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五笔字型的特点“五笔字型”是一种高效率的汉字输入法,其所以高效,主要是因为有一套严谨的方法和规则,使得它的“字”同“码”有着良好的唯一性。但是要真正掌握这些规则,并养成习惯是需要学习的。对于这样一种输入法,它有如下特点:第一:它是适合专职和非专职人员共同使用的一种汉字输入法,它主要不是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而是解决“快不快”的问题。“五笔字型”是一种按形来设计的编码方法,编码的唯一性好,平均每输入10000个汉字,才有1~2个字需要挑选。因此,效率就特别高。第二:“五笔字型”用双手10个手指打键。经过标准指法训练,每分钟可以向电脑输入100个汉字是很平常的。1992年“全国五笔字型大奖赛”,冠军的速度是生稿(错1罚5)每分钟243个字。第三:用“五笔字型”既能输入单字,还能输入词汇。无论多复杂的汉字最多只打4个键。而且,字与词汇之间,不要任何换档或附加操作(这一点,与“五笔画”输入法不同),既符合汉字构词灵活、一句话中很难断词的特点,又能在幅度提高输入速度。第四:“五笔字型”集文字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心及工作学等多学科的原理、方法于一身,字根组合的“相容性”使重码大幅减速少,键位字根安排的“规律性”使得方案相对易学,而“谐调性”使得手指的击键负担趋于合理。第五:“五笔字型”已经经过了10年之久大规模社会实践的检验,已成为在国内占主导地位的汉字输入技术,所以,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学会了“五笔字型”,到处都有现成的电脑可供使用;厂家的电脑装了“五笔字型”全国各地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未经训练便会操作。本教程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地介绍“五笔字型”的原理、学习方法。第一章:电脑汉字输入法种种第一节:电脑汉字输入法为了让电脑很好的处理汉字,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汉字怎么显示出来?汉字怎么输入电脑?怎么把汉字打印到纸上?怎么编辑排版等等。在许多技术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直接引用或者借鉴西文电脑的技术,唯独汉字怎么能高效率地、准确地输入电脑,却成了一个举世称难的大问题。有人说,这是中文电脑化的一个“瓶颈”,很难突破。20年来,为了挽救汉字于危机之中,为了使中华文化步入信息时代,上至白发苍苍的教授,下至中小学生,有很多的专业工作者,也有更多的业余爱好者,对汉字如何输入电脑这样一个难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支浩荡的科研大军,其雄伟壮观之势,也许只医学界向癌症的进军才能与之相比。到目前为上下止,全世界研究发表的汉字输入方法,据不完全统计,至少也有1000多种。其中,经过上机试验的方案不下100种。电脑只“认识”代码,不“认识”字,要把汉字输入电脑,就需要将汉字编码代码,也就是根据汉字的“音”、“形”、“意”三种基本属性,用它的有效信息编制成代码。只要向电脑输入这种代码,就可以把汉字找出来,这种方法叫“汉字编码”。通常,汉字编码也叫汉字电脑输入法。归纳起来,汉字输入法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电报码输入四码电报是由一个丹麦人为清朝政府设计,他将10000个常用汉字从0000开始,依次编制流水号,直到9999一个字一流水号,一个流水号就代表一个字。电报码的优点是:1、唯一性强、一字一码。无重码。2、学习方法容易,只有一个字-“背”,因而既不必编写教材,也不必训练指法。然而,10000个汉字,对应10000个与字豪不相干的码,学习难度是可想面知的。因而在电脑时代,以电报码作为社会广泛采用的汉字电脑输入法,这肯定是不可取的。有人说,电报员不是译速度非常高吗?须知:(1)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2)真正熟记的也只不过一两千个,销销冷僻的字,必得翻本才知其码,而能做到“见字识码”。二:大键盘整字输入英文一个字母一个键,即可输入。一个汉字也用一个键,不是同样可以输入吗?答案是:此路难通。英文键盘只不过两个巴掌大,要容纳上万个汉字的键盘,要多大呢?