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产业一职业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
产业一职业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Comparativestudyontheevolutionofindustrial-occupationalstructure:America,Japan,GermanyandChinaMaDuanhui摘要:国外的学者们从17世纪就月几始了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关注,从经验上的解释到理论上的全面探讨大致经历了两个世纪。直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走出大萧条,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学家才将关注点聚焦到更加微观的经济因素分析上,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转变到研究职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关系。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在以往的理论框架下出现新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服务型经济”和日本、德国为典型的“工业生产型”经济。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在分析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就业结构、职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结构模式。我国的就业结构演变起点低,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了快速转型时期,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呈现非一致性演变趋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直在50%以上,第二产业产值构成的支配性地位与其就业构成的稳定也形成鲜明对照。本文借鉴了Singelmann(1978)构建的著名服务业就业类型,应用到中国的统计范畴中,得出以下观点:四类服务业中社会服务业和个人服务业的比重变化最大,在绝对数量的变化上分配服务业和个人服务业变化幅度最明显,从而服务业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缘于个人服务业就业的增加。分配服务业就业占据着服务业就业的多数,也是构成比例最为稳定的一类。生产服务业不到1%的比值表明技术要求越高的行业对就业的贡献越小。我国职业结构性变化相对稳定,农林牧渔劳动者和商业服务业工作者变动最明显,改革开放的近20年间,受教育程度成为影响职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后致性因素。关键词:产业一就业结构职业结构比较研究AbstractSinceforeignscholarshadstudiedindustrialstructure,fromexperientialexplanationtocomprehensivediscuss,therehavebeenabouttwocenturies.Alongwiththesocialdividedworkand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trade,Economistshavefocusedonanalyzingmicrocosmicfactorsaboutthestructurechanges.Industrial一employmentstructureandoccupationalstructurehaveappearednewmodesunderthebackgroundoforiginaltheories.OneistheServiceeconomyrepresentedbyAmerica;theothermodeisIndustryeconomylikeJapanandGermany.Thispaperstudiestheruleofindustrial一employmentstructureandoccupationalstructureinChinaafteranalyzingthestructureevolutionofAmerica,JapanandGermany.InChina,theindustrialstructureandemploymentstructurehaveanon-consistentrelationship.Especially,thesecondindustryhasadominantproportioninproductionvalue,whileitsemploymenthasastableproportion.Ihavefollowedthewell-knowntypologyofserviceemploymentconstructedbySingelmann(1978).Amongthefourcategoriesofserviceactivities,theproportionofsocialserviceandpersonalservicechangegreat,distributiveserviceisthemoststableoneandtheratioismorethantheotherssince1985.Thehigherskillrequired,thelittlecontributiontotheemployment.Educationaldegreeisthemostimportantfactorthataffectsthestructureofoccupationalstructure.KeywordsIndustrial一employmentstructureOccupationalstructureComparativestudy绪论从经济学史看,对产业的分析研究是从观察事实的基础上发现经验法则开始的,也就是说用经验来解释产业发展比其理论研究要早。这是因为产业发展的动态理论尚不完善,还未形成科学体系。任何历史转变的过程中,系统变迁最直接的表现之一,乃是就业与职业结构的演变。事实上,后工业主义与信息主义都认为就业与职业结构变动是新社会结构降临这一历史变迁过程中最强烈的经验证据。其特征是从商品转向服务、农业与制造业工作的减少、管理与专业性职业的崛起、以及多数先进的经济体里工作的信息内容逐渐增加。但是随着特殊的制度、文化和政治环境不同,就业模式也有历史性的变异。我们都知道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不是研究领域的差异而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取舍,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内部结构、存续时间、外部联系及其扰动因素的复杂程度。主流经济学中最大化假设实际上时一种理性行为,它教会人们用最一般性的问题或者理想状态作为分析的起点,使科学地分析经济问题成为一种可能。但是仅有这一起点是远远不够的。鉴于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所研究的对象(不论是产业[就业]结构还是职业结构的变动都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存在着大量的非均衡现象,主流的经济学的方法也不是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正如张培刚教授所说的:“任何均衡方法,对于影响经济演进过程本质的技术变化和制度变迁仍无法作充分的研究。”本文试图重新找回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将理论的逻辑与历史的逻辑统一起来,用丰富的史料和统计数据来证实理论的真实和可靠。所以,理论一历史一统计的方法在研究产业一职业结构演变研究中仍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这一方法早在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著作中不自觉有所体现,在马克思的伟大著作《资本论》中,那无与伦比的辨证思维的理论结构,那浑然一体的理沦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那丰富翔实的史料与统计数据,无不令人折服。