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
第八单元备课教学内容:本组共安排了4篇课文。有两篇讲读课文:《再见了,亲人》《穷人》;两篇略读课文:〈〈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达到正确书写及认读。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由于这组课文篇幅较长,可通过本组教学,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学情分析:本组的四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难点:让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基本功训练重点:本组课文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学习本组课文,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二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三要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做一些准备。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潜心读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积累生字、新词、佳句。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5、《再见了,亲人》2课时26、《金色的鱼钩》2课时27、《穷人》2课时28、《梦想的力量》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4课时回顾·拓展八1课时25、再见了,亲人备:11.23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3.思维情感目标: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2.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具准备: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多媒体课件出示)介绍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集团进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9月15日又纠集15个国家的雇佣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轰炸中国的安东(今丹东)等地。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在中朝人民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于1953年7月27日,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分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后一批。)二、审题,提问题(这话是谁说的?——“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既可理解为志愿军对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说的话,又可理解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送行时说的话。在什么地方说的?怎么说的?为什么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要互称亲人呢?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的?……)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实物投影仪出示)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2、听两组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锁、暂、糕、阻、谊、捣、谣、侦、混、吵、耗、嫂”的读音);四、自学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一是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他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2、结合课文说说“雪中送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朝鲜大娘在志愿军战士战斗了三天三夜,已经饿到极点的情况下,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给战士送打糕吃。总结出,“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体会“唯一”的含义。(隐含着大娘付出的代价是多大呀。)3、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感情真挚强烈;同时又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语言十分亲切感人。朗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对大娘,应该怎么读?(如对长辈慈母,应怀着敬重的情感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读好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反问句。例如:“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祈使句,恳求大娘不要再送。)要读出恳求的语气,读时句尾声调要下降。“能支持得住吗?”(疑问)读时句尾语调要上升,要带上关切的感情。读感叹句时,句尾语调先上升后下降,“这真是雪中送炭呀!”读反问句时应注意重音,“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记?”应把“怎么能”读得重一些,表达出更加肯定的意思。五、质疑:学生针对前三个自然段提出自己的疑问。六、练习:抄写文中的祈使句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小金花,擦干眼泪,再为我们唱一首《捣米谣》吧!七、课堂小结:前三个自然段写法大体相同,都是以志愿军战士对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八、作业:背诵前三个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背诵第一部分。二、学习第二、三部分1回忆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①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②结合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③感情朗读;④背诵。2自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了些什么?结合课文重点理解“同归于尽”、“噩耗”、“代价”等词语。3交流、讨论。三、学习第四部分体会“亲人”“亲爱的土地”的含义。(朝鲜人民关心爱护志愿军,甚至为他们献出生命,所以称为“亲人”。为什么叫“亲爱的土地”?因为在朝鲜的土地上,中朝人民曾经并肩战斗。这片土地上,不仅洒下了朝鲜人民的鲜血,而且洒下了志愿军的鲜血,所以叫“亲爱的土地”。正因为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所以说“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四、体会前三段开头和结尾的写法1画出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开头和结尾写法相似的句子。2开头句子是:“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小金花,……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大嫂,请回去吧!”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尽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了。3这三段的末尾是:“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4先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体会二者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5反复朗读体会这两种句式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6前三自然段开头都是祈使句,表示恳求,体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最后一句都是反问句,表达了更加肯定的意思和强烈的感情。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五、课堂练习:(听写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六、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七、作业:以《梦中见到阿妈妮》或《小金花来到我们中间》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板书设计:再见了,亲人送打糕昏倒大娘救伤员失孙深情厚谊小金花救老王失母大嫂挖野莱致残26、金色的鱼钩备:11.26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4个生字。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3、能力目标: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重点: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题目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结: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投影仪出示)解词: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2、小组讨论后小结3、放录音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体会。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采取读读——议议—评评的形式)3、小结提问: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揭示中心,让学生说一说,练习口语表达)五、课堂练习(口语交际)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1、在小组里练习。2、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六、课堂小结: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学习这种表达方式。八、作业:抄写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板书设计26金色的鱼钩(闪着光芒)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牺牲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27、穷人备:11.28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3、知识目标:理解本课生字词。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2、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讲解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读课题,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资料。教师和学生共同查阅并介绍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1、《穷人》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2、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课文可以分为几段呢?3、学生讨论,汇报。(课件出示)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投影仪出示)1、自学:(学生自己查字典学习,掌握生字音形义)(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
本文标题: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8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