至少也得一张桌子大。操作大键盘时,手指的动作像是逮跳蚤,一分钟输入10到20个字,怎能与西文的速度相比?下面一个试验,可以说明大键盘输入,永远也快不了的道理:(1)谁能一口说出:5×8=?7×9=?(2)可是,很少有人能一口说出:18×27=?24×38=?前者人人都一看便知:后者人人都会,可极少有人能一口说出,这是为什么?因为,前者基数少,人们早已形成“条件么射”,所以能顺口说出;而后者,人人都必须花时间计算,怎么能快呢?第一节:电脑汉字输入法前者就相当于键数不多的小键盘—可以不看键,形成“盲打”;后者相当于一字一键的大键盘—不容易形成条件反射。附带说明一下,这种大键盘,虽然说快不了,学习的方法与电报码一样,却再简单不过了:也只有一个字“找”,瞪大眼睛找到了,敲一下完事。可是,你今天在学习方法上讨了个“大便宜”,以后要每日每时付出沉重的代价—永远也快不了!可见,一味追求“易学”是不可取的,因为换取“易学”的代价常常是“快不了”!易学和快速永远是一对矛盾。“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好事不多见!任何一种“不要学习”“没有记忆因素”,便可以“打得很快”的宣传,只能使懒人上当受骗。三、拼音输入法汉字读音简单,只用25个罗马字母便可拼出全部汉字的400多种读音。因此,只要学习汉语拼音,几乎不需要再学习,便可以在键盘上把汉字的“音”敲进去。汉语拼音输入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直接使用电脑的小键盘。但是,正如周恩来总理1956年强调的那样:汉语拼音是给汉字作注音用的,它不能代替汉字“。由以下例子可见,用汉语拼音输入法的缺点也非常明显:1、键盘输入虽易,屏幕选字却难。不信,请用汉语拼音法向电脑输入下文:(不累死你再怪)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食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氏适市,适十狮适市。是时,氏视是十狮,恃十石知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使侍试试用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是时,氏始识是实事实。度释是事。2、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复杂,许多省市、地区”zh、ch、sh”与“Z”、C、S”分不清,东北人将“棉袄”说成“免恼”,四川人将“鞋子”说成“孩子”。自然,用拼音输入常常不灵。3、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没戏了!对一般人来说,不认识识的字总比认识的字多得多,一般人能认识的3000多个汉字就不错了。不信?《毛泽东选集》四卷书,一共用了2600多个不同的字,你能认识多少个?四、拼音输入-字根组字1、方言虽多,汉字的字形却是全国统一的,其字形和构造不受方言口音的影响。所以,只考虑汉字字形的输入法—“形码”,比“音码”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2、汉字本质上是一种拼形文字,用一块块字根,像搭积木那样把汉字组合起来,符合汉字的规律和传统。如:日月-明木子-李木木-木日月口灬-照3、字数多,一个字一个图形,笔画不同,形态各民,信息量大,重码字少(一个码对应几个字的现象叫“重码”),按一组键只出来一个字,不用挑选,所以输入效率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每分钟输入超过100个字已是常事,这是拼音法所不能企及的。4、要有收获,就得付出劳动,拼形方案的设计,与其它类型的方案相比难度大得多。5、拼形方案的缺点是:必得学习。既要熟悉键盘上的字根,以要学会把一个整字拆成小块块—字根。各位放心,对于一个优秀的方案这两者都难。我们的“五笔字型”就是完全不考虑汉字的读音,只依汉字的笔画和字根,在键盘上“拼形组字”的拼形方案。五笔小站首页|上一页|下一页第一节:电脑汉字输入法五、自动识别输入用光电扫描设备,把符合一定要求的汉字图形,扫描到电脑中,使它与标准的字形进行比较,完成输入的一种新技术,叫做“自动识别输入”。这种方法的优点的不用按键,缺点是只对印刷体汉字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因为汉字字体号过于复杂,常常准确率受影响。“自动识别输入法”对于某些用户,有相当吸引力。