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苏教版]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太阳和影子一、教学内容:太阳和影子二、教学目标:能用简单的方法(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能继续观察和记录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了解太阳的视运动规律,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高度有关。难点:总结和分析出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的规律。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准备:标杆、温度计、日影仪、竹蔑或铁丝或电线(能湾成弧度就行)、手电筒、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一)教学引人1、播放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2、提问:太阳每天从什么方向升起?在什么方向落下?阳光下的物体有什么特点?3、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二)科学探究1、讲解;我们一般用方位和高度来描述太阳的位置。描述太阳的位置首先选好参照物,然后从东、南、西、北四学生活动1、观看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2、根据问题进行解答。3、随便说说。1、了解描述太阳的方法。2、阅读课本确定太阳的位置的方法。个方位描述。2、组织学生到教室外选好参照物(如旗杆、房屋、大树等。)3、提示:(1)要站在同一地点观察;(2)学生拳头有大有小,高度可能有误差,这是正常现象。1、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在参照物的什么方位和当时太阳的高度)2、组织学生观察教师立的标杆。(教师在早晨就立好标杆,每隔一小时,给标杆的影子画出长度和方向)3提问:你从标杆的影子上发现了什么?影子的方向变化可能与什么有关?4组织学生交流预测。(1)影子的方向发生什么变化?(2)影子的长短发生什么变化?(三)课外观察1、要求:a、每天从早到晚太阳的位置。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温度的高低都会发生变化。它们之间有无关系和规律,必须通过测量才能知道。2、方法:(1)组装日影仪或用橡皮泥固定一根10厘米的小棒在白纸,放在阳光下。(2)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做标识。3、到教室外观察太阳。4、选好参照物。5、交流自己的发现。6、观察标杆影子的变化。7、交流自己的发现。(!)影子的方向变化。(2)影子的长短变化。8、预测:影子的方向变化和长短变化与什么有关?9、交流预测。1、了解观察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2、准备观察的相关材料。(3)每隔一小时,画出物体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做好标记,记下当时的时间和温度,太阳和高度(拳头数)3、提示:观察记录延续一天;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3、领取观察的表格。附表格时间8时9时10时11时12时13时14时15时16时影长温度太阳高度板书设计:1、太阳和影子太阳影子(东、上午)(西、长)(南、中午)(北、短)(西、下午)(东、长)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实验探究1、讲述:手电筒和竹蔑分别代表太阳和同样太阳运动的轨迹,在面桌上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2、教师示范。3、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二、交流观测的结果1、谈话:上一节课布置同学们的1、了解实验方法。2、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3、分组实验。4、交流实验结果。1、交流各组的记录。任务一定完成的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2、组织讨论:从这些表格中和实验只你发现了什么?3、组织交流。4小结: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三、全课总结提问:通过今天的探究你知道了?2、学生分组讨论。3、学生交流。学生畅谈体会。板书设计:1、太阳和影子太阳运行高度高低自东向西气温气温高气温低(东南西)影子影子短影子长自西向东(西北东)2、太阳钟一、教学内容:太阳钟二、教学目标:能利用太阳的影子变化规律设计一个时钟。能用手掌测定时间。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意识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服务。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太阳钟)的制作原理。难点: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准备:课件、标杆、指南针和做太阳钟的相关材料。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谈话:如果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你如何知道时间?2谈话:对。在没有钟表之前人们就是这样来掌握时间的。3、讲述:由于太阳的变化引起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古代人很聪明,他们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设计了很多记时工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二)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1、提问:你知道古代有哪些记时工具?2、播放课件。(一边播放一边讲解)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能给同可能会说: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月亮和星星。1、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说一些相关的话题。2、观看课件,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3、学生交流:看到的、想到的、理解学们说一说吗?4、小结:内容略。(三)制作太阳钟1、谈话:同学们有兴趣做一个吗?2、讲述;制作方法略。3、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完成。4、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各小组的作品。(四)玩手掌日晷1、谈话: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小手来做日晷。2、讲解;面向正南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大拇指夹住一枝笔,让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南方,影子落在手上的不同位置代表不同的时间。3、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玩手掌日晷,并与钟表作对比。(五)全课总结谈话: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到的。1、看课文说明制作方法。2、讨论制作方法。3、学生制作。4、介绍自己的作品。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2、了解手掌日晷的方法。3、看课本的的介绍。4、玩手掌日晷。检验其准确程度。学生畅谈。