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敬请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table_main]行业快评电气设备节能机会大于新能源推荐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工业节能事项政治局2月22日下午就关于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问题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潘家华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徐华清研究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胡锦涛强调,坚持根据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做好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工作,大力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主要观点低碳经济路径:节能机会大于新能源,节流开源以节能为主,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初期,节能仍具有较大空间,中国国情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而且节能技术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一举两得。新能源因为技术、价格问题,短期内仍为政府主导,还不具大量市场空间。1)提高能源效率,节能优先。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有较大空间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次之。优先推荐垃圾发电、沼气生物质能综合,节能行业机会大于新能源,节流大于开源。在节能行业,我们重点推荐建筑节能(双良股份、烟台万华、红宝丽)、新能源汽车电池(江苏国泰、杉杉股份)、工业节能(荣信股份、合康变频)。[table_research]研究员:高利联系人:李大军Tel:010-59370821Email:lidj@hczq.com[table_rank]行业评级行业评级:推荐评级变动:调高[table_data]推荐公司及评级公司名称及代码评级双良股份600481推荐江苏国泰002091推荐荣信股份002123推荐[table_stockTrend]行业表现对比图(近12个月)2009-2-24~2010-2-24-11%4%19%34%49%64%09-209-509-809-11沪深300电气设备资料来源:港澳资讯相关研究报告[table_reportdate]2010年02月24日行业快评敬请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行业快评2/21.低碳经济是除金融危机外,中央集体学习最多的课题中央政治局曾多次就低碳经济问题集体学习:2010年2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2009年11月25日温家宝主席会议专题学习低碳经济2008年6月27日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从高层态度、国际形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性上看,低碳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图表1十七届政治局集体学习一览表日期学习班次背景会议内容2010年2月22日第19次低碳经济国际趋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2010年1月8日第18次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与总结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2009年11月27日第17次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009年9月9日第16次建国60周年前夕见过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2009年7月25日第15次建军82周年前夕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研究2009年6月29日第14次共产党成立88周年前夕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问题2009年5月22日第13次社保改革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09年2月23日第12次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形势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1月24日第11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2008年12月26日第10次改革开放30年深化改革开放问题研究2008年11月29日第9次全球金融危机推动我国科学发展问题研究2008年9月28日第8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2008年7月26日第7次奥运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办好北京奥运会2008年6月27日第6次低碳经济国际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2008年4月28日第5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08年2月23日第4次国外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和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2008年1月29日第3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12月18日第2次当代世界宗教和加强我国宗教工作2007年11月28日第1次宪法公布实施25周年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数据来源:华创证券研究所2.研究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把握产业发展节奏是投资的首要问题现在的重点是研究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把握产业发展节奏。潘家华是社科院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气候问题智囊团领军人物。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先导者。研究低碳经济路径,研究潘家华等行业人物的想法具有现实意义。总体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1)低碳经济要靠市场来运作。低碳经济不能一直走政府主导路线,要靠市场机制解决。因此低碳经济的价格问题,成为发展的关键,中国政府会优先选择低成本低碳经济。敬请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行业快评3/32)发展低碳经济,不能盲目寄希望于调整产业、能源结构。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阶段,不能盲目的压制重工业。3)追求低碳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低碳经济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题,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图表2低碳经济的主要方法与比较低碳技术节能新能源环境保护减排效果高高高经济成本低高极高国内发展阶段起步起步研发发展潜力当前阶段最具发展潜力中期(2015)有潜力长期发展潜力主要方法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使用绿色能源碳捕捉,环境保护治理数据来源:华创证券研究所图表3低碳经济成本图(负值代表具有经济优势)数据来源:托尼·布莱尔和气候组织2008年编制,GlobalInsight3.低碳经济路径:节能机会大于新能源,节流开源根据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思路,以及行业智囊团的主要观点,中国的低碳经济路径是:以节能为主,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初期,节能仍具有较大空间,中国国情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而且节能技术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一举两得。敬请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行业快评4/4新能源因为技术、价格问题,短期内仍为政府主导,还不具大量市场空间。图表4低碳经济产业路径图数据来源:华创证券研究所1)提高能源效率,节能优先。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上有较大空间在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而且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非常大。比如说建筑节能。在发达经济体里,三分之一是建筑物排放,三分之一是交通运输排放,三分之一是工业排放。中国现在是工业排放量占大头,交通和建筑类排放较小。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住房面积越来越大,住房品质越来越高,如果我们效仿欧洲的零排放建筑,在建筑节能这块有很大潜力。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空间也非常大。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最先进的技术有,最落后的技术也有。在交通运输领域。航空交通耗费的燃油量比地面交通高很多:与低效率的小汽车相比,高出一倍以上;与大容量的公交,与高速铁路相比,至少高出三倍、四倍。现在北京到上海的空客一小时一趟,将来高速铁路要是建好了,每小时一趟,基本上就不需要飞机了,同样便捷的服务,但排放量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汽车不再只烧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现在有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电动汽车时速可以达到150公里,最远可以跑400公里,如果蓄电池性能再好一点、动力更强一点,竞争力就会更大。太阳能汽车、氢能燃料电池等技术也在研发中,如果成熟,我们的交通服务将实现很少的碳排放甚至是零排放。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次之。在垃圾发电、沼气生物质能有较大空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很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相当一部分已经商业化。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农村的小沼气,运用得很普遍;水电、部分发展较好的风电(如新疆塔里木的风电)等,也非常有竞争力;中国每年所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折合标煤约三亿吨,如果每年的商品能源消费总量是30亿吨,生物质能占了10%。已经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可以进一步推广。敬请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行业快评5/5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两种技术现在都在运行。欧洲有一项远大的工程规划,准备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上建大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然后建远距离输变电系统,把电力输送到欧洲。中国有广袤的戈壁滩,如果太阳能发电技术成熟,戈壁滩的开发前景将非常广阔。现在我们就可以进行研发投入,做好前期准备。3)引导消费者行为,生活节能仍有较大空间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建筑节能改造、取暖制冷设备改造等具有大量节能潜力,而且也有一定的经济适用性。综合,节能行业机会大于新能源,节流大于开源。在节能行业,我们重点推荐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电池、工业节能。图表5行业公司推荐行业公司主要业务建筑节能双良股份、烟台万华、红宝丽建筑保温材料新能源汽车江苏国泰、杉杉股份锂电池材料工业节能荣信股份、合康变频大功率电力电子节能数据来源:华创证券研究所华创行业公司投资评级体系(基准指数沪深300)公司投资评级说明:强推:预期未来6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20%以上;推荐:预期未来6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10%-20%;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变动幅度在-10%-10%之间;回避:预期未来6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跌幅在10%-20%之间。行业投资评级说明:推荐: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中性: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5%-5%;回避: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跌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免责声明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本报告所载信息均为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所涉及证券的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文中提及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这些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未经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1号海育大厦7层邮编:100036传真:010-59370801
本文标题:节能机会大于新能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