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学习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预习任务:一、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读课文。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默读全文,并用“”划出母亲评价的语句。用“﹏﹏”划出父亲评价的语句。自主、合作、探究:一、我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读课文。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什么?巴迪有什么反应?父亲的评价是什么?巴迪有什么反应?四、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我来闯关:1、放声朗读课文,注意咬准字音,读通句子:我能读通句子了!(☆)我能流利地读课文了!(☆☆)2、我会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搂住自豪慈祥谨慎位置出版歧途糟糕誊写3、我会用上题目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课文6的主要内容。4、我最渴望的爱是,因为学习收获:7班级五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董现平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2、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学习重点:1、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预习任务:1、我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体会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源于爱。自主、合作、探究:1、体会母亲、父亲的表现和我的当时反应。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却如此不同,读一读1—14自然段,划出描写父母的评价的句子并把它读好。出示1: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1)指导读好母亲说的话。(2)同学们,我们读句子还要注意抓住一些词语去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这两个句子你都关注到了哪些词,从中有体会到了什么?出示2: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1)让学生按照学习前一句的方法读好并抓住一些来谈读后的体会。(2)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作者,听了这样的评价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要知道在这之前,我可是满怀希望等着父亲的赞扬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作者少年时代和成年以后如何看待父母的评价呢?1.后来巴德自己是怎样看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极端的评价的呢?预设1: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1)同学们,你现在就是巴德,请你把你对父母的理解告诉大家吧(指导学生把这段话读好)(2)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很感激也的父母,理解了父母对他的爱)师过渡: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8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愿意听“糟糕透了”对吗?其实,我们应该听听这两种不同的声音。预设2: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1)师引读:多少年后,巴德已经成了一位大作家,这时在他的耳边有更多的类似当初父母给他的评价……“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指导学生把句子读好)(2)试想一下,如果巴德听到的都是“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的评价你觉得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3)师:庆幸的是这一切没有发生,巴德在母亲的“精彩极了”,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中走向了成功。读到这里,你觉得巴德在父母那里仅仅收获了爱吗?他还收获了什么?(先让学生自由说,在出示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4、假如你就是巴迪,请你帮助他完成获奖感言,并请同学到讲台上来交流,下面的同学客串巴迪的父母进行现场的采访。我来闯关:1、本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几次起伏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心情的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里。(得意洋洋)——()——()——()——()——(醒悟)2、“精彩极了”是母亲的爱,它像“糟糕透了”是父亲的爱,它像3、当你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你的爸爸、妈妈各是怎么说的?又各是怎么做的?想好后,把它们写下来。学习收获:知识延伸:1、文章推荐:《父爱,就在拐弯处》2、好书推荐:《爱的教育》9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五课题20*学会看病课时1课时主备人董现平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掌握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我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母亲为了让儿子自己学会看病让他独自去医院,自己却在家里饱受煎熬的矛盾心理,体会母亲的心理变化,感受广袤深远的母爱。预习任务:1、读通读顺课文,找出生新词,注上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勾画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理解以下词语: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2、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自主、合作、探究: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2、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2)“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后悔,我想……”、“时间是艰涩的流10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3、文中的母亲面对生病的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我来闯关:1、把四字词补充完整。()()不休按图()()()()于无毫无()()雪上()()来日()()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1)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她为什么这样做?(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母亲的感情变化是:(作出决定)—()—()—()—(勇气回升)(3)我从母亲的语言和心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4)在生活中我有过类似的经历,举例说说:4、学了这篇课文后,我受到的启发是学习收获:11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五年级上册)班级五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董现平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如:估量、众星拱月、玲珑剔透、销毁、瑰宝等。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3、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知识链接: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预习提示: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熟记课文中要求会写的14个生词,如:销毁、侵略、瑰宝等。2、课文内容我知道:。3、说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4、我的质疑:。预习检测:A、辨字组词。宏()剔()瑶()瑰()销()侵()雄()踢()遥()魅()稍()浸()B、把词语补充完整。()星()月金碧()()诗()画()奇()()宝()世()名亭()楼()C、用加横线的词语写话。12(1)园中不仅有名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2)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快速浏览课文,组长组织组员找一找课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反复读一读。3、反复读第三、
本文标题:五年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8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