,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当代经济学研究的土流方法。加里·贝克尔将主流经济学核心简洁地归纳为: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而新占典经济学的方法应用于研究具有时间跨度漫长且发生质的变化的经济发展过程是有限的,正如因果经济分析专家说:新古典经济分析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然有些重大课题是它无力解答的,它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总比其他国家增长得快……。当课题可能涉及到变量之间得简单函数关系时,新古典理论显得很有力;否则它就显得软弱无力了。1产业结构及其演化的一般理论我们一般倾向于从经济学史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日本学者石川秀曾经归纳并指出:广义地说在结构变化的文献中存在着“一般”和“特殊”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试图使用经过选择的若干国家之间的横断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从统计上确认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之间的某种普遍联系;第二种方法是从一开始就集中研究在相似的起始条件与经济制度下一批国家的历史经验,并且探索能够最好地说明所发生的结构变化过程的特殊理论。1.1产业结构演化研究的理论准备在西方经济学家中,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和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在《政治算术》中通过比较了英国农民和船员的收入,发现船员的收入是农民的四倍,还有荷兰的人均国民收入比其他欧洲国家的要高,得出的结论是“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价值高,从而成为最早注意到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的某种联系的经济学家。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阿伦·格·费希尔(A.G.D.Fisher)是最早提出三次产业分类主张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认为在世界经济史中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他的理论很快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经济学界接受,遗憾的是费希尔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于产业的最初分类不能不联系有关产业分化的理论,早在18世纪之前,人类社会处于农业文明时代,直到18世纪中叶才将地球上的国家分为农业国和工业国,也就是说才有了农业和工业之分。当时只是粗略地计算了几个工业大国他们的工业总量占世界工业的比重2,但是足以说明这种历史数据的分析让后来的学者越来越关注产业的结构问题。按照刘易斯的古典经济学观点,工业化之所以最早在英国和西欧以及北美等国发生,而不在欧洲的其他地区和亚洲甚至是拉美发生的原因在“比如,根据罗斯托(1978)的估计,1870年,欧洲和北美的「业.卜f世界I.业的88%,其余国家}’r总和的12%以卜。于以卜两个基础条件:一是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所创造的市场;二是资本主义环境所创造的投资氛围。亚当·斯密认为,18世纪的英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除了可以提供更多的剩余农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交易(农产品商品化)获得了资金,产生了对工业品的强大的市场需求,可以看出起初的分类是从各产业出现的先后顺序中受到启发并做出归纳的,也可以说是农业创造了工业。真正对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作了开拓性研究的是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GClark)和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n)。柯林·克拉克(GClark)收到威廉·配第思想的启发,依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在1940年发表的((经济进步的诸条件》(Theconditionsofeconomicprogress)中搜集和整理了四十几个国家总产出和部门劳动投入的时间数据,通过开创性的统计分析和经验研究,揭示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关联,得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这一定理虽然仅仅是对大量事实的经验性研究,但被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变动所证实而闻名于世。当然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只是粗线条地勾画出宏观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向,没有对产业结构中内部的结构方面变化进行分析。克拉克所揭示的这一经验性的规律除了可以应用到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外,还可以对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作横截面数据的分析,来反映人均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在对美国、英国、日本、联邦德国、印度、韩国、西班牙、印尼、南非等二十五个国家的数据分析中得出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其农林水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低,而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比重却越高,另外商业、服务业的比重也趋向提高。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通过对近20个国家从18世纪以来的工业变化历史和统计资料进行的经验研究,着重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1931)一书中提出了所谓的“霍夫曼定理”,即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比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是持续下降的{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标:5(士1)2.5(士1)1(士0.5)1以下}。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变化趋势,把工业化连续的渐进过程人约分为四个阶段3,除此之外还详尽地测算了当时世界上若干国家的霍夫曼比例数值及其变化。但由于仅局限于工业化过程中重工业化阶段的结构演变,影响了其理论的全面性。日本经济学家盐谷佑一利用产业关联理论,重新分析了霍夫曼的工业化经验法则,结果发现这一经验法则只适用于工业化初、中期,随着科技进步,工业化进入后期产业的供
本文标题:产业一职业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0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