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3、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材简析“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课文描述的是1985年3月12日,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情景和“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设计理念依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自己动手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能力,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目标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识记生字。教学准备课前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有关事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探究新知;朗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是植树的好时候,你们知道哪天是植树节吗?(3月12日)那你们知道1985年的植树节在北京的一个公园里发生的事吗?(板书课题)你想知道吗?那就请大家快来读读课文吧!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一)初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2.生读课文。想办法将课文读通顺。遇到不懂的字用笔圈出来。3.小组内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词句,可以问问同学。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发学生能够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二)识字1.小组内自学生字,总结识字的好办法。2.汇报。(1)熟字加偏旁:直──植(2)熟字换偏旁:爷──节那──邓多──岁……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识字方法。3.指名读字卡、词卡。4.将生字请回到课文中,再次读课文。5.将课前搜集的有关邓爷爷的资料进行汇报,教师也给予补充,使学生充分地了解这位伟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过去的领导人要多一些了解。三、朗读感悟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指导读,评价。设计意图:教师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四、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全班交流。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如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课堂检测1、填上恰当的词语:()的日子()的柏树()的笑容2、拼一拼,读一读,照样子帮桃子找到自己的盘子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书写生字)植dèngzhíxīzāilèèhsuìyǐqīn邓亲乐栽已岁息一、复习导入。1.读词语,看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如:(种植春节岁数年龄已经经常行走扶手栽树亲人)2.导入:小朋友识记生字真是太棒了,那么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和三、四、五自然段,并思考: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课件显示)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先学生自由朗读,再小组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评价总结。)设计意图:给学生自我表现、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2.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3.朗读全文。(自由读、齐读、个别读)要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设计意图: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三、书写生字。1.学生先观察,再说说如何记住这6个字。2.学写“爷、节、岁、亲、的、行”。a.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b.教师范写,学生练习。3.学生练习,强调笔顺。4.展示学生写字本,指各学生点评。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学期的写字练习,对田字格的使用比较了解,但是不能疏忽给学生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指导时通过老师的范写来进行。在写字过程中给予了学生一个自我评价的机会,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打上一个五角星,提高学生欣赏字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取长补短,较好的去掌握怎么书写这几个字。四、课外延伸:植树节快到了,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爸爸妈妈种一棵小树或栽一盆花。五、课文总结:植树是一种绿化行为,它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后代的大事。今天我们种植了一棵小树,不久它就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会为我们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我们要记住邓爷爷的这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六、课堂检测:七、资料平台:1.植树节“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我国的孙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1893年,他《上李鸿章书》的政治贡献就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1924年,他在广州演讲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举行植树式。以后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的3月12日为植树节。每年3月12日作为植树节还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义。2.邓小平同志和全民植树运动邓小平同志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和带头人。1981年,我国一些地方遭受特大洪灾,邓小平同志专门对林业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最近的洪灾涉及到林业、涉及到森林的过量采伐;看来宁可进口一点,也要少砍一点。小平同志还说,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他提议,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三棵或五棵树,要包栽包活,多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在实施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决议》的头一年,小平同志对工作人员说:“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家每人至少要栽三棵树,要包栽包活。”植树节那天,他带领全家人到京西玉泉山种下一株株松柏。之后,不仅在北京,全国各地都先后留下小平同志植树的身影。每年植树节,他都身体力行,坚持参加植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
本文标题: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3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