板书设计:太阳钟太阳方向规律太阳钟影子3、昼夜交替教学内容:1、做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2、根据地球自转规律,推测时间。教学目标: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2、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3、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教学准备:昼夜交替的图片,投影仪,地球仪分组实验材料:手电筒、小地球仪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1、在连续24小时(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中会出现哪此现象?2、出示校园白天和夜晚的图片。3、谈话:关于昼夜现象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关于昼夜交替的原因。1、根据自己了解讲述(白天和黑夜)。2、学生欣赏优美的景色。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二、模拟昼夜交替的成因1、游戏活动:①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②谈话: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以上三种情况会是哪一种)2、教师演示实验:①用地球仪的投影仪做昼夜交替实验。②谈话: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③启发学生质疑:在这个实验中你认为哪1、①学生讨论并交流:(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绕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②学生发表各种可能性见解。2、①学生观察②学生回答(逆时针转动)③学生提出注意点些地方值得注意?3、谈话: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吗?参与学生讨论(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4、倾听并作相应提示:①把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②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光“包围”地球仪。3、学生讨论4、汇报方法并演示过程。二、模拟昼夜交替的成因5、巡视,与学生一同观察并适时指导。6、通过以上实验能够说明昼夜形成到底是什么原因吗?7、小结讲述: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交替出现。5、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模拟实验,讨论昼夜成因。6、分组汇报。7、认真倾听。三、推断某地时间1、谈话:①我们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想地球仪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是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黄昏?②提示:先找到昼夜分界线。然后再判断。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黑夜。2、拓展思考:①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②认真倾听,并适当介绍。③为什么美国主张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篮球、田径的决赛放在早上8点进行。1、①讨论并交流。②小组实验并在横线上写出国家或地区的名称:当()是白天时,()是黑夜,()是黄昏,()是清晨。2、①确定国家所处的位置并考虑地球自转方向。②分组讨论汇报。③分组讨论并汇报。四、信息交流1、用多媒体介绍有关昼夜形成原因的科学史。2、谈话:了解了这些资料后,你有什么想法?3、小结讲述: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事业也是在争论中不断进步的。1、看后相互讲述:这几种理论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2、交流各自在的发现。教学反思:4、看月亮教学内容:1、了解月亮的基本情况。2、观察模拟环境下的月相变化。3、概括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目标:1、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3、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教学准备:记录纸、月相盒、制作月相盒的材料(鞋盒、细线、乒乓球、小电筒)、月相日记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了解月亮基本情况1、猜谜语:小时候两只角,长大了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天体)2、谈话:关于月亮的事情,你们知道多少?1、学生思考后汇报。2根据课前了解讲述。3、提供月亮基本情况资料3、阅读后相互讲述:知道了月亮的哪些基本情况。二、画出记忆中的月亮1、巡视、观察学生画的情况。2、按时间先后给他们排排队。3、倾听汇报,对学生的发言不作评价。4、讲述:月相的定义。1、画出印象中的月亮形状。2、组内按照时间顺序给画好的月亮“排队”,选择几组代表意见粘帖在黑板上。3、汇报“排队”理由。4、认真倾听。三、观察模拟环境下的月相变化1、指导学生制作月相盒。2、讲述:盒盖内部的乒乓球代表“月亮”,电筒光线代表“太阳”,八个小孔代表八个方位,从不同的小孔看到的乒乓球发光的部位是不一样的,就如天空中的月亮形状的变化。3、巡视,与学生一同观察并适时指导:①观察顺序错误的。②观察角度错误的。4、组织学生汇报。1、小组合作制作月相盒。2、认真倾听。3、以小组为单位在模拟环境中观察“月相”,并记录观察到的“月相”。4、汇报交流:①描述观察到的月相及其变化的规律。②在观察月相过程中的其他发现。四、课后延伸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画月亮,排月亮来认识月相的,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认识月相呢?2、要实际观察月相变化,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怎样观察?什么时间观察?3、认真倾听,并引导学生补充。1、生答:实际看月亮。2、小组讨论:观察的方面和方法及观察的时间。3、汇报交流。五、布置作业1、讨论:如何把观察的内容记下来,记录哪些内容。2、认真倾听,并引导学生补充。3、提示:①适当了解当晚的月亮大约什么时候出现,做到定时观察。②注意天气状况,阴雨天看不到月相。③记录在书后p65—66页上。1、学生讨论:要记录哪些内容,怎样记录。2、汇报交流。3、记录作业。第二课时(一个月后进行)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1、表扬坚持下来的小组。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1、小组展示自己的月相日记。2、比较谁的日记记录得最完整、最准确。二、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1、组织学生交流月相日记。2、指导学生认识特殊月相。3、组织讨论月相变化的规律。4、再次组织学生做模拟月机相变化实验。5、小结讲述:月相变化的规律。1、小组内部交流:按照日期排好记录的顺序。2、对照图上辨认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等月机。3、讨论并初步得出结论。4、实验,证明结论是否正确。教学反思: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内容:1、
本文标题: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8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