尤其对于汗牛充栋的图书资料中心,复制存储那些字体比较规范《比如印刷本》的现存文本,更有其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但是,想用这种方法取代键盘输入,就未免多了些书气。一无必要,二不可能。试问,规范文本一开始从哪里来?初稿、手稿总是不太规范的。“识别”龙飞凤舞的手写稿错误百出,反复修改,到头来事倍功半,反倒不如直接按键输入快了。更何况,这种用途有限的识别设备往往价格高昂,不是专业的资料制作并不必要。六、手写输入在一个特别的“书写板”上,按一定要求书写汉字,机器自动地将“写的字”与电脑里边“存放的字”进行字形比较,一致的,就算输入了,叫做手写输入。这种方法的优点、缺点都很明显:会写字就应该能输入,不需要学习拆分编码和按键。但是,要求一个人把每个字都写得很规范是不容易的,况且,字要写得很大。每分钟能写10~20个,已相当费劲了。因此,正确率和速度一直是手写输入的难点。有人妄称“手写输入将取代键盘输入”,相信这种宣传的人一定不多。因为目前用”五笔字型“输入法,每分钟输入150个字只能是中等水平,可有谁能写出100个规规矩矩的汉字呢?七、语音输入语音输入是一种新技术,在说它有用处时,一定要强调说:用途相当有限!有一个参加”语音输入技术”鉴定会的记者出惊人:“键盘输入的时代过时了”。只可惜,这种无限夸大的报道犯了一个常识性问题—对着话筒说几句事先输入过的话,能出来的汉字,决不等于说任何话都能出来汉字。我们真诚的希望人们不要把电脑“能懂几句话”,说成是“能听懂一切话”,如同不要因为一个人能跳1米高,就“推论”他能跳到月亮上去一样!须知,“语音输入技术”是洋人发明的,而英文的语音与单词之间,其一一对就的关系,比汉语与汉字的关系要好得多,可现在美国、英国的报馆和办公室里,也未能看到“对着话筒讲话,屏幕出字”——达到实用化的程度,最基本的文字输入设备,仍然是键盘。何况几万个汉字,读音只有400多个,完全靠读音输入,“让键盘成为历史”,以谈何容易!五笔小站首页|上一页|第二节第二节:电脑汉字输入法有无标准目前国外有数百种汉字输入方案。真正科学合理的汉字输入方案应该是融文字、计算机科学、信息论、人机工程学于一体,生长在多学科之接壤处的。汉字输入电脑难,总有它难的原因。因为应用任何单一学科的知识,都肯定地不能真正解决它。相应的,用任何单一学科的知识去观察评价一个真正科学合理的方案,则只只能是瞎子摸象。经过十多年的社会实践的检验,汉字输入方案在浪淘沙,优胜劣汰。在此期间,“五笔字型”“让实践检验,听用户说话”,普及于中国大地90%以上的用户。汉字输入本来没有标准,没有规范,用的人多了就会成为标准,就会产生规范。自行车、电视机、录音带,一开始没有标准,它们的“标准”无一不是公司和厂家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输入法虽然目前还没有“标准”,但是我们相信:约定俗成,即成标准。第二章:汉字的构成第一节:汉字之本-字根汉字由字根构成。用字根可以像拾积木那样,组合出全部汉字。要在26个字母键上,安放字根,字根的数目就不能太多。芸芸汉字的“零件”之中,谁是字根,谁不是字根?“一朝选在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选作“字根”,就立刻身份百倍可以到处“出头露面”。落选了,就得“隐姓埋名”,任人拆分!所以,制订选取字根的条件,是一件很重要而以很困难的工作。基本条件有以下两条:1、特别有用——能组成很多的汉字,如:“王土大木工,目日口田山”等。2、虽组不成多少汉字,但组成的字特别常用,如:“白”(组成“的”。这个“的”是全部汉字中的“一把手”——最常用的一个!)、“西”(组成“要”)等。应该说,这样选的结果,绝大多数“字根”,都是查字典时的偏旁部首,如:王土大木工目日口田山禾白月人金言立水火之已子又纟相反,为了减少字根的数量,相当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因为组字能力不强,或者可以方便地拆成几个字根,便“激流勇退”,不再竟选“字根”了。想一想,只有26个键,“名额”毕竟非常紧张啊!以下所示的偏旁部首,都已经“名落孙山”。当遇到它们时,必得“格拆匆论”,直到把它们拆成若干个“入选”的字根,才能罢休:比歹风气欠殳斗户龙业鸟穴聿皮老酉豆里足身角麦食革骨鬼音鱼麻鹿鼻舟饣犭礻衤比如:“风”要拆成“几乂”,“里”要拆成“曰土”,“何”要拆成“亻口丁
本文标题:五笔字型的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0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