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
1课题18、将相和课型导学课时总第2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本课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过程与方法:采用读、议、辩、演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教学重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师:准备《史记》中的其他精彩故事,多媒体课件。生:了解和本文相关的历史背景,预习课文。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学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前置性作业1、学习生字词。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围绕描写蔺相如语言和动作的重点词或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习交流一、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来学习一篇充满智慧和勇敢精神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18、将相和。齐读课题。2、前置作业: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和的意思是?也就是说课文的主人公就是——谁和谁?2过程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并且检查预习课文情况。:二、师随机指导理解和朗读:1、问蔺相如说这句话时会用什么口气?指导朗读。让同学们当秦王听两种不同读法,看看会把壁给谁?然后齐读。2、出示段落。问:蔺相如在准备撞柱的时候,难道他就不怕秦王真的让他撞吗?师:同学们想到的,蔺相如也想到了,所以他才会理直气壮地对秦王说话。师:课件出示红色理直气壮。指导学生读出理直气壮地语气。理再直,气再壮,指名再读;理最直,气最壮,齐读。3、出示段落。问:蔺相如在典礼那天没有悄悄溜走,而是大大方方地对秦王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他就不怕秦王杀他吗?生答。出示课件红色大大方方师指导读出无牵无挂、毫无畏惧、大大方方的语气。指名读、齐读。师:听出了一国使者的风范!4、师: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廉颇,蔺相如两人之间的关系由不和转变为和呢?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课件播放视频。5、师:除了视频中的介绍,你还知道哪些和课文有关的内容?(1)《史记》:让学生补充,问:还有和这本书有关的资料吗(2)和氏璧:样子,来历。三、课本剧表演:1、师:和氏璧被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秦王想霸占和氏璧的阴谋没有得逞,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同学们为蔺相如高兴吗?想演一演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吗?课件出示,小组合作排练这个故事,比一比哪个小组演的形象,演的精彩。2、小组表演。学生评价。四:总结延伸:同学们,完璧归赵为将相和这个故事拉开了起因的帷幕,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精彩虽然还没上演,可是蔺相如这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脑海中。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记住这个机智勇敢、以祖国利益为重的名字——生齐读:蔺相如!五、板书设计18、将相和完璧归赵廉颇渑池相会蔺相如作业抄写本文生字。3课题18、将相和课型导学课时总第2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确定单元主题,背诵单元小诗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物爱国思想和人物各自品质。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教学准备教师用书教学方法学生质疑,讨论释疑前置性作业1、自学《负荆请罪》2、批注《新语文主题阅读》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33《伯乐和骏马》40《司马迁写《史记》谈谈感受最深刻的部分。学习交流过程一、学习课文《将相和》1、小组交流《将相和》A、廉颇对蔺相如被封为上卿,职位比他还搞这一事,是什么态度?有什么想法?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B、假如你是蔺相如,听了廉颇的话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C、蔺相如又是怎样做的?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蔺相如听了廉颇的话,是怎么做的?对故事这样的结局你有什么启发?体会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课文的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42、全班汇报二、学习拓展阅读1、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33《伯乐和骏马》40《司马迁写《史记》》A、小组交流感受最深刻的部分。B、指导朗读相关段落。《经典诵读》指导朗读《水浒传》诗词(节选)《念奴娇·赤壁怀古》重点指导:《水浒传》诗词(节选)三、小结:交流学习后的收获。四、作业完成小练习册。阅读《草船借箭》36《空城计》35《桃园三结义》五、板书设计:18咀嚼经典《将相和》将完璧归赵相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和:保家卫国作业完成小练习册。阅读《草船借箭》36《空城计》35《桃园三结义》课堂反馈5课题19、草船借箭课型导学课时总第2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过程与方法: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教学难点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阅读预习课文内容。教学方法导学法,自读自悟法,讲解法前置性作业1、预习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2、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读课文五遍,读通顺。4、课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交流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和主题曲。2、小组交流。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6过程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3、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画边体会。4、小组交流、对话: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1)品读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心理会怎么想的?(2)联系课文上下文来体会。课文中这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如,第二自然段的“诸葛亮说:‘只要三天。’”“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第四自然段的“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个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第七自然段的“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找出你认为本课重点语句,小组内交流。5.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利”的情节。教学过程设想如下:(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2)交流体会。6.全班总结汇报三、拓展阅读交流: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四、小结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受到了什么启示?作业再读《草船借箭》深思: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阅读《桃园三结义》作批注笔记7课题19、草船借箭课型导学课时总第2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过程与方法: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教学难点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阅读预习课文内容。教学方法导学法,自读自悟法,讲解法前置性作业1、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读课文五遍,读通顺。3、课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交流过程一、切入中心,领悟“神妙”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83、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画边体会。4、小组交流、对话:二、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1)品读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心理会怎么想的?角色扮读。(2)联系课文上下文来体会。课文中这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如,第二自然段的“诸葛亮说:‘只要三天。’”“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利”的情节。教学过程设想如下:(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2)交流体会。课文中的相关句子:第六自然段的“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第八自然段的“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本句中“逼近”一词尤其能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理由一:逼得太近,曹操必能识破秘密;理由二:距离曹军水寨远了,又不能受到箭或受箭面积不大。“度”的把握全在智慧。)6、全班总结汇报设计意图: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三、拓展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阅读36《空城计》1、交流: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2、《经典诵读》指导朗读:《三国演义》诗词(节选)作业完成练习册9课题20、景阳冈课型导学课时总第2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难题。2、感受英雄气概,体会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过程与方法: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武松豪爽、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教学难点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阅读预习课文内容。教学方法导学法,自读自悟法,讲解法前置性作业(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4)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5)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前置作业:1、文中打虎的部分缩写在前置本上。2、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10学习交流过程一、课前交流:两分钟交流历史故事,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二、小组交流前置性作业1、明确交流要求。(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4)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
本文标题: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9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