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云阳县2013年下期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目标检测(四)命题人:何志章审题人:孙大勇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积累与运用(4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玄.虚诓.骗诘.难伦.理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诚意滞碍吹毛求疵持之以桓B.模式素材狂忘自大因小失大C.汲取创意不求甚解咬文嚼字D.推敲怡情轻而一举不言而喻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的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据说,案件的情节十分复杂,作案手段令人叹为观止....。C.“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的根深蒂固....。D.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草率深恶痛绝....。4.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①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②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③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①语序不当,将改为。②用词不当,将改为。“③成分残缺,在句末加。5.对下面句子表达方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如何对待历史事实是个严肃的问题。(议论)B.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事实是……(记叙)C.秋凉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描写)D.有的说螃蟹与葡萄“相克”,有的说螃蟹与五加皮酒“相克”。(说明)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罗迦·费·因格,是美国实业家。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C.《不求甚解》作者邓拓,代表作《燕山夜话》。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鲁迅,原名周作人。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7.下列名言警句与作者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苏轼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C.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D.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8.默写填空。(8分)⑴《醉花阴》一词中表达作者因情思难寄以至于万分憔悴的句子是:,,。⑵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⑶读史人明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9.综合性学习。(10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读书节”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2)请为你们班拟一个活动方案。活动主题:(3分)活动目的:(2分)活动方式(至少两项):(2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15分)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2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0.第1、2两段,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和论据?(4分)11.第1、2两段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原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2分)12.阅读文章3~5段,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的“突破口”?(3分)13.阅读文章6~8段,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你能举出证明作者观点的事例吗?(3分)14.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3分)二(15分)①苏轼和辛弃疾作为宋代词坛上的杰出代表,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理想追求和文化人格不同,苏词和辛词在人生境界、精神意蕴、词作风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苏词呈现的是生命体验,其作品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性和美感,易于引起欣赏者强烈的情感共鸣;辛词呈现的是人生体验,其作品具有浓烈的个性色彩和现实精神。②苏词与辛词人生境界的不同主要源自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③苏轼志向远大,但仕途坎坷,屡遭摧残,长期徘徊于生命的边缘。政治斗争的阴暗、险恶,使苏轼深深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于是他不再执著于在现实中确认自我的社会角色与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他把儒家的入世之志与道家的旷达圆满地融合在一起。辛弃疾是一个失去家园的人,他对国家强盛的渴望远比一般人要强烈,雪洗国耻,恢复失地,拯救民族危亡是其不灭的理想与毕生的追求。对他来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自觉担负起救世济民的神圣职责,即使受到压制,也始终不言放弃。在他看来,人生的价值即是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理想抱负,因此,他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④苏词与辛词的精神意蕴的不同主要源自他们的理想追求不同。⑤苏词呈现的是生命体验,主要表现的是超功利境界。苏轼超然物外,又保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将积极入世和超越世俗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这些在士大夫心灵上相互纠缠的矛盾,构建了自己审美化的人生观。辛词呈现的是人生体验,主要表现的是功利境界。辛弃疾不可能像苏轼那样以旷达的胸襟、超然的态度来追求精神的自由。他是一个勇敢、坚定的抗金英雄,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意识和纵横疆场、荡平敌寇、收复失地的愿望。但南归后他却被大材小用,他的智谋韬略和爱国之心都被统治者忽视了。⑥苏词与辛词词作风格的不同主要源自他们的人生体验不同。⑦同为豪放派词人,苏词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人生体验的再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词人中秋把酒,以一颗自由的心灵和月亮对话,其把酒问月既是对人生和宇宙本体的深层叩问,也是对自由精神空间的寻觅。苏轼既不执著于现实,也不脱离尘世,只是走向内心。在他看来,生活并不完美,人生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只要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现实生活,就能催生出生活的热情和美好的情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坚信美好的祝愿总能够给人送去温馨的慰藉,使心灵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⑧辛词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人生体验的生动写照。“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清秋时节,词人登高遥望北方故土,触景伤情,满目凄然。晚秋的落日、失群的孤雁、残破的山河、危殆的国势,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交织在一起。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光阴虚度、壮志未酬慨叹……种种愁绪无法排遣,只能借拍遍栏杆来发泄徒有雄心壮志而无处施展的激愤。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所引发的情感波澜与知音难觅的悲凉交融,酝酿出强烈的精神震撼力。因此抒发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极度愤慨和悲伤,就成为辛词的重要内容。15.请根据文章内容,为本文拟一个题目(不超过11个字)。(3分)16.请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17.仔细阅读第⑤段,说说“超功利境界”和“功利境界”的具体内容。(4分)18.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三、作文(30分)题目:另一种芬芳3参考答案(四)1.xuánkuāngjiélún2.C3.B4.①“人的健康对于睡眠”改为“睡眠对于人的健康”。②“改善”改为“提高”。③在句末加“的口号”或“的目标”或“的倡议”。5.D6.D7.A8.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⑵不尽长江滚滚流⑶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9.(1)示例: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言之成理并有号召力、感染力)(2)活动主题示例:人人参与,共同营造书香校园。(紧扣对象、范围)活动目的示例:倡导学生爱书、读书,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鼓励同学们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意近即可)活动方式示例:晨读,专题黑板报评比、阅读竞赛、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广播站导读等。10.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论证据: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11.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12.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上看似乎也正确,要驳倒对方,自然需要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13.正确观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事例略。14.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人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15.示例:苏词与辛词的差异16.由于苏轼和辛弃疾的人生经历、理想追求和文化人格不同,他们的词作在人生境界、精神意蕴、词作风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意思对即可)17.苏轼的“超功利境界”:苏轼将积极入世和超越世俗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这些在士大夫心灵上相互纠缠的矛盾,构建了自己审美化的人生观。辛弃疾的“功利境界”:辛弃疾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意识和纵横疆场、荡平敌寇、收复失地的愿望。18.举例论证(2分)。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分析苏轼词作风格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这一特点。(3分)
本文标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4